竊讀記說課設計教學反思

2023-01-31 17:09:02 字數 1876 閱讀 5622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及特點

這篇文章收錄在新教材六年級上學期讀書單元中,是台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作者善於通過自語式的獨白描繪心境,表達自己的感情,如「就像在屋簷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這種理所當然的藉口,自我安慰,在書店裡開心地讀下去,有幾分童稚,還有幾分詭譫。在「竊讀」這種氛圍中,一方面享受閱讀的快樂,一方面還要時刻關注周圍的環境,非常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我」的心情變化,使人如歷其境。

此外,作者還善於用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裡邊了」等等。

選擇這篇課文作為七年級的課外讀物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動作和心理活動,將「竊讀」滋味具體化的寫法;三是受到熱愛讀書的感染,激發閱讀的興趣。

2、說學情

我所教的這個班級經過去年一年多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朗讀的方法和閱讀形式。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讀,他們有一定的情感積累,但由於他們大多數家庭的文化素養不高,家中沒有較多的藏書,所以沒有多少課外閱讀量,語言積累和語言感受力相對就比較缺乏。通過這節課的共同學習,他們能夠感受到漢語言的魅力,對讀書或者某一本書產生閱讀興趣就可以了。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圈劃描寫心理活動、動作的語句,揣摩人物思想情感變化。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圈劃和討論等方法,體味竊讀的滋味。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主人公熱愛讀書、渴求知識的精神。

重點:圈劃並有感情的朗讀竊讀時心理、動作描寫的語句,體味竊讀的滋味。

難點:揣摩人物情感變化。

三、說教法(提問情境**)

1、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散讀、默讀,讓學生感悟作者平實、自然、柔美的風格。

2、情境設定法:在本節課上,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3、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型,自主學習、合作**,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說學法(朗讀自主比較合作)

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葉聖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的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心到、手到」,積極讀書,抓住文中描寫的細節重點。

2、朗讀法:指導學生各種形式的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1分鐘)

由高爾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格言進入題目解讀,由「竊讀記」意思進入文字學習。

(同學們,偉大的作家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讀書。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林海音孩童時代那奇特的「竊讀」生活吧。首先,看看題目,竊字的原意是指什麼?

竊讀又是什麼意思?連起來,竊讀記可以解釋為……)

設計意圖:從讀書的氛圍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文字。

(二)、整體感知(8分鐘)

快速默讀全文,找找「我」是用怎樣的方法來「竊讀」的,試著用一兩句話分別概括出來。

(過渡語:好的,下面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找找看「我」究竟是怎樣竊讀的呢?並試著用一兩句話概括。四人小組交流)

假裝問價錢來竊讀

貼在大人身邊來竊讀

下雨天竊讀

飢腸轆轆的竊讀

(三)、品讀賞析(18分鐘)

1、圈劃出描寫竊讀時心理活動、動作等詞語或語句,並簡單談談你的體會。

2、學生交流,相機指導朗讀。(在學生比較準確的說出自己的體會之後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竊讀記》說課設計,竊讀記,希望對你有幫助!

竊讀記教學反思

吳育萍 竊讀記 是台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其目標主要是 一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 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動作和心理活動,將 竊讀 滋味具體化的寫法 三是受到熱愛讀書的感染,激發閱讀的興趣。初讀這篇文章,我馬上就被吸引了,作者善於通過自語式的獨白描繪心境,表達自己...

《竊讀記》教學反思

竊讀記 是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寫的一篇散文,回憶少年時代因貧窮買不起書,但又酷愛讀書,只能到書店蹭書看的少年往事。文章因為是作者的親身經歷,所以對當時 竊讀 的心情描寫得惟妙惟肖,相當的生動感人。課文以 竊讀 為線索,以放學後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捨離開的時間順序和...

竊讀記教學反思

簡化頭緒 細化過程 竊讀記 教後記 任何一篇閱讀文章,呈現在我們面前,都將是一線別樣的風景 或許是語言的精美,或許是寫法的獨特,或許是情感的真摯,或許是情節的迂曲 我們教者如果對此視而不見,死守課堂上勢必失去重心,從而導致高耗低效,沉悶無味。我以為,在教學前,教者應吃透文章,找準亮點或美點,並依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