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及反思

2023-01-28 13:15:05 字數 4073 閱讀 589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在直角的基礎上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徵。

2.經歷觀察、比較、操作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3.會用相關的工具畫出直角、銳角和鈍角,通過看、說、折、畫、拼、評價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學會提出問題並運用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初步形成評價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

4.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來認識銳角和鈍角。

教學難點:能分辨銳角和鈍角。

【教具、學具的準備】三角板、活動角 、彩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複習舊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到遊樂場去玩嗎?說一說遊樂場裡有哪些遊樂專案?在這幅圖里你能找到角嗎?誰來說說看?(生說師畫)

師:彭老師從遊樂場內選取了6個角。這些角都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在這6個角裡,有你熟悉的老朋友嗎?它們是誰?名字叫做什麼?怎樣判斷?

二、細心比較,引出新知。

剩下的角你能根據大小把它們分成兩類嗎?分分看。

1、指名匯報分類結果,你把它們分成一類的原因。

板書:比直角小比直角大

2、比較驗證:(指4名學生上台驗證)

師總結:我們把比直角小的角字叫做銳角,把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今天,我們就和銳角、鈍角來個親密接觸!(板書課題)

3、提問:銳角有什麼特點?鈍角有什麼特點?閉著眼睛想一想,畫一畫什麼樣的角是銳角,什麼樣的角是鈍角?

4、猜一猜,他是誰?

5、在我們生活中,角無處不在。彭老師出示**,小朋友齊聲說說你找到了什麼角。(衣領、吸管、剪刀、梯、紅領巾、五角星、紅領巾、三角板)

三、師生互動 ,鞏固概念。

小朋友表現的太棒了,下面彭老師就來檢查一下小朋友學的怎麼樣,下面有4關需要你們開動腦筋、共同闖關,有信心嗎?等我們爬上高峰看看有什麼驚喜等著我們。

1、判一判,下面的角各是什麼角?

規則:銳角女生起立,直角靜坐不動,鈍角男生起立。

師總結:眼睛看不出來就用直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完成數學書第39頁第2題。

2、畫一畫,畫乙個銳角和乙個鈍角。

(1)說一說怎樣畫角?(2)齊讀畫角的方法。(3)獨立畫角。(4)展示。

3、做一做,用活動角做乙個角。

(1)學生跟老師一起玩角,怎樣讓角變大,怎樣讓角變小,你發現了什麼?(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

(2)銳角、直角和鈍角的關係。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及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及反思

角是可以變化的,如開啟書、關上書的過程。

4、折一折,同桌合作,用一張沒有角的紙折乙個銳角和乙個鈍角。

(1)怎樣折銳角、怎樣折鈍角?

(2)用銳角扎扎自己的手心,再用鈍角扎扎自己的手心,感覺一樣嗎?(銳角比鈍角要尖,扎人很疼,教育學生課間不要玩三角板)

5、摸一摸,猜猜手中的角的名稱。

四、全課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今天,我們借助老朋友直角認識了兩個新朋友銳角和鈍角,往後我們會借助他們學習更多有關角知識。

課後思考:草坪裡廣告牌的下端設計成什麼樣更容易插進土裡?

教學反思:

根據小學生好動、精力容易分散的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我力求做到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學生通過在找銳角和鈍角做角畫角創造角設計美麗的圖案等多層次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創新和想象能力。以下是我的兩點體會:

一、讓學生在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建立銳角和鈍角的表象

低年級的小朋友學習概念一般都要經過直觀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徵──內化成概念這一過程。銳角和鈍角的教學屬於概念教學。在第一環節的教學中,我就結合生活實際出示情境圖,情境圖就藏著很多角,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知道數學**於我們的生活。

二、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鞏固和應用銳角和鈍角的概念

活動化、個性化是課程發展的重要趨勢。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做數學,我就讓學生在主題圖上找到角,並進行分類,引導學生去獨立**,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然後學生在分一分、說一說的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銳角和鈍角。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親身體驗什麼樣的角是銳角,什麼樣的角是鈍角。

讓學生通過找角、折角、比角、動手去量角,感受角的大小。整個環節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學習,體現了新課程的精神。利用電腦的動態演示使學生再一次更加形象直觀地對知識進一步強化。

再通過摸一摸,想一想為什麼叫它銳角和鈍角.讓學生從表象到理解選樣的角是銳角和鈍角.通過活潑有趣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在驗證中完善,遵循數學的嚴謹性。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選的比較優秀的文章,還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選擇循序漸進地讓學生背誦一些優秀篇目、精彩段落,對提高學生的水平會大有裨益。現在,不少語文教師在分析課文時,把文章解體的支離破碎,總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結果教師費勁,學生頭疼。分析完之後,學生收效甚微,沒過幾天便忘的一乾二淨。造成這種事倍功半的尷尬局面的關鍵就是對文章讀的不熟。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如果有目的、有計畫地引導學生反覆閱讀課文,或細讀、默讀、跳讀,或聽讀、範讀、輪讀、分角色朗讀,學生便可以在讀中自然領悟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技巧,可以在讀中自然加強語感,增強語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這種思想內容、寫作技巧和語感就會自然滲透到學生的語言意識之中,就會在寫作中自覺不自覺地加以運用、創造和發展。銳角和鈍角概念的判斷是以直角為標準,而在活動中又多次涉及直角。

學生由於自身缺乏這方面的意識,很有可能僅僅用眼睛來判斷直角,這樣做無疑違背了數學本身所具有的嚴謹性和科學性。作為教師,適時引導、提醒學生借助有用工具,幫助他們對直角做出準確的判斷是責無旁貸的。因此,教學中,應在需要的環節組織學生對自己擺或畫的直角進行驗證,一方面讓學生把數學知識學活學巧,另一方面在注重開放性的同時也要遵循數學獨特的原則。

四、在交流中發展,體驗數學之樂趣。

觀察內容的選擇,我本著先靜後動,由近及遠的原則,有目的、有計畫的先安排與幼兒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觀察內容。隨機觀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當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蟲等,孩子一邊觀察,一邊提問,興趣很濃。我提供的觀察物件,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鮮明,大小適中,引導幼兒多角度多層面地進行觀察,保證每個幼兒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說得正確。在觀察過程中指導。我注意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即按順序觀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徵重點觀察,觀察與說話相結合,在觀察中積累詞彙,理解詞彙,如一次我抓住時機,引導幼兒觀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劇變化,烏雲密布,我問幼兒烏雲是什麼樣子的,有的孩子說:

烏雲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說「烏雲跑得飛快。」我加以肯定說「這是烏雲滾滾。

」當幼兒看到閃電時,我告訴他「這叫電光閃閃。」接著幼兒聽到雷聲驚叫起來,我抓住時機說:「這就是雷聲隆隆。

」一會兒下起了大雨,我問:「雨下得怎樣?」幼兒說大極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較觀察,讓幼兒掌握「傾盆大雨」這個詞。

雨後,我又帶幼兒觀察晴朗的天空,朗誦自編的一首兒歌:「藍天高,白雲飄,鳥兒飛,樹兒搖,太陽公公咪咪笑。」這樣抓住特徵見景生情,幼兒不僅印象深刻,對雷雨前後氣象變化的詞語學得快,記得牢,而且會應用。

我還在觀察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聯想,讓他們與以往學的詞語、生活經驗聯絡起來,在發展想象力中發展語言。如啄木鳥的嘴是長長的,尖尖的,硬硬的,像醫生用的手術刀―樣,給大樹開刀治病。通過聯想,幼兒能夠生動形象地描述觀察物件。

要練說,得練看。看與說是統一的,看不准就難以說得好。練看,就是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擴大幼兒的認知範圍,讓幼兒在觀察事物、觀察生活、觀察自然的活動中,積累詞彙、理解詞義、發展語言。

在運用觀察法組織活動時,我著眼觀察於觀察物件的選擇,著力於觀察過程的指導,著重於幼兒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課堂中教師應捕捉住每個交流的機會,盡可能地做到人盡其言。課堂中每個活動後,都要採取不同的方式給每個學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鼓勵人人動腦想,人人開口說,互相提示,互相補充。在折角這一環節,我讓學生用銳角和鈍角分別扎手心,同桌交流感受,學生很自然的得到乙個結論:

銳角比鈍角要鋒利,從而滲透安全教育。

《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 教學背景 本節課學習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角和直角,也多次觀察過銳角和鈍角這兩類角的形狀,並在頭腦中儲存了它們的表象。但是因為學生對其本質特徵沒有清晰的認識,所以既叫不出它們的名稱,也沒有形成銳角和鈍角的概念。面對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和銳角 鈍角的認知特點,怎樣來引導學生學習這似曾相識的知識呢?一方...

「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簡潔的語言完整 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徵,並學會借助工具來驗證銳角 直角和鈍角。2.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經歷觀察 操作 分類 比較,拼組 摺紙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分析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3.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獲...

銳角和鈍角教學反思

神龍小學賀友鋒 銳角和鈍角的教學,是學生在二年級上冊 角的初步認識 中已經學會如何辨認角和直角,並已經建立正確的表象的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對角的認識。本堂課讓學生認識銳角和鈍角 用乙個角和直角比大小,知道它是銳角 鈍角 掌握用直角驗證銳角和鈍角的方法 並能夠用更準確的 更具體的數學化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