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什么是面積》說課稿

2023-01-28 03:15:05 字數 3445 閱讀 9241

《什麼是面積》的說課稿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下)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什麼是面積》。下面,我將從教材簡析、學情分析、教學流程這幾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簡析

《什麼是面積》這一課的內容,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面積的含義,教材安排了四個不同層次的實踐活動:

一是結合四個具體例項,通過「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

二是通過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實踐操作,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

三是在方格紙上畫圖,進一步認識面積的含義,並體驗到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四是通過「練一練」,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經驗與方法」進行解釋與應用。我想,教材這樣的編排意圖,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實踐水平出發,依據兒童的概括能力水平,遵循「實物——表象——概念」的形成過程,通過「創設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來組織教材的。

就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而言,「面積」安排在第一學段末進行學習,旨在幫助學生整理、提公升已有生活經驗水平,形成數學思考水平,真正意義地獲取一張從「一維」空間進入「二維」空間的學習「通行證」,為學生後繼學習「面積單位、平面圖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立體圖形表面積的計算」積累必備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活動經驗、基本思想方法。可以說,學生掌握好這部分內容,能為他們進一步學習長、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是整個小學數學幾何知識的基礎內容。

二、學情分析

1、學生知識經驗分析

在本節課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並掌握了長度單位和周長概念及周長的計算。同時,經過前面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自主式學習和探索式學習的能力,並且數學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培養了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本節從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利用對已有知識經驗的遷移,將學生頭腦中的面積概念規範化、準確化、系統化。

2、學生學習該內容可能遇到的困難

什麼是面積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但學生對面積的真正含義可能理解不全面,不準確。而且在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上,可能還存在差異和不足。所以讓學生感受比較策略多樣化應該作為本課的突破口。

通過小組的合作、教師的指導逐步明晰方法的多樣化。

另外,本課為空間與圖形的教學課,使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要盡可能創設豐富的情境及動手實踐活動以激發學生興趣使課堂的有效性得以體現。

綜合以上幾點,我定出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 技能性目標:結合具體例項和畫圖活動,認識物體及圖形面積的含義。培養直觀估測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2、 程與方法性目標: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生在不同的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生活性,發展空間觀念,激發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點:結合例項認識面積含義。

教學難點:探索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新課標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基於以上認識,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特點,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合作**教學法。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上,我側重關注學生學會觀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會學習。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精心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初步感知面積

開課伊始,我以美好的春天畫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春天小樹發芽動畫]並通過畫葉子和塗葉子兩個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周長與面積的不同,從而使學生初步辨析周長與面積這兩個概念。此時教師小結並板書課題:

什麼是面積

(畫葉子塗葉子)

二、從直觀活動中,理解「面積」

我先讓同學之間互相比較手掌面的大小,引導學生說一說誰的手掌面大,誰的手掌面小。接著讓學生摸一摸課桌的表面,數學書的封面,練習本的表面等等,讓學生感知面積的存在,然後讓學生比一比面積的大小,比如老師手掌的面積和學生手掌的面積,課桌的面積和書本的面積,學生此時肯定熱情高漲,分別能說出目測法,重疊法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經驗,把抽象的概念變為直觀的形象,適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學起來輕鬆又愉快。

三、從實踐活動中,比較「面積」

我向學生出示乙個正方形和乙個長方形,讓學生比較它們的大小。由於從視覺上,用目測法和重疊法都很難判斷出誰的面積大,學生一定會爭執不下,於是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合作**,比較給出的兩個圖形面積。

此時,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達到了高潮。在學生進行合作探索同時,我也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之中,在學生思維的疑難處點一點,知識的關鍵處領一領,方法的探索處導一導。

最後,我讓學生匯報成果,有的用剪拼的方法,有的用擺硬幣的方法,還有的用畫格仔方法,不管學生用哪一種方法,只要合理,我都給以讚賞,並讓學生分析比較這幾種方法,說說哪一種方法最好。通過比較,讓學生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感悟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

設計意圖:首先,引導學生進行驗證猜測、引導比較:發現這兩**形不那麼容易比較出大小。

接著引導學生利用學具進行比較。最後,小組匯報、展示方法。學生通過比較判斷出長方形比正方形面積大。

這樣學生有了親手比較它們面積大小的機會,大膽地進行多種比較的策略,再通過探索、交流、比較、評價這些策略的特點,讓學生能夠從中學到比較的策略,分享解決問題的經驗。

通過合作**,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也培養了學生敢於向困難挑戰的精神,變「學」數學為「做」數學,既學會了知識,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輕鬆地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四、從練習活動中,運用「面積」

「課程標準」提出:「練習不僅是數學教學,也是其他各科教學經常開展的一項實踐活動,它是鞏固知識、運用知識、訓練技能技巧的手段,更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培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在設計練習的時候,圍繞教學目標,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了訓練內容的層次性,讓學生自己動手、充分說理,同時也對本課知識的深化。我設計了三個練習環節:

1. 基礎練習。

我向學生出示從一幅地圖上描下來的四個省的面積圖,讓學生看一看哪個省的面積大?哪個省的面積小?這樣設計即滲透了愛國教育又反饋了學生對重點內容的掌握情況。

2. 提高練習。

這個練習中我讓學生看一看課件出示的方格中哪個圖形的面積大?目的在於讓學生知道面積相等的圖形形狀並不一定相同。防止學生的思維定勢,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 拓展練習。

面積和周長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為了讓學生分的更清楚,我設計了這樣一道拓展練習,讓學生比較出示的兩個圖形中哪個圖形的面積大,那個圖形的周長長。這樣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增長了學生的才幹。

這三個練習設計主要體現層次性,實用性,生活性,讓每個學生靈活運用所學新知,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既鞏固了新知,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同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五、暢談收穫

課的最後,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穫,以達到對知識的鞏固作用。

七、教學反思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本課的教學中,我從活動出發,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討論,交流,操作,實踐,讓學生在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同時,發展思維和情感,點燃智慧型的火花。

我的說課完畢,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謝謝!

《什么是面積》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行。我是來自xx大學師範學院 x級的xx。本次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節內容 什麼是面積 本次說課,我將分別從 說教材 說學生 說教學目標 說教學重 難點 說教法和學法 和 說教學過程 這六個方面來講解。一 說教材 什麼是面積 出自北師大版小學三年...

什么是面積

什麼是面積 教學設計 一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 下冊 第47 49頁 什麼是面積 二 教材分析 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面積的含義,教材安排了三個不同層次的實踐活動 一是結合具體例項,通過 比一比 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 二是通過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實際操作,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

《我是什么》說課稿

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第三冊第十三單元的一篇課文 我是什麼 這是一篇科普短文,全文共六段,重點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 水的變化 水的形態 水給人類帶來的利弊。整篇課文採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 我 的敘述方式,並結合謎語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條件下,會呈現出的不同狀態以及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利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