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歸去來兮辭並序》看陶淵明的歸隱之痛

2023-01-27 13:45:02 字數 1368 閱讀 7802

作者:辛萬祥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23年第03期

說到陶淵明的歸隱,大家熟知的理由是他不甘束帶見督郵,「不願為五斗公尺折腰向鄉里小兒」,於是憤而掛綬,回鄉去過那種自尊、自由、自適的生活。在《歸去來兮辭並序》中,他陳說的歸隱理由有四:其一,「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即「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無法適應官場;其二,「飢凍雖切,違己交病」,身居官場,身心俱痛;其三,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其四,「程氏妹喪於武昌」,急於奔喪。

不管怎麼說,陶淵明在官場過得不如意,「及少日」,便「眷然有歸歟之情」。聯想到孔子在陳 「歸與!歸與!

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的慨嘆,更能體悟陶淵明在官任上的困窘與思鄉、歸鄉之情切。

那麼,歸園田居後,他樂享自由、恬然自適,自然是無可置疑的了,所謂「求仁得仁又何怨」。這樣的例證於陶詩中也可以隨處翻檢得到:「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歸園田居(其一)》)、「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歸園田居(其五)》)、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雜詩八首(其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其五)》)……朱文公就認為「《歸去》一篇其詞義夷曠蕭散,雖託楚聲,而無尤怨切蹙之病」(《楚辭後語》)。

梁啟超的看法更為直截了當:「(陶公)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乙個人。他最能領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覺人生的妙味。

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以看得出來。」(《飲冰室合集·陶淵明》)這種觀點差不多已成為「千古之確論」。

然而透過他眄柯怡顏、容膝易安、涉園成趣、樂數晨夕、樂天安命的自說自話,我們仍依稀能感受到他的無奈與不甘,依然能體會到他內心深沉的焦慮、矛盾與痛苦。

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中的心理防禦機制原理分析,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表現出了典型的「甜檸檬心理」與「酸葡萄心理」。陶淵明在「知來者之可追」「覺今是而昨非」的徹悟之後,毅然決然選擇歸園,並極力鋪陳「歸去」的快意自得——途中歸心似箭、心情舒暢(「舟遙遙以輕颺」「恨晨光之熹微」);及至家中,盡享天倫之樂、園中之趣、親戚情話、琴書之娛、農事之悅、出遊之歡——以此來減輕他從官場引退帶來的焦慮、失望和痛苦。這些表現是與「甜檸檬心理」特徵完全吻合的。

《歸去來兮辭》後兩節,在作者對田園生活的津津樂道中,不時夾雜「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樂琴書以消憂」「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等顯示焦慮、惶惑、不安、不甘心理的語句,表現出他又試圖通過貶抑官場來減輕或沖淡自己對官場的慾望,平復自己的焦慮情緒,這反映出的正是他的「酸葡萄心理」。這兩種心理共同突出地體現了他對官場或因離開官場從而失去了的某些東西的牽念。他的琴書自娛,乃是為了「消憂」。

倘無深憂,何須有意消解?「感吾生之行休」,與他的「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雜詩(其一)》)其旨何其相似,我們怎能把它與「聊乘化以歸盡」完全混同?縱然他一再寬解自己:

「寓形宇內復幾時?何不委心任去留?」「聊簡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然而僅一「聊」字,就透露出了他多少的無奈和不甘啊!

歸去來兮辭並序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1.在朗讀中,啟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使學生頭腦中能浮現詩人的形象 2 積累文言現象。二 過程與方法 了解大意領會詩人的感情及志向 2.提高對詞類活用現象掌握的能力。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作者辭官歸隱的原因是 覺今是而昨非 2.感受作者所表達的對黑暗官場的厭惡和鄙棄,...

《歸去來兮辭並序》學生用

歸去來兮辭 導學案 李翠荷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歸納總結文言知識。過程與方法 於背誦中體悟作者情感,了解辭賦的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感悟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能對作者的思想進行簡單辨析。教學重難點 體會感悟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學法指導 查閱資料 資訊篩選 批註式閱讀...

《歸去來兮辭並序》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歸去來兮辭 位於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人教版 語文第五模組第二單元。本單元主要學習古代抒情散文,要求學生悉心體會,注意領略其中的文體風格和語言韻味,能熟讀成誦 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發的真摯情感。歸去來兮辭 是作者要脫離官場 歸隱田園的宣言書,可以看成是陶潛的思想總綱。領悟了本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