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湖心亭看雪》教學三單設計

2023-01-21 15:36:07 字數 1813 閱讀 2040

班級姓名設計鄭利霞

問題導讀-----評價單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以及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了解白描的手法。

2.能力目標:學習作者寫景和敘事的技巧,

3.情感目標: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評價作者的性情。尋求人生的啟示。

教學重點:在深入理解寫景特點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知識鏈結: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明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擅長寫景和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雅緻,文筆清新活潑,趣味昂然。主要作品有《陶庵夢憶》和《西湖夢錄》。

白描是一種描寫的方法。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是一種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線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畫法。本文把這種方法運用的淋漓盡致,請同學們試著用這種方法寫一段有關描寫景色的短文。

所謂「白描」,原指**塑造人物採用的一種手法,講究以簡潔的筆墨勾勒人物形象,不用襯托或少用襯托,讓人物用自己的語言、行動去「塑造」自己,而作者卻要隱蔽起來。它的好處是以少勝多、真切凝鍊。白描手法運用於雜文,主要體現在作者對於人物那些富於思想性格特徵的言論和行為的記述,在行文上一般表現為複述和引用,或簡明的勾勒。

一、注音:

更( )定毳( )衣霧凇

沆( )碭一芥喃( )喃

二、、詞類活用:

客此:三、古今異義:

(1)是日更定

(2)上下一白

(3)餘強飲三大白

四、其它詞語。

更(gēng)定: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定,完了,結束。

拿:撐,劃。

擁:圍裹。

毳(cuì)衣:細毛皮衣。

霧凇(sōng)沆(hàng)碭(dàng):冰花一片瀰漫。霧凇:水氣凝成的冰花。沆碭:白氣瀰漫的樣子。

一白:全白。

長堤一痕:形容西湖長堤在雪中只隱隱露出一道痕跡。痕:指斑跡,跡印。

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焉得:哪能。

更(gèng):還。

大白:酒杯名。

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動詞用。

及:等到。

舟子:船伕。

者:……的人。

六、熟讀並背誦課文,借助課下注釋,疏通文意。畫出不理解的句子。

七、試著寫出本文的板書。

問題生成-----評價單

各位同學,請根據預習內容,在單位時間內進行系統思考後認真完成下面的問題,並在小組內充分交流,經過合作**後進行多元展示。

問題一:記敘看雪的背景、時間、天氣有何作用?

問題二:作者寫景用了什麼手法?有什麼特點?

問題三:文章後半部分近一半筆墨寫人,對此,你有何看法? 最後用舟子的話作結,有何意義?

自我評價學科長評價教師評價

問題訓練-----評價單

一、注音:

更( )定毳( )衣霧凇

沆( )碭一芥喃( )喃

二、、詞類活用:

客此:三、古今異義:

(1)是日更定

(2)上下一白

(3)餘強飲三大白

四、翻譯下列句子。

1、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翻譯:2、是日更定,余一小舟,擁撬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翻譯:五、回答問題:

1、作者寫雪景,為什麼要著力去寫堤、亭、舟、人?

2、作者寫賞雪景,卻寫到亭上金陵人飲酒的場面,多餘嗎?為什麼?

3、我巧遇金陵客,客為何「大喜」且「拉餘同飲」?「我」既然是「強飲」,為什麼又在「三大白」的前面加上一「大」字?

4、作者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

29湖心亭看雪

學習目標 1 掌握文中的實詞,通過誦讀,感悟文章的簡約之美。2 通過想象,感受雪后西湖凝靜清絕的意境之美。3 沉潛涵泳,體悟作者曠達的志趣和故國之思。一 基礎知識 1 讀準下列加點的字 更 定擁毳 衣崇禎 霧凇 沆碭 與余舟一芥 鋪氈 對坐強 飲 2 本文選自 作者字 又字石公,號陶庵,山陰 今浙江...

湖心亭看雪教學設計

一芥 ji 喃喃 n n 長堤 d 氈 zh n 2 學生讀課文,參照注釋,借用工具書,疏通文句,粗知文意。1 學生聽讀課文,疏通文句。2 教師提示以下詞語,幫助學生積累文言知識。是日更定 是,這。更,古代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從晚上八算起。定,開始.餘挐一小舟 撐,劃。擁毳衣爐...

29湖心亭看雪 活動案

81029 湖心亭看雪 活動案 沈曉翠教學目標 1 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虛詞。2 了解作者 寫作背景以及雪后西湖的奇景 作者遊湖的雅趣等。3 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賞析課文熔敘事 寫景 抒情於一爐的寫作特色。4 理解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態度以及消極避世的意緒,學會批判地對待,歷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