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劇場的困與頓

2023-01-21 05:09:01 字數 4475 閱讀 6190

石俊 如果你到中國的很多城市遊覽,往往會看到乙個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的巨集偉又不失現代藝術理念的大劇院,而到了夜晚更是富麗堂皇璀璨奪目,然而如果你提出想看演出的話多半會失望的,這樣的大劇院除了重要的節慶日子會有內部演出電視直播的晚會之外幾乎很少有正式的劇目演出。與此同時大量的國家和民營的劇團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演出場地,尤其是便宜的中小劇場。同時大量的地段優越的老劇場因為年久失修或被挪作它用或者等待被拆遷的命運,同樣的命運也在許多曾有過優秀傳統的中小劇團身上,沒有演出場地,自然沒有演出,沒有演出的劇團似乎是沒有存在必要的,他們面對的是一出悲劇更是一出類似《二十二條軍規》黑色幽默劇。

我們的劇場怎麼了?我們的演出市場怎麼了?

劇場的建設和運營應該怎樣才是符合文化演出市場的規律?國外的劇院體制對我們有著怎樣的啟示與建議。也許是該我們好好思考與解決的時候了。

首先,是劇場建設目標之困。從所有的劇場建設的報告來看,其目的無疑是為了繁榮演出和人民的文化生活。但是地方**拿出數億甚至幾十億的資金來建設乙個大劇院,其目的則往往是為了形成乙個地標或景觀,或者是為了重大的活動。

例如這幾屆中國藝術節,每屆都會在當地乙個新建的大劇院開幕。就因為如此,很多大劇院就會附帶建設豪華餐廳和貴賓接待室,加上乙個透亮如宮殿一般的大堂,使得其造價和功能都是高標準的。我在乙份資料上發現近8年中國省級城市建造的大劇院面積都在5萬平公尺以上,七八萬平公尺是普遍現象,而其中大劇場的容納觀眾人數則大多在1800人以下,即便包括中小劇場也不超過3000座位,人均占有面積超過20平公尺相對國際上一般劇院每個座位一般僅需要配置面積4平公尺的角度看是絕對奢侈。

其中很多大劇院是建設在新區或者**辦公核心區,對很多普通觀眾來說交通極為不便。例如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附近沒有公交線路只有乙個地鐵車站,每次演出時間較長的歌劇或話劇,很多觀眾都不得不提前退場去趕最後一班地鐵。因此這些大劇院建設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成為美麗的景觀,成為重要節日接待貴賓的場所而不是讓普通老百姓看戲欣賞藝術。

二.劇場運營之困。雖然大劇院投資巨大,但因為是國家投資,具有全民福利性質,所以基本都未要求劇院通過運營收回其投入,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高場租,高票價和低利用率將人們擋在了劇院的大門之外。雖然說很多大劇院推說演出的劇目與自己無關,然而其中的問題和劇院的運營無疑是有關的。

首先,雖然建造投資巨大,但是除了國家大劇院和上海大劇院等少量劇院能從部分渠道獲得創作和演出資金外,幾乎沒有後續運營資金。或者說就像某人有錢買名車卻沒錢買汽油開只能成為擺設。其次,因為這些劇院的豪華配置和高能耗,使得每天運轉的水電和人員成本極其高昂,幾乎都在六萬以上,甚至某政協委員說某劇院開門就要50萬,而大多數劇院每週只有一兩場演出,甚至每月才一場。

因此劇院即便將出租**定在每場10萬左右,基本也是處在保本或虧損的狀態,而除了不用搭台的**會一般劇目或歌舞演出需要裝台和合成,因此付給劇院的場租會更多。曾有人計算過每個買票觀眾付給每個劇院座位的費用在80到150左右,請問除了大投資的劇目誰能租用得起,票價如何能不高,那些中小劇團常規十幾萬到幾十排演的劇目怎麼敢登到這些劇院的舞台。事實上即便倫敦百老匯劇院的票價裡用於劇場租賃的也就幾英鎊。

劇院而言劇是主體,劇場是載體。可在我們的大劇院往往本末倒置,於是老百姓看得見劇院看不到劇也就不足為怪了。

國家大投資的劇院運營困難,民營的劇場更是難以運轉。與民營影院的相比,民營劇場接戲難,審批難,宣傳難,**難。民營劇團因為舞台的面積要求,台高要求,裝置要求都高於影院,而影院只需要到院線拿到拷貝,可以迴圈播映,單場成本很低。

另外電影只要拿到廣電總局批號就可以全國**,但是演出劇目的審批則要層層批,一地一批,民營劇場在**機構面前又往往處在弱勢地位,我的一出劇目有一次租借上海某區的民營劇場,提前四十天遞交申請,可是經過反覆審核離演出前一周才拿到許可。宣傳和推廣自然來不及,演出賠本自然難免。所以不管國有還是民間劇團寧願花時間等國營劇場空檔也不敢到民營劇場演出。

另外加上毫無優惠的稅收政策以及劇目創作力未見提高,票務網路的盤剝等因素,在開放政策下投入建設與運營的民營劇場雖然不少,但能堅持下來的幾乎成為特例。2023年底位於上海金融核心區的金茂劇場關閉轉租時,各界都在反思百億資產的集團都不願繼續在陸家嘴維持運營乙個中小型劇場,其背後的原因究竟是哪些?

實則是體制之困。

目前中國劇場出現的問題是多方位的。在十多年前的一輪體制變遷中我們將劇場劃為自負盈虧的經營單位,將文藝院團保護為國家扶持的事業單位。這種人為劃斷其實是破壞了藝術作為特殊商品的生產和流通。

綜觀世界上的劇場,一般有三種主要運營模式。一.普通的以出租為主的劇場。

二.以某類劇種或風格演出為主打的專業劇場,三.某個劇團專屬的院團合一型劇場。

一般在國外成熟的演出市場,後兩類劇場佔比較大的比重。而在我國則是第一類劇場,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國家演出市場的不成熟。最少是缺少特色與錯位經營,以及專屬品牌與產品。

同時如果略知戲劇史和演出史我們更會看到,莎士比亞的劇團演出是和倫敦的環球劇場聯絡在一起,莫斯科藝術劇院是從擁有了自己的大劇院後才完成了實驗劇團到世界級大劇院的蛻變。在中國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屬於上海京崑藝術中心的天蟾舞台就因為紅火的演出逃脫了上世紀末大量老劇場被拆遷的命運。即便將青年藝術劇院和實驗話劇院合併成的國家話劇院在演員和編導優勢明顯的情況下,其演出數量和規模也遠小於北京人藝,就是因為北京人藝擁有首都劇場的這個硬體與平台。

在八十年代杭越和上越的水準和影響根本不在乙個層面,可是在獲得自己的專屬劇場後,在演出數量和創作數量上杭越明顯趕超。上越的趙志剛的出走杭州也成了必然,因為劇團需要劇場,演員需要舞台。

目前的文化投入和運轉體制卻往往忽略或割裂了這種正常並且急迫的需求。例如某市一邊在建造亞洲排名靠前的歌劇院,一邊卻根本沒有本地專業的歌劇演出院團。杭州話劇團近年創作了多部優秀的小劇場劇目苦於沒有適當的演出場地,而杭州大劇院的可變劇場則挪用為某交響樂團的排練場,以千萬代價購置的世界上都屬先進的小劇場舞台和燈光裝置則被閒置與腐蝕。

一方面劇團和觀眾都需要經濟適用的中小劇場,而拔地而起的卻是高耗能,高耗材的大劇院。

其實我相信很多領導和專家看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在不久前,這種正確的導向和美好的願望體現在對國家重點院團的評估的一項重要的指標就是該劇團是否有專屬劇場。可惜這個舉措在很多地方被中國特有的評審造假文化所遮掩,也沒有促進更多中小劇團和中小劇場的聯合。

事實上很多有識之士已經走出了成功的道路。

。在嚴酷的市場競爭下,交通和硬體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上海現代人劇社和新光影藝苑聯合打造的懸疑劇場在運營一年後就劇目觀眾雙雙盈門。上海大劇院成立擁有歌劇院,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等市級專業院團的藝術中心後租場與自營兩步七進,三個劇場的年演出場次超過600場,是其他大劇院的五倍到十倍。

如何將國家對文化設施的投入釋放出來?如何促進劇場與院團的共同繁榮?

經過考察與思考,我提出以下幾點可行的建議。

盡快將劇院採買高雅藝術或經典劇目演出的資金安排進公共預算。按照乙個大劇院投入十億和每年二千萬維護成本來計算,每年增加二千萬的創作與演出購買與補貼資金並不為多。但是以每個中性劇目創作經費一百萬,引進一台中性演出十萬計,就可以讓該大劇院每年演出150場以上,如果劇目優良營銷得當以平均票價200元上座八成計完全可以達到五千萬以上票房而進入良性運轉。

當地的文化生活質量和藝術創作也會達到很大提公升。不過在這一行為的實施過程中,建議通過中立的評審機構來監督,因為在部分劇院已經發現利用引進低俗或低劣演出騙取國家演出補貼的現象。對好的商業劇目和高雅藝術的補貼比例也要有所區分。

鼓勵以某些實力較強的大劇院或演出集團牽頭,建議演出院線。回到演出的藝術商品屬性,在保持演出質量的同時,其演出成本降低,演出影響力的擴大必然換來票價的適當降低與上座率的提高,也能換來更好的經濟效益。尤其是對於劇目演出這類運輸,交通,人員成本較高的藝術產品。

例如我前不久創作的小劇場話劇《裸婚》,收到北方幾個地方劇院的演出邀請,單場演出總成本在七萬左右,如果協調檔期和路線則完全可以降低到四五萬之間,可惜劇場各自採買,結果雙方都錯過了最佳盈利點。

模仿大型影院的多廳制,釋放大劇院中的中小劇場的演出產能。大劇院往往專注大劇場的運營而將配套建設的中小劇場忽略。2023年我受邀創作一部小劇場話劇進上海大劇院小劇場演出,這才知道從建成到第一次五年大修這個小劇場因為場租的高昂只接待過少量的商業活動,這次為了檢驗與除錯劇場使用功能才對劇團開放並僅是象徵性收費。

沒想到良好的演出效果促使劇院領導決定以過去一半不到的場租歡迎劇團來演出,並且規定只有較低票價的演出才可享受。這個劇團和觀眾雙惠的措施起到了良好效果,不到兩年就成為上海小劇場演出的勝地,目前年演出達300場。劇院也開始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目前中劇場除了給兒童劇外還為屬下歌劇院提供專場,票價在一百以下,使得上海觀眾可以走進歌劇走近高雅藝術。

我真誠希望在這次文藝體制改革中,有關部門能再次理順劇場與劇團的關係。從目前來看似乎只有廣州在院團體制改革中為劇團配置了專屬或聯營劇場,在過去的一年多裡劇目和演出明顯增長,是值得追蹤與考量的。

我們國家近來對文化建設的投入是增長的,但這種增長不應該是只體現在硬體和一次性投入上。劇院同博物館和美術館一樣應該有著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和提公升民族文化與修養的功能。?我們不僅應該建設好的劇場更應該投入好的劇目,我們可以論證是否要養劇團那麼多人員,但只要是好的演出就應該讓更多的人欣賞與接受,我們在將文藝院團推向市場的同時必須培育演出和演出市場而不是一片沼澤。

百多年前我們國家的**和日本海軍在硬體上是相當的,但是沒有日常維護的資金和炮火的更新使我們輸掉了甲午戰爭,今天我們不釋放我們的舞台和我們創作人員的能量,不給與政策和資金的針對性支援,或許會輸掉我們的民族素質和文化的戰爭。讓我們將劇場和劇團一起打造出演出航母或快艇揚帆出航。

論語與中國式管理

這些年,我一直被這樣一些問題所困擾 到底有沒有中國式管理?如果有,它的根本是什麼?又應該從 尋找到中國式管理的本質?當然,更重要的是 它能否適應當下的管理?尤其是具有廣泛需求的企業管理?在研究完西方管理思想的發展歷程之後,我將自身的全部精力集中於中國傳統管理思想領域,目的只有乙個 探尋中國式管理的本...

中國式客套面子與禮儀

中國式客套 一種按照關係確定的行為 美國傳教士明恩溥在一百多年前就對中國人的客套勾勒出基本印象 如果一位批評者想激烈地評判中國人,就必須得意識到一點,如何才能把客套做到家,這不僅在西方國家鮮為人知,而且對他來說,如果自己還沒有掌握 客套 那麼批評他人可能會很生硬,而且很難產生效果。人們看到,中國人客...

中國式家教的通病

中國式家教的通病 從小慣,長大管 我一向主張家長給孩子留下充分的成長空間,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但這並不意味著毫無原則地放任嬌慣。有的家長跟我說 我並非一定要讓孩子達到我的什麼期望。但孩子養成了難以容忍的壞毛病,比如沉溺於網路 手機中不能自拔。不強制不行!孩子陷於網路 手機而不能自拔的,是我的學生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