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學複習

2023-01-21 05:06:04 字數 5347 閱讀 2289

現代教育技術學考試重點

第一章教育技術概論

1、aect1994定義: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p1

2、教育技術有設計領域、開發領域、利用領域、管理領域、評價領域五個研究領域。p2

3、資訊素養:有能力自各種不同的資訊**,獲取、評估及使用資訊.p6

4、我國桑新民教授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層次六個方面確立培養資訊素養的內在結構和目標體系:

第一層次:駕馭資訊的能力。

(1) 高效獲取資訊的能力。

(2) 熟練、批判性的評價資訊的能力。

(3) 有效地吸收、儲存、快速提取資訊的能力。

(4) 運用多**形式表達資訊,創造行使用資訊的能力。

第二層次:運用資訊科技的高效學習與交流能力。

將以上一整套駕馭資訊的能力轉化為自主、高效地學習與交流的能力。

第三層次:資訊時代公民的人格教養。

培養和提高資訊時代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識與社會責任。

具有了以上三個層次的能力,每個人就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具有資訊素養是學習如何學習的基本條件。可見資訊素養是一種高階的認知技能,資訊素養教育包括倫理道德、技術、人文三個要素,是一種綜合性教育。它不僅是一定階段的培養目標,而且是每個資訊社會成員終生追求的目標和基本生存能力。

p75、教師資訊素養的培養:

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構建必要的資訊環境和培訓條件;

教師不斷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元認知水平;

在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中提高教師資訊素養。p8

6、我國教育技術具有以下發展趨勢:

教育資訊化的高度實現;

大量計算機技術進一步滲透教育教學領域;

全面的教育技術觀將被接受;

多種模式的教育教學應用;

績效技術的發展與應用。p1

第二章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

1、學習理論分為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三個流派。p15--23

(1)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華生的「刺激—反應」論;桑代克的試誤論;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論;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論。

(2)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托爾曼的認知學習論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從新舊知識經驗的互動建構看,學習者總是以其自身的經驗或認知結構來理解外來資訊和建構新的知識

從個體與環境的互動建構看,學習者的知識是主動建構生成的。

從個體自身的互動建構看,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意義的建構」或「不同意義的創生」。

從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建構看,應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是學生主體意義建構的合作者、幫助者、促進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是教育生態圈中的「管理員」。

2、加德納的多元智慧型理論認為人具有9種基本智慧型:

語言智慧型邏輯—數學智慧型視覺—空間智慧型**—節奏智慧型身體—運動智慧型人際交往智慧型自我認識智慧型自然觀察者智慧型存在智慧型。p24

3、「舊三論」: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p37

第三章聽覺**的運用

1、 人耳的聽覺特性(p44)

聽覺是人們對聲音的主觀反映,主要表現在響度、音調和音色三個方面。

⑴響度——人耳對聲音強弱程度的主觀感覺。

⑵音調——人耳對聲音調子高低的主觀感覺。

⑶音色——人在主觀感覺區別同樣響度和音調的兩個不同個性。

⑷可聽聲範圍——最佳的聽力範圍20~20000hz

2、 對不同的應用場合應選用不同指向性的傳聲器(p47)。如:

採用方向性較強的心形或超心形單指向傳聲器:在歌舞廳、**廳、劇院等場所,是為了避免拾取觀眾的喧嘩聲和其他反射雜音。但有時為了拾取觀眾區的「氣氛」(如掌聲、叫好聲等),以取得更逼真的現場效果,常在舞台與觀眾之間的高處,安裝乙個全指向性的傳聲器。

3、 傳聲器的應用技巧(p47)

傳聲器在使用中應注意:

1 阻抗相互匹配。

2 選用高質量和盡量短的連線線。

3 注意工作距離和近區效應。

4 合理設定聲源與話筒之間的角度。

5 合理設定話筒位置和高度。

話筒在使用中應防止敲擊或跌倒。不宜用吹氣或敲擊的方法試驗話筒,否則很易損壞話筒。

傳聲器在室外使用時,應該使用防風罩,避免錄進風的「噗噗」聲。防風罩還能防止灰塵玷汙傳聲器。

4、 封閉式音箱(p49)

封閉式音箱是應用最廣的一種音箱。封閉式音箱除揚聲器口外,全部密封,箱體內放置吸音材料,將後輻射聲波全部吸收,只有前輻射聲波,因而可消除聲短路效應及干涉現象,增強低頻輻射功率。

5、 聲音激勵器(p64)

聲音激勵器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彌補聲音頻號從取樣(錄取)到重放的過程中累積的失真,其中主要是中頻和高頻的豐富的諧波成分。這些失真會使人們聽重放的聲音總是缺少現場感、穿透力、細膩感、明晰感……通過聲音激勵器的處理,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聲音激勵器的一些應用:錄音;劇院、歌舞廳、公共擴聲系統(體育館、場);錄製和重放音色豐富、力度強烈的流行歌曲;家庭。

6、 **系統(p66):(一)通用卡拉ok系統結構圖如下:(聲音從影碟機出來,經過哪些裝置,到達**)

(二)帶杜比比環繞聲的影院**系統 p66

是立體聲道的系統,有左前音箱、右前音箱、左後音箱、右前音箱、中置音箱、超低音箱等6個音箱。

7、 在多**應用系統中使用的聲音是數字音訊。這種聲音是由模擬聲音經抽樣(即每隔乙個時間間隔在模擬聲音波形上取乙個幅度值)、量化和編碼(即把聲音資料寫成計算機的資料格式)後得到的,即把模擬的聲音頻號通過取樣技術轉變為數字音訊訊號(即由許多二進位制數「0」和「1」組成的數字音訊檔案)進行記錄,因此,在理論上它是沒有損耗的。(p67)

8、 影響數字聲音質量的主要因素有三個:取樣頻率、數字量的位數(簡稱量化位數)、聲道數。(p67)

9、 目前最常用的三種取樣頻率分別為:**效果(11khz)、fm電台效果(22khz)和cd效果(44.1khz)。(p67)

10、 音效卡的主要功能有:(p69)

1 採集、編輯、還原數字聲音檔案。

2 控制音量,對各種音源進行混合。

3 對數字音訊進行壓縮和解壓。

4 接受語音輸入和識別,實現人機對話。

5 提供midi(樂器數字介面)功能,使計算機可以控制多台具有midi介面的電子樂器,並將midi格式檔案輸出到相應的電子樂器中。

6 進行多**製作及演示。當計算機裝備了音效卡後,就可以進行數字音訊的採集和處理了。

11、 (1)數字音訊的常用格式有:w**、***、real media、windows media、 midi、vqf、aiff、(asf、asx、wax)等。(p69)

(2)影象檔案格式:tga、bmp、gif、tiff、jpeg、pcx、pcd、png等。p105

12、 人類感知聲源位置的最基本理論是雙工理論(也叫雙耳效應),這種理論基於兩種因素:兩耳間聲音的到達時間差和兩耳間聲音的強度差。(p71)

13、 目前常用的語音訊編輯軟體主要有sound forge、w**elab 、cool edit、glodw**e 等。(p72)

14、 常用的光碟燒錄方式有:軌道燒錄(tao方式)、整盤燒錄(dao方式)、飛速燒錄(otf方式)、區段燒錄(sao方式)、封裝燒錄(pw方式)。(p78)

第四章視覺**的運用

1、鏡頭焦距的長短對成像的影響:(p85)

①影響被攝物體在成像畫面中所佔的比例。在拍攝距離不變的條件下,使用的鏡頭焦距越長,被攝物體成的像越大,影像放大倍率也越大,反之越小。

②影響成像視場角的大小。在拍攝距離不變的條件下,鏡頭焦距越長,視場角越小;鏡頭焦距越短,視場角越大。

③影響景深的大小:在其他拍攝條件不變的條件下,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小;鏡頭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2、鏡頭的種類及特點:(p85)

照相機的鏡頭按透鏡組的焦距能否變化,可分為定焦距鏡頭和變焦距鏡頭。

①定焦距鏡頭。這類鏡頭的焦距是固定不變的。按照焦距的不同,可分為魚眼鏡頭、廣角鏡頭、標準鏡頭(50mm左右)、中焦距鏡頭(70-135mm)和長焦距鏡頭(135mm以上)。

②變焦距鏡頭。其焦距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一定的範圍內可連續改變焦距。

3、決定景深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光圈、焦距、調焦距離。(p89)

該三個因素對景深影響的規律是: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小;鏡頭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調焦距離越遠,景深越大;調焦距離近,景深小。在照相機上通常都標有景深標尺,從景深標尺上可檢視在不同的光圈與調焦距離下景深的範圍,也可根據景深標尺來選擇確定滿足景深要求的拍攝條件。

4、彩色感光片主要有彩色負片、彩色反轉片(經過兩次**兩次沖洗才能得到正像)、彩色正片(不能直接拍攝,只能用來拷貝負片)。(p91)

5、空白的留取(p95)

攝影畫面上除了看得見的實體物件之外,還有一些空白部分,它們是由單一色調的背景所組成,形成實體物件之間的空隙。單一色調的背景可以是天空、水面、草原、土地或其它景物,由於運用各種攝影手段的原因,它們已失去了原來實體形象,而在畫面上形成單一的色調來襯托其他的實體物件。空白的留取的作用:

畫面上留有一定的空白是突出主體的需要。

畫面上留有一定的空白有助於創造畫面的意境。

空白還是畫面上組織各個物件之間呼應關係的條件。

空白的留取與物件的運動有關。

畫面上的空白與實物所佔的面積大小,要合乎一定的比例關係。

6、攝影的光線(p97)

①根據光的投射方向,常見的光線有順光、側光、逆光、頂光、腳光等。

②根據光線在攝影時的造型作用,常見的光型有:燭光、輔助光、輪廓光、背景光等。

7、攝影角度的選擇(p98)

①攝影方向的選擇:正面拍攝方向、斜側面拍攝方向、政側面拍攝方向、背面拍攝方向。

②攝影高度的選擇:平角度拍攝、仰角度拍攝、俯角度拍攝。

8、攝影距離的選擇

用固定焦距鏡頭對同一被攝物體進行拍攝,改變攝影距離會引起畫面傳遞的資訊,表現主題內容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在取景框或畫面上就是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這幾種景別。(p99)

9、(p104)**處理的基礎知識概述:

(1)數字影象的分類:向量圖形、位圖影象。

(2)**處理的基本要素:

①色彩②色彩三要素:亮度(明度)、色調、飽和度(純度)。

③三基色原理: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的彩色光都可以分解為紅、綠、藍三種基色光;相反,利用紅、綠、藍三種基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又可以模擬出自然界的絕大多數的彩色,這個規律稱為三基色原理。

10、(p105)三基色原理:

①相加混色法:我們將三種基色光按不同比例相加而獲得不同彩色的方法,稱為相加混色法。

青色、品紅和黃色分別是紅、綠、藍三色的補色。

②相減混色法:利用顏料、染料的吸色性質來實現的。如:

黃色顏料吸收藍色(黃色的補色)光,在白光的照射下,反射光中將因缺藍光而呈現黃色。在相減混色法中常用青、品紅、黃作為三基色,它們分別吸收各自的補充,即紅、綠、藍光。因此,相減混色法中將三基色按不同比例混合時,在白光的照射下,紅、綠、藍光也按相應比例被吸收,從而呈現各種不同顏色。

在彩色印刷、彩色膠片和彩色繪畫中採用相減混色。

現代教育技術學複習整理

第一章概論 第一節什麼是教育技術 一定義及內涵 教育技術的定義 1 aect94 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 開發 利用 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教育技術,就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資訊科技,通用對教與學的過程和教與學的設計 開發 利用和評價,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和實踐 現代...

現代教育技術學作業

1 第1題 不僅具有路由的功能,而且能對兩個網段中使用不同傳輸協議的資料進行互相的翻譯轉換,從而使不同的網路之間能進行互聯 a.集線器 b.路由器 c.交換機 d.閘道器 答案 d 您的答案 d 題目分數 3.0 此題得分 3.0 2 第2題 windows作業系統中的標準影象檔案格式是?答案 b ...

現代教育技術

南京師範大學2010 2011學年第一學期 現代教育技術 課程期末試卷 a卷 考試時間120分鐘 學院專業班級 學號姓名任課教師 一 單選題 每題2分,共30分 1 關於教育技術應用的意義與作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d b a 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標準都強調學習方式的轉變,利用教育技術有助於實現這一轉變。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