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時千公尺的認識

2023-01-18 02:36:04 字數 4048 閱讀 4748

千公尺的認識

教學內容: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千公尺的認識,教材第40--41頁資訊窗2,教材第41--43頁「自主練習」第1-6題。

教學目的:

1.在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千公尺;知道1千公尺=1000公尺,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2.在實踐活動中,利用遷移的規律,體驗探索1千公尺的過程,初步建立1千公尺的長度觀念,進一步發展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體會千公尺長度單位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產生對身邊事物長度的關注與好奇心,以及積極參與測量的願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認識長度單位千公尺、會用「千公尺」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1千公尺長度觀念的建立。

教具準備:多**課件、公尺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上節課,我們通過故事《甜甜的夢》,學習了有關公釐和分公尺的知識。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看看這個故事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情?(課件出示情境圖)

誰來給大家講一下這個小故事呢?

學生觀察,反饋。

談話:同學們真會講故事,根據資訊,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預設:生1:1千公尺有多長?

生2:2千公尺是多少公尺?

生3:2千公尺和1000公尺哪個高?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再次呈現出小朋友夢裡孫悟空變金箍棒的情境,激發了學生提出新問題的興趣。借助金箍棒的長度變化,提出新的問題,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產生探索新知的慾望。課件的展示使學生感到這部分的知識並不陌生,利於學生更快地融入到情境中。

二、自主學習,小組**

1.1千公尺有多長

師:孫悟空為了顯示自己的本領,把金箍棒一下子變成了1千公尺長,直插到天上去了。(出示課件情境圖)

師:那1千公尺有多長呢?誰知道?

學生交流討論。

預設:生1:我知道「千公尺」是乙個比「公尺」大的長度單位。

生2:我知道1000個1公尺就是1千公尺,1千公尺裡面有1000個1公尺。

……課件出示小博士的介紹:1千公尺就是1000公尺,千公尺又叫公里。即1千公尺(公里)=1000公尺

2.感受1千公尺

師:同學們,生活中我們哪些地方要用到千公尺?

學生思考,小組討論**,集體反饋。

預設: 生1:一位同學伸開雙臂的長度大約是1公尺,1000個同學手拉手的總長度大約是1千公尺?

生2:其實我們身邊的建築都有長度和高度,比如我們的教學樓的長約為100公尺,10座這樣的樓的長就是1千公尺?

生3:我家離學校大約有1千公尺。

生4:我15分鐘大約能走1千公尺。

……師:我們去做乙個戶外活動吧!到操場走一走,我們運動會場地的跑道一圈是400公尺,跑兩圈半就是1千公尺。(課件出示運動場**)

【設計意圖】千公尺是乙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通過學生戶外活動實際感受的辦法,提高了學生對千公尺的感性認識。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是這樣表示千公尺的,瞧——

(課件出示生活中有關「千公尺」的事或物的**)

3.2千公尺是多少公尺?

談話:同學們對於千公尺的認識真準確,會用千公尺解決有關的問題了,圖中的小朋友還夢到自己坐著飛機公升到了2千公尺的高空。那麼2千公尺是多少公尺呢?

學生小組討論,集體反饋。

(課件出示:2千公尺= 公尺)

預設:生:2千公尺是2個1000公尺,也就是2000公尺。

生:1千公尺=1000公尺,所以,2千公尺=2000公尺。

······

【設計意圖】綠點的問題是通過「1千公尺=1000公尺」的進率知識,進而來學習公尺和千公尺兩個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對「千公尺」長度單位觀念的再次建立。

4.長度單位

師:經過本單元《甜甜的夢》這個故事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哪些長度單位?

生:公釐、厘公尺、分公尺、公尺、千公尺(公里)

(課件出示:公釐、厘公尺、分公尺、公尺、千公尺(公里)都是長度單位。)

師:你們能說說他們之間的關係嗎?

生1:「公釐、厘公尺、分公尺、公尺」它們四個之間的進率都為10。

生2:公尺和千公尺之間的進率為1000。

師:大拇指代表「千公尺」,食指代表「公尺」,大拇指與食指的距離較遠,正好代表它們之間進率與其他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不相同,是1000的進率。

學生伸出自己的左手進行說一說。

三、抽象概括,總結提公升

今天我們通過甜甜的夢活動,又認識了長度單位裡的乙個新成員「千公尺」,1千公尺就是1000公尺,千公尺又叫公里,千公尺用字母km表示,1千公尺寫成1km。即:1km=1000m。

還學習單位之間的換算,大單位換算成小單位,乘進率;小單位換算成大單位,除以進率。

四、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基本練習:填一填

2千公尺=( )公尺7分公尺=( )厘公尺

4厘公尺=( )公釐6000公尺=( )千公尺

2.變式練習:在○填上>、<或=

8千公尺○6000公尺 4000公尺○4千公尺

1分公尺○5厘公尺 5公釐○5厘公尺

3.綜合練習:在( )裡填上適當的長度單位

①一支鉛筆約長15(   )。②數學書寬約2(  )。

③一粒大公尺約長5(  )。④我們的教學樓高約20(  )。

4.拓展練習

(1)選擇合適的答案填空

(2)戶外體驗

【設計意圖】課件出示的題目由淺到深,激發了學生練習的興趣。同時學生在借助對長度單位的認識及它們間的進率知識,不斷鞏固練習,進一步建立了長度觀念。

5、回顧反思,暢談收穫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學生收穫預設:

生1:我又認識了乙個長度單位:千公尺。

生2:我還知道了1千公尺=1000公尺

······

老師:這節課同學們都愛動腦筋,學東西一學就會,真棒!讓我們滿載著收穫,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吧。

板書設計:

千公尺的認識

1千公尺就是1000公尺,千公尺又叫公里。所以,1千公尺(公里)=1000公尺

千公尺用字母km表示,1千公尺寫成1km。即:1km=1000m

2千公尺=2000公尺

使用說明:

1.設計說明:

數學雖然抽象,但它**於實際生活,並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充分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數學概念和方法,各個學校要充分利用並開發實物材料和裝置供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郭元祥老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校發展》中曾指出我們教師存在的乙個缺點:在教學中,教師總是化書為牢,化地為牢。把我們的學生鎖在書本中、教室裡。

沒有結合實踐地學習,學生會感到枯燥、煩悶。因此,我們教師應把實踐本身看成是乙個學生發展的過程。

在數學教學中,我注意聯絡生活實際,教學生學會數學。例如,在「千公尺的認識」課上,如果單以書為教材,灌疏給學生,強壓學生牢記「1千公尺=1000公尺」,也許學生接受了,但是他們並沒有具體感知。這節課上,我並沒有讓學生機械地練習單位的換算,而是帶領學生到100公尺的跑道上,讓學生走一走,記錄時間,記錄步數,引導學生理解走10個100公尺就是1千公尺,在推算中對1千公尺有了認識,使抽象的概念變為具體。

讓學生從中體驗到數學的內在價值,增進了對數學的理解和運用數學的信心。這節課學生也覺得比以往有趣多了。

課後,讓學生去蒐集資料,生活中我們在**還看到過千公尺這個單位。再讓學生測一測,從學校出發,走到自己家裡大約有幾公尺。鞏固知識,把數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

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加深了對千公尺的認識,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個性。從而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是從生活中來而又要應用於實際生活。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數學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魅力與靈性,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

因此,我認為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材為依據。但不拘泥於教材,要有一種勇於實踐的創新精神,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注意思考學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麼素材可供教學利用。讓學生的生活經驗成為教學中乙個非常重要的資源,一筆寶貴的財富。

結合實踐,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讓數學貼近生活,學生就會真正體會到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就會體會到數學的樂趣之所在。

2.使用建議:

體會千公尺長度單位在生活中的應用,因此在學習中要多讓學生去說自己的想法,學會靈活的解決問題,充分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孫寒台兒莊區泥溝鎮蘭城小學

千公尺的認識

教學內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三上第7 8頁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千公尺 公里 知道1千公尺 1000公尺。2使學生通過觀察,明確公尺與千公尺的關係,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3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初步建立1千公尺的長度概念。教學重點 明確公尺與千公尺之間的關係,知道1千公尺 1000公尺,會進行單位...

千公尺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已經認識了公尺 分公尺 厘公尺及公釐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 千公尺 知道千公尺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公尺 公里 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公尺 公里 1000公尺 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測量1千公尺的方法 2 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 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

《千公尺的認識》教學反思

一 注重生活經驗 千公尺 是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對於學生來說,建立1千公尺的表象難度很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力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新舊知識的引申 發展處,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在課前,我親自帶領學生估一估 走一走100公尺的路程,並量出繞操場200公尺走一圈的時間,通過這些實踐性的課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