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作業 病例

2023-01-17 07:03:03 字數 1117 閱讀 6634

生薑瀉心湯證

原文: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幹噯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公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公升,去滓,再煎取三公升,溫服一公升,日三服。附子瀉心湯,本雲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別名耳。

生薑瀉心湯,本雲理中人參黃芩湯,去桂枝、術,加黃連並瀉肝法。

原文解析:本條論胃虛水飲食滯致痞的證治。傷寒汗出解後,說明表證已解,但「胃中不和」,其原因或因汗不得法,損傷脾胃之氣,或因其人素日脾胃氣弱,以致邪氣乘機內陷,寒熱錯雜互阻於中焦,使脾胃公升降失常,氣機痞塞所致。

一般而言,心下痞當按之柔軟,此言「心下痞硬」,是謂按之腹肌有緊張感,乃邪氣阻結較重,屬氣機痞塞較甚。然雖痞硬,卻按之不痛,故仍屬痞證而非結胸之證。脾虛不運,胃氣上逆,故幹噯食臭;水氣流於脅下,或走於腸間,則腸鳴下利。

治以生薑瀉心湯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辨證要點:生薑瀉心湯證的症候表現與半夏瀉心湯證大同小異。其辨證要點是心下痞硬,按之不痛,乾嘔,噯氣帶有食臭味,腸鳴,瀉利,舌淡苔白或黃,多滑膩,脈弦滑,關弱稍沉,或濡數。

病例:趙某,男,36歲。

患者噁心、嘔吐、上腹部脹滿劇痛6天,經多法**無效。問其病史,素體虛弱,有胃病史8年多。近日外感發燒,查體溫39°,服克感敏解熱鎮痛藥後,致使大汗淋漓,疲乏無力,時而煩躁,並出現腹痛腹脹,噁心,食入即吐。

給服解痙止痛西藥,反見病情加重,伴噯氣、泛酸,曾於四天前作上消化道鋇透檢查,診斷為胃扭轉。因患者不願手術,要求服中藥**。刻診:

面色淡白無華,精神萎靡不振,語聲低弱無力,上腹脹滿,臥較坐位舒服,舌質淡紅、苔白滑膩,脈濡細略數。

病症分析:素體虛弱,外感風寒,服解熱鎮痛藥,致大汗淋漓,損傷脾胃陽氣,脾虛故疲乏無力,面色淡白無華,精神萎靡不振,語聲低弱無力,因邪熱乘虛入裡形成寒熱錯雜,邪熱擾心故時而煩躁;脾胃虛弱,氣機阻滯於胃脘,則上腹脹滿,臥較坐位舒服;又因停食留飲,而腹痛腹滿、嘔噁、噯氣諸證迭現。

診斷:寒熱錯雜,水飲食滯痞(生薑瀉心湯證)

治法: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主方:生薑瀉心湯

生薑、黨參各15克半夏、黃芩各10克黃連、乾薑、甘草各10克大棗5枚水煎2次,早晚分服。

傷寒論感悟

剛剛看了郝萬山老師講解傷寒論的 通過郝老師的講解,自我感觸頗深,以前的一些錯誤理解都得以糾正。尤其是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句話,對我的感觸最深。這句話是太陽病的總綱,主要脈證皆包括在內。通過郝老師的講解,其之所以不叫 太陽病 而叫 太陽之為病 是為了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引出下文。這句話...

傷寒百問 5

81 傷寒論?太陽病證治 風濕兩條條文,和 金匱要略 中完全相同,為什麼 傷寒論 之去桂加白朮湯卻比 金匱要略 中之同一方,分量加大一倍呢?答 傷寒論 中之去桂加白朮湯,與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 之近效方術附湯藥物完全相同,只是近效術附湯的藥物用量僅為去桂加白朮湯之半。近效方術附湯,在 外台...

執行病例及出院病例順序

一 住院病歷排列順序 1.體溫單 2.醫囑單 3.入院記錄 4.病程記錄 5.術前討論記錄 手術同意書 麻醉同意書 麻醉術前訪視記錄 手術安全核查記錄 手術清點記錄 麻醉記錄 手術記錄 麻醉術後訪視記錄 術後病程記錄 6.病重 病危 患者護理記錄 7.出院記錄 死亡記錄 8.輸血 知情同意書 特殊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