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講解《贈汪倫》

2023-01-14 08:39:07 字數 1448 閱讀 1855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同學們,很高興我們相約在《好詩詠相傳》的課堂。

離別總是讓人傷感,但有一首詩,它和一般的離別詩表達不捨別情的情感不一樣,它是發自內心的讚頌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它就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贈汪倫》。(**《贈汪倫》吟唱)

《贈汪倫》是李白遊歷涇州(今安徽省涇縣)時寫給汪倫的一首贈別詩。當時的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十分欽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采。於是就寫信給李白:

「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

此地有萬家酒樓。」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涇州,李白既沒有看到十里桃花燦爛映天,也沒有看到萬家酒樓生意興隆,就問汪倫桃園酒樓在什麼地方?

汪倫回答說:「桃花是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水十里長;萬是酒樓主人的姓氏,所以這家酒樓就叫做萬里酒樓,並沒有萬家酒店。」李白一聽,哈哈大笑,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被汪倫的真誠所打動,和他成了至交好友。

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贈汪倫》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所以我們要用真誠輕快的語調來吟誦。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詩是怎麼吟唱的吧。

詩歌的第一句「李白/乘舟將欲行」,起筆平和,不動聲色地就說出了李白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隨意自在神態,吟誦的時候要語調平和。注意「白」 「欲」是乙個入聲字,所以要讀的很短促。

第二句「忽聞/岸上踏歌聲」,忽然聽到熱情爽朗的踏著節拍和歌而唱的聲音,李白就知道一定是汪倫趕來送行了。這裡就產生了小問題了:李白離開這裡之前,難道沒有跟汪倫道別?

小船已經「將欲行」,岸上的踏歌聲是「忽然間」聽到的。也就是說,本來就是不辭而別,這也是李白的性格使然。但是汪倫不知從何處得到了李白即將離去的訊息,匆忙趕來,又唯恐小船已經離岸,於是踏歌而至,人未到聲先到。

所以用乙個「忽」字表現汪倫的到來,確實是出乎意料的。吟誦時,把握好 「忽」這個入聲字,讀出友人不期而至帶來的突如其來的感動。所以這句詩歌的吟誦一定要快一些,以表現這種出乎意料的「忽」。

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因為前面講了那個潭叫做桃花潭,所以吟誦時「桃花潭水」四個字中間不能有停頓,大家要注意。另外要注意的是,「深千尺」的吟誦,聲音不要高上去,因為這裡不是表示位置高,而是表示水深,所以「深」的吟誦聲音要深沉一些,「千尺」的吟誦聲音要稍微誇張一些,畢竟,這裡用的是誇張的手法來表現潭水的深度。最關鍵是這裡越深,後面的情感就越充分。

最後一句「不及/汪倫送我情」。前面有千尺之深的桃花潭都比不上汪倫為我送別的情分。「不、及」二字都是入聲字,「不」不僅要發音緊湊,而且要聲音有力度。

「及」字則可以稍稍拖長,來強調比不上。這樣才能突出千尺深的桃花潭水也比不上汪倫和李白之間的深情厚誼。「送我情」三個字可以稍微拖長以給人結束感。

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

」(《唐詩別裁》)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對比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贈汪倫教學反思

姚紅梅本學期在上教研組組內的研究課時,我選擇了第六單元的25課 古詩兩首 在這兩首詩中我比較喜歡 贈汪倫 這首詩所以我就準備上25課第二課時作為研究課的內容。贈汪倫 裡的李白和汪倫,桃花潭水和踏歌聲,將欲行和送我情,構成了一幅有聲有色有形有情的寫意畫 桃花盛開 潭水輕漾 輕舟欲行 踏歌聲起。這是一幅...

25贈汪倫反思

實小董昌鳳 一 運用故事匯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對於現代的小學生來說,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體會詩歌蘊藏的情感更難。因此,創設情景,奠定情感基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本課前,我通過網路這個特點去查閱了有關這首詩的北京資料,在可前給學生介紹。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你們知道李白嗎?又知道望論和他是...

贈汪倫教學反思

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十四年 755 是李白從秋浦 今安徽貴池 到涇縣,遊桃花潭後和友人汪倫分別時所作。汪倫是李白的好朋友,曾經做過縣令,辭官後居涇縣桃花潭,他豪爽好客,同李白等詩人相友好,常有詩文來往。李白臨別時寫贈此詩。我在教這首詩時從以下做。一 故事引路,激發興趣 學生大都愛聽故事,在課堂教學中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