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我國全面預算管理監督制度的構建 一

2023-01-13 00:18:04 字數 4746 閱讀 2812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監督制度;全口徑;全組織;全過程;**收支分類改革

**摘要:預算管理監督是**預算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建立「全口徑、全組織、全過程的全面預算管理監督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特別是我國從2023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收支分類改革,建立這樣一套完整規範的**收支分類體系必將對我國全面預算監督制度的構建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了構建全面預算管理監督制度的具體建議。

預算管理監督是財政監督機制建立的核心內容,是**預算管理中的重要環節,而建立「全口徑、全組織、全過程的全面預算管理監督制度」,對於保障穩定長效財政監督機制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所謂「全口徑」,是指將預算監督的口徑覆蓋包括非稅收入在內的全部財政資金的管理過程;「全組織」是指構建由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實施的國家監督和由社會中介機構組織、其他黨派、社會團體、單位財務會計、社會**實施的社會監督相結合,外部控制和內部控制並舉的預算監督網路體系;「全過程」,是指將監督工作寓於財政資金預算管理的全過程,包括預算的編制、執行和調整、決算等環節。

**收支分類科目是編制**預決算、組織預算執行以及預算單位進行會計明細核算的重要依據。隨著公共財政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各項財政改革的深入,我國原**預算科目體系的不適應性和弊端日益突出,財政部決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收支分類改革,建立一套包括收入分類、支出功能分類和支出經濟分類在內的完整規範的**收支分類體系。這一改革必將對我國建立全面預算監督制度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預算監督的理論依據

(一)委託一**理論:經濟學視角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乙個國家或社會的**機構,承擔著公共受託的責任,同時,公民需要向**納稅、繳費,以此來彌補公共產品的供給成本。這樣,**預算就體現為公民、**和**內部職能機構就**活動和方向所形成的一種委託**關係。委託一**理論認為,在委託人和**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資訊不對稱,在此前提下,委託人總要面臨「**成本」問題。

大量研究表明,解決這一問題的總體思路有兩條:一是設計激勵機制,二是建立監督機制。但是由於「所有者缺位」和「激勵不足」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激勵的內在動力。

只有依靠建立和加強監督機制,才能最大限度地緩解公民、**和**組織內部的資訊不對稱問題。同時,由於**預算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多層次的委託**關係,包括社會公眾對立法機構、立法機構對**、**對**職能機構、上級機構對下級機構、各機構對機構工作人員的長長的委託**鏈條。利益衝突和權力不匹配等問題不可避免地會帶來預算資金管理的混亂和無效率。

而加強預算監督,構建全口徑、全組織、全過程的全面預算管理監督制度就成為確保財政資金使用合規高效的必然選擇。

(二)憲政分權學說:政治學視角

憲政分權學說,又稱為「三權分立」學說,是西方憲制理論的核心,其根本出發點是為了防止公共權力的濫用,保障公民權利。概括起來,其基本核心主要包括以下三點:一是公共權力應當分立;二是公共權力之間應當相互制衡;三是人民享有最高權力,並由代議機構負責具體行使。

憲政分權學說的合理成分對於我國預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預算管理權力是乙個國家經濟權利的核心之一,預算資金分配和管理往往是**利益矛盾最為集中的地方。因此,構建完善的預算管理監督機制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在形成各組織共同監督預算的同時還必須使預算權力在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之間進行合理分配,權力邊界要科學明晰。第二,形成相互制衡和協調的機制,這既包括**預算各體系之間的制衡,也包括各體系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制衡。第三,要充分體現人民對預算監督的最高權力。

二、我國當前預算監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法律建設明顯滯後

這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迄今為止,我國尚未出台一部系統而權威的預算監督的法律法規。第二,我國現有的預算監督方面的規定大多散見於《預演算法》、《會計法》、《審計法》、《稅收徵管法》、《註冊會計師法》、《關於違反財政法規處罰暫行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中,既不系統,也不權威。

第三,現行的部分法律法規由於制定已久,沒有根據經濟環境的變化及時更新,已經不能為當前經濟領域**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供法律支援。

(二)權力邊界模糊不清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對預算監督機構監督職責(權力邊界)的規定比較籠統,監督力度強弱不一,影響了整體效能的有效發揮。目前,各級人大對**預算的審查尚不夠嚴格和細緻,對預算編製、預算執行等環節的監督相對來說較弱。行政機關的預算監督力度相對較強,但是在行政機關內部,財政、稅務、審計、監察、金融等部門的職責分工還不甚明確。

在檢查計畫上不能相互銜接,工作資訊上不能相互共享,檢查結論上不能相互利用,在「多龍治水」式的監督實踐中經常發生「撞車事故」。

(三)覆蓋範圍不夠全面

預算監督的覆蓋範圍不夠全面。首先,未實施對全口徑預算的有效監督。財政預算未全面反映**各項收支活動,不包括應納入**收支範圍的預算外收支和社會保險**收支等。

而非稅收入是**參與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種形式,屬於財政資金的範疇,理應納入統一的預算管理體系,對其資金實行統籌安排。社會保險**雖然由各方共同籌資,但因作為社會管理者的**承擔了組織和兜底責任,在預算管理上要求建立相應的社會保障預算。其次,未能實現全過程預算監督。

目前的預算管理監督主要採取事後的、專項的、突擊式的檢查方式或者是一般意義上的表面審查,主要停滯在年度結束後的賬面核對與事後檢查方面,不僅沒有體現過程監督的功效,還易引發一系列協調上的問題。

(四)方式、方法有待改進

首先,人大對預算的審查監督力度有待加強。目前,人大享有的預算監督權力在很大程度上仍處於一種虛置的狀態。不僅財政年度與立法審批時間不一致,而且人大代表沒有比較充分的時間熟悉和審議預算草案,在審查方式上往往採取等待匯報的形式,缺乏主動的檢查監督,很難發現實際編制和執行中的問題。

其次,審計監督的模式也有待改進。目前採取的預算執行審計方法屬於較為簡單的合規性審計方法,它注重的是對照審查財政收支執**況是否違背了年初預算的規定,是否存在擠占挪用、虛列支出等問題,與更高層次上的合法性和效益性審計方法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再次,預算監督手段落後。

有效的預算監督資訊支援系統和監督決策輔助系統基本沒有建立起來。

三、**收支分類改革對構建全面預算監督制度的影響

我國**自2023年底開始研究**收支分類改革工作,並在2023年初選定了幾個**部門以及河北、天津、湖北、湖南、海南5個省市開始了模擬試點工作,2023年制定了《**收支分類改革方案》和《2023年**收支分類科目》,全面開始了**收支分類改革工作,2023年**預算收支全部按照新的科目進行了編制。2023年財政部頒布的收入支出分類科目是我國**基於公共產品和服務提供理論,根據近年來**職能變化情況制定的,建立了包括收入分類、支出功能分類和支出經濟分類在內的**收支分類體系。**收支分類改革的背景之一就是財政預算管理和監督職能的弱化,雖然財政部在《**收支分類改革方案》中確定暫不改變現有預算管理模式,但實行新的**收支分類必然有利於綜合預算體系的建立,也為構建全面預算監督制度打下了基礎。

(一)為建立全口徑預算管理監督制度作好鋪墊

部門預算改革已經不斷推進,部門的各項收入**以及相關支出均已列入部門預算,但在實行**收支分類改革以前,上報人大審批的**預算一般只包括一般預算收支和**性**收支(部分省市還包括債務收支安排情況),納入財政專戶管理的預算外資金以及社會保險**仍未進入財政預算管理的視野。新的**收入分類將預算外收入、社會保險**收入等應屬於**收入範疇的各項收入納入進來,在新的支出功能分類中,預算外支出也被涵蓋到**預算體系中,淡出了「預算外資金」概念,硬化了預算約束,使得企圖通過預算外資金來進行權力尋租的行為受到限制,有利於完善非稅收入管理制度,有利於加強對社會保險**的監管。這與建立全口徑預算管理監督制度的基礎性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也即是為建立全口徑預算管理監督制度做好了鋪墊。

(二)為建立全組織預算監督制度形成前提保障

我國原有的預算支出科目主要是按所謂的「經費」性質進行分類,把各項支出劃分為一般行政費、事業費、專項支出等。這種分類方法以**機構為中心,容易使各類支出固定化,**究竟提供了什麼公共產品和服務在**預算上看不出來,只能看出各個部門的財政支出數量。很多**的重點工作支出如農業、教育、科技等都分散在各類科目中,形不成乙個完整的概念。

由於科目不透明、不清晰,導致**預算「外行看不懂,內行說不清」。各組織監督預算的積極性自然受到打擊。由於無法確切了解各項支出所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狀況、種類等,當然也無法對其供給狀況進行績效評價,這種預算劃分方式往往最終成為對既得利益的認可,最終也難具有充分依據進行調整。

新的支出功能分類則從根本上作了改變,不再按經費性質設定科目,而是按**的職能和活動設定科目,將**支出按功能分為十七大類,這實際上也代表了相應數量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包括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社會保險**支出、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城鄉社群事務、農林水事務、交通運輸、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其他支出、轉移性支出等。支出功能分類中的類級科目反映**的某一項職能,款級科目反映為完成某項**職能所進行的某一方面工作,項級科目反映某一方面工作的具體支出。

比如教育是類級科目,普通教育是款級科目,普通教育下的小學教育就是項級科目。這樣**各項支出究竟做了什麼事,就能直接從科目上看出來。

新的支出經濟分類體系,全面、規範、明細地反映**各項支出的具體用途。如果說功能分類是反映**支出提供了什麼樣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情況,經濟分類則是反映了這種公共服務是怎樣提供的,是對功能分類的細化和補充。比如,以小學義務教育公共服務提供為例,**小學教育支出,究竟是蓋了校舍、買了裝置,還是發了工資,可通過經濟分類來反映。

我國2023年以前只設有12個反映支出經濟性質、具體用途的支出目級科目。2023年以後有關具體科目雖然細化、擴充套件到了30多個,但仍存在不夠完整、不夠明晰的問題,比如,一些資本性支出就無法得到明細反映。新的支出經濟分類設類、款兩級,款級科目達90多個,可以更加全面、清晰地反映**支出情況。

比如原目級科目中的公務費,在新分類中就被細化成辦公費、差旅費、郵電費等多個款級科目,老百姓一眼就可看出**的錢用到**去了。這樣,不管是對於預算的合法性、真實性還是效益性,人大、審計部門、社會民眾的監督都會更加有的放矢。

論我國民事訴訟檢察監督制度的發展

作者 周珍珍 法制與社會 2014年第33期 摘要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參與民事訴訟是實現 法律監督 的重要途徑和方式。修改後的 民事訴訟法 拓寬了檢察監督的範圍,將監督觸角延伸到民事訴訟活動的各個環節,實現了從有限監督到全面監督 從實體監督到程式監督的擴充套件,呈現出民事訴訟檢察監督制度...

試論我國的夫妻共同債務制度

作者 劉鵬飛孫田 神州 下旬刊 2013年第08期 摘要 我國現行的 婚姻法 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存在不少缺陷和漏洞,本文通過討論夫妻共同債務的一些問題,希望能提供一些可以借鑑的意見,以期待對我國未來的夫妻共同債務制度的完善盡綿薄之力。關鍵詞 夫妻共同債務婚姻法 在當今的社會下,夫妻...

試論我國刑法中的減刑制度

作者 謝秀敏 智富時代 2018年第01期 摘要 作為我國刑罰執行制度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減刑制度對推動國家法治社會的建設意義重大,我國監獄通過減刑制度的建立來充分地發揮法律的獎懲作用以及價值。不可否認,減刑能夠有效地促進刑罰目的的實現,同時在刑事司法實踐的過程之中,能夠為行刑人的改造提供更多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