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的「兩為主」政策分析

2023-01-12 01:21:07 字數 4342 閱讀 9736

「兩為主」政策分析

農民工子女在城市能否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一方面關係到憲法所規定的公民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另一方面關係到公平正義等社會價值觀的實現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現。因此,2023年5月,**出台了「「兩為主」

城市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的「兩為主」政策分析

農民工子女在城市能否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一方面關係到憲法所規定的公民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另一方面關係到公平正義等社會價值觀的實現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現。因此,2023年5月,**出台了「以流入地區**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的「兩為主」政策。2023年6月修訂後的《義務教育法》也再次明確了流入地**應為城市農民工子女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

然而,近來諸多實地調查均顯示:農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工作雖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離「兩為主」的政策實現仍相差甚遠,城市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法律權利仍未能得切實保障。

1「兩為主」政策的出台背景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在深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取得了飛速的轉變。同時,傳統的農業結構逐步被瓦解,國家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程序日益加快,勞動力土地依附關係得到解放,城市湧入大量勞動力。20世紀90年代後,農民工移居城市這一現象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發展形式,不僅規模不斷增大,而且構成形勢變化巨大。

調查顯示,最大變化表現在:農民工由以前的「單身打工仔」逐步演變為「全家動員」發展態勢,家庭成員在乙個地方找到穩定工作後,就會舉家遷徙。國家xx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對我國31個省,6.

8萬個農村家庭和7100個行政村進行了抽樣調查,顯示,到2023年截止,舉家在在城市務工的人竟達到了2430萬,同比增長了3.4%。此種形勢下,家庭化趨勢逐步凸現出來,流動兒童數量急劇從而大量增加。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打工者帶來的第二代「城市移民」已悄然大量出現。據統計,至2023年,城市農民工的數量達到1.2億人,城市農民工子女的數量超過2000萬人。

而這2000萬城市農民工子女大部分處在接受義務教育這一年齡段,如何保障這一群體依法享受接受義務教育的平等權利,是普及我國義務教育的關鍵環節。在這一情況下,城市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狀況已然成為社會和**關注的焦點。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城市流動兒童的受教育狀況低於全國兒童的教育平均水平,抽樣調查9個城市中無法進入當地公辦學校學習的流動兒童達到20%;從未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流動兒童佔6.

89%,輟學者佔2.45%,總計顯示有9.3%的流動兒童失學;該調查研究還顯示,適齡入學不能入學的問題最為嚴重,滿6周歲未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流動兒童比例竟然高達46.

9%;因為要跟隨家庭四處遷移、居無定所,大部分流動兒童都有輟學經歷,超齡入學現象變得比較普遍,9周歲孩子還只是上小學

一、二年級的有近20%,13周歲還在就讀的佔相應年齡流動兒童的31%,14周歲還在就讀的佔10%;「童工」問題在流動兒童中表現也較為突出,在失學的流動兒童中,12~14周歲的有60%的人已有工作經歷。

2「兩為主」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實踐調查表明,當前農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存在著種種障礙,這充分表明「兩為主」政策本身和政策在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文章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①從城市中公辦學校的角度從城市中的公立學校角度進行分析,農民工子女進入城市公立學校存在很多障礙。一方面,很多城市公辦學校難以承擔主體角色。半數城市流動人口大多聚集在城市鄉村結合部,就近的公辦學校常常處於飽和狀態,班級人數已經處於飽和.

另一方面, 農民工子女入住公辦學校往往費用較高。除了農民工本身屬於收入低群體外,其子女就讀所需贊助費和借讀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民工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另外,農民工子女的多數進入公立學校存在著困難。

學生上學交通不便,與居住地距離較遠,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脫節,學校與家庭聯絡不便,造成學生往往脫離父母關心和監護問題非常突出,往返學校途中學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脅;學習成績較差造成的心理自卑因素和頻繁轉移居住環境問題也嚴重影響學習。

②從農民工子弟學校和流出地**的角度從農民工子弟學校、流出地**的角度分析,與「兩個為主」相對應的農民工打工子弟以及流出地**學校的「兩個為輔」輔助作用並未發揮出來實質的作用。發育不完善是民辦農民工子弟學校在多數城市中的狀態。每個公民都有平等享有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但農民工子女卻受到進入公辦學校接受教育的阻礙,在城市中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就是其最低標準的選擇。

但現實情況卻有兩個方面的矛盾:其一,農民工子弟學校在每個城市都有一定數量,但**的一種「無作為」,促使大多數子弟學校舉辦者持消極對待態度,導致學校數年來仍然處於較低水平的辦學狀態,如硬體設施變化不大,教師流動性強,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另一方面,**大眾和社會對民辦農民工子弟學校辦學水平的日益關注,促使各地主管部門都採取了突擊式的審查,有的地方還強行關閉了不達標的一批民辦學校。

在現實中,大多數民辦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會遇到多種障礙,由於其身份正當化、合法化問題難以得到解決,導致其在現實情況中成為標準化學校有一定困難。顯而易見,民辦農民工子弟學校在城市中之所以至今還能夠頑強生存,其存在的立足點在於:收費低廉,入學門檻低。

並沒有減輕公立學校的壓力,也沒有真正地為農民工子弟提供平等有質量的義務教育機會,起到輔助作用。「兩為主」政策並沒有就流出地**的輔助責任作出明確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流出地教育者的責任,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流出地」管理、財政、師資力量等各方面的壓力,所以絕大多數「流出地」**在農民工子女入學的問題上基本沒有作為,其處於一種無作為狀態,完全沒有發揮「兩個輔助」的積極作用。

③從「流入地**」的角度從「流入地**」角度進行分析,各級單位對政策落實不到位, **處理這一現象比較保守,部分地區將「有限接納」這一政策作為地方主導政策。由於近年來各地農民工流動人口數量日益增長,因此在「兩為主」政策的實施,「流入地」所要支付的財力較多,而且出現了落實政策越好,農民工子女入學越擁擠這一現象,直接導致當地財政壓力過大、當地教育資源的緊張。在這種現實下,大多數的大中型城市對農民工子女採取了「有限接納」的推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讓農民工理性進城,這樣會有利於教育資源的分配,有利於城市社會的安定發展。

所以,在落實「以流入地**為主」這一政策中仍然瀰漫著地方保護主義色彩,「有限接納」已成為各地**的主導性政策,「流入地為主」政策為主落實的不夠完善,又或者是其在落實過程中大打了折扣,沒能達到預定標準。

3完善「兩為主」政策的建議

①要明確劃分和規定各級**的責任各地**在引導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主要作用是:首先,要明確****和地方**的職責關係,強調****財政主體責任。其次,**在農民工義務教育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這是由義務教育的公共性所決定的。

再次,在「流出地」**與「流入地」**的關係處理上,要積極開展和提高二者間的資訊溝通與協作能力,使「兩為主」政策的落實更加完善。根據「兩為主」政策,「流入地」**應主要承擔「流出地」農民工子女接受再教育的責任,然而,流出地也應該向流入地提供入學兒童的詳細資訊,便於政策的出台。

②提倡混合編班,保證教育質量農民工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後與城市學生混合編班,提倡農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學後的混合編班原則,從而保證教育水平的穩步提高。單獨編班並不能以農民工子女與城市學生在經濟生活及觀念上存在的差距為理由。農民工子女由於進城後生活方式的改變,存在學習和心理上的問題,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才更需要老師和同學給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更好的讓農民工子女快速地融入新的集體。

提倡學校隨機混合編班,使城鄉子女積極融合,使農民工子女積極參與城市學校的日常學習生活,可以更好地讓他們相互融合、相互交流,使農民工子女能盡快地融入城市社會之中。

③教育的財政供給機制在農民工子弟學校要給予保證教育財政政策是教育政策的核心,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政策的落實需要財政政策和相關財力保障。流入地**應是主要的財政供給者。但是,**和省級更應該承擔起財政政策支援的責任。

相反,**和省級**應充分發揮巨集觀調控作用,合理分擔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的成本,從而保障各個學校的正常財政供給。此外,在明確農民工子女教育經費責任這一問題上,****應加大教育經費的供給力度,以「流入地」農民工子女的數量做為參考依據,設立農民工隨遷子女專項教育資金,提供經費支援,從而分擔「流入地」**的財政壓力,這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應在下一步的政策中有明確規定。

④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扶持農民工子弟學校公辦學校在學校義務教育中佔主導地位,但是**並不排斥其他社會資助力量,尤其是社會對農民工子女教育的投資。據目前調查表明,民工隨遷子女教育的任務大部分由農民工子弟學校承擔,在相當程度上緩解了公辦學校及**財政的壓力,因此要重視農民工子弟學校對教育的貢獻狀況。同時,農民工子弟學校的發展應該在**的鼓勵和支援下發展,用來應對農民工子女的入學難問題。

此外,**應在政策中明確規定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享有接受免費義務教育的權利,**也應對農民工子弟學校的辦學行為應進行明文規定,提公升其教學水平,給予其合法地位,完善其辦學條件。但這種明文規定不是單純地取消其辦學資格,而是根據公辦學校的最低標準,對農民工子弟學校的辦學資質提出明確的要求。教育部門應對農民工子弟學校的辦學盈利最大化行為進行規範,對其價值取向進行道德性和法律性的雙重規範,使其明確經濟實體並不是盈利為主要目的,而且要明確其在教育過程中的責任體制,明確在辦學過程中利益與責任兼顧,把農民工子女教育從體制外納入到體制內,從而為更好地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兩為主」「兩為主」政策分析

城市農民工子女教育的社會學緯度探析

內容摘要 伴隨進城農民工的增多,農民工子女也已構成了乙個龐大的特殊群體,在我國傳統的二元結構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教育體制滯後 農民工在城市沒有被容納的大社會背景下,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現狀令人堪憂 因此用社會學的緯度來分析這一現狀 並提出相應的解決途徑,是城市農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關鍵詞 農民工子...

蝸居城市的農民工

實踐題目 蝸居城市的農民工實踐時間 2010年4月至5月 實踐目的 農民工這一群體的出現歸根究底是因為日益加大的貧富差距,這種兩極分化致使廣大農民不得不外出打工來養家餬口。而這一內容正是我們課程中重點學習的部分。我們想通過這次的實踐,更加全面的了解農民工的現狀,從而清楚的認識我們國家制度存在的問題,...

關於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調查問卷

親愛的小朋友 你好!這是乙份關於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與問題的調查問卷。你的意見相當寶貴,本問卷不記名,僅用於調查研究使用,回答無對錯之分,請如實填寫,我們將對問卷資訊嚴格保密,請放心填寫。請直接勾選你所選擇的相應選項。如遇 請直接填答。謝謝合作!河北大學在校生 年 月1 你的性別 a 男 b 女 2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