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學

2023-01-08 09:24:04 字數 3417 閱讀 7633

期末作業考核

滿分100分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20分)

1.第二性徵:第二特徵指進入青春期以後,在第一性徵或性激素的影響下出現的男女身體形態的性別差異和性別特徵。

2.焦慮:焦慮是一種複雜的綜合性的負性情緒,是當個體預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將要來臨,而又感到對此無法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預防和解決時,心理上產生的緊張的期待情緒

3.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圍關係的一種意識。它是人的意識的最高形式,是人區別動物的本質特徵之一

4.性別角色:是指社會大眾視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為或態度,或符合大眾願望與理想的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為與態度。

5.他律:指兒童的道德判斷只注意行為的客觀效果,不關心主觀動機,是受自身以外的價值標準所支配的。

二、判斷改錯(每題6分,共30分)

1.按照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青少年應該處於後習俗道德水平。

對2.青少年的心理活動具有某種含蓄、內隱的特點指的是矛盾動盪性。

錯,改為:矛盾的閉鎖性

3.俗語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所以青少年的氣質一旦形成就不會發生改變。

錯,將「就不會發生改變」改為「不是絕對不變的,受環境、個人主觀因素、年齡等因素和性格等條件影響」

4.性教育就是性知識教育。

錯,將「就是知識教育」改為「不僅是知識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

5.青少年階段性別角色發展的中心任務是獲得性別角色同一性。

錯,將「性別角色同一性」改為「對性別角色的認同」

三、簡答題(每題6分,共30分)

1.簡述縱向研究的優缺點。

是指對同樣的個體在不同的階段進行追蹤研究的方法。它通過對同樣的被試的重複測查,可以得到心理現象在時間上的發展情況,也可以把握被試個體在經歷各種獨特的生活事件或歷史事件時心理的變化情況,有助於了解心理變化發展的可能原因。其優點在於它可以對群體和個體發展提供更準確的資料,因為所有的被試都有相近的生活體驗。

然而進行這種研究是比較有難度的。一方面,由於時間較長,被試可能因各種原因而出現中途退出或丟失的現象。另一方面,主試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以及資金,耗時耗力。

另外,在取樣的代表性問題上這種方法也需要注意,並且需要注意在不斷的重複測查中保持測驗人員、測量工具和程式的一致。方法本身由於沒有不同歷史經歷下的比較,較之橫向研究,其結果的適用範圍也就相應地減少了

2.簡述青少年注意發展的特點。

青少年的注意水平已經由童年期的無意注意佔優勢過渡到有意注意佔優勢,其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廣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轉移等心理品質,都已經形成了自身的特點:

(1)注意的過程日趨穩定;(2)注意的廣度日益增大; (3)注意的分配趨於協調;(4)注意的轉移日漸靈活。

體預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將要來臨,而又感到對此無法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預防和解決時,心理上產生的緊張的期待情緒。

3.青少年情緒活動有哪些特點?

(1)青少年情緒活動的矛盾性

①暴怒性與溫和性

②可變性與固執性

③豐富性與孤獨性

(2)青少年情緒活動的迅速性

(3)青少年情緒活動的外顯性

4.簡答青少年對權威認知的特點。

答: 權威是由於人們之間的社會權力不同和對有更大社會權力的人服從的要求所導致的一種社會關係。美國心理學家達蒙用橫向法及縱向法,來研究兒童對權威認知的發展情況,將兒童權威認知的發展分為前後相繼的六個水平或階段。

對**權威的認識從絕對化向相對化和具體化過渡,這是青少年權威認知的特點。

5.簡述社會支援的**有哪些種類。

答:1.家庭支援系統:包括父母、兄弟姐妹、長輩等。

2.同伴支援系統:包括同學、朋友等。

3.學校及社會支援系統:包括學校教師、心理輔導人員、學校及社會團體等。

總之,無論家庭還是社會,只要對個人的壓力困擾解決有幫助,就都可以產生積極的影響。

四、論述題(每題10分,共20分)

1.根據青少年與父母關係發展變化的特點,談一談如果你是一位青少年孩子的母親或父親,你會如何對待這些發展變化?

答:(1)青少年與父母關係的發展變化表現在:

與父母在心理上的斷乳:在情感上與父母不如以前親密了、在行為上開始反對父母對他們的干涉和控制、在思想上他們對父母的許多觀點都有要重新審視,而審視的結果往往與父母的觀點不一致,表現出在觀念上與父母的隔離。

親子衝突的出現:親子衝突從青少年早期到晚期是乙個減少的過程,很少有較為激烈的衝突,大多集中在一些小事上。具體體現在:

第一,社會生活和習俗;第二,責任感;第三,學校。青少年的學校成績、在學校的行為以及對學校的態度,都會引起父母注意;第四,家庭關係;第五,價值觀和道德。

(2)首先,應承認差異,相互溝通了解,正確看待對方。父母總是盼著孩子自己能夠長大,青少年表現出來的正是他長大的開始,作為家長對這種情況的出現要給予正確的反應,多加溝通,但又允許他保留自己心中的一塊綠洲,對於他們行為應以建議的方式提出,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觀念也要不斷更新,盡力去接受新生事物,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家庭中的兩代人間矛盾,許多是由於互不了解造成的。

只有兩代人互相意識到有差異,去了解這種差異,理解對方心態,才能減少偏見誤解,化解矛盾。其次,應尊重對方,理智地對待對方的態度和行為。青少年渴望參與到**的行列,要求獨立,受到尊重。

作為父母的應該重視他們的這些需要,不說不做損傷青少年孩子人格的話和事,家庭中的一些事情要主動地同他們平等商量、交流,主動聽聽他們的想法和意見,給他發言的機會,使他感到在家庭中有一定的地位和權利。父母越尊重青少年,青少年也就會以積極的態度回報父母。第三,角色換位,積極尋求共同點。

在雙方意見衝突,應能主動移入他人觀點,想象對方意見的合理性。例如,有的青少年孩子從自己的學習狀況考慮,估計考不上大學,而選擇去職業學校。做父母可能會生氣、訓斥他說:

「沒出息」。但若父母能做個心理換位和角色換位,想想如果自己若處於孩子的位置也許會有和他同樣的想法。這時,就會與青少年一起分析具體情況,幫助他選擇自身發展的道路。

同時,父母與青少年也要相互交流。不同的意見中,如果有折中、融合的可能,那麼,盡可能求大同、存小異。

2.試述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及其在教學實踐中的作用。

答:道德判斷的發展依照由低到高的層次發展,其層次不能紊亂或倒置。

(1)前習俗水平:包括兩個階段:

①服從與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

②相對於功利的道德定向階段

(2)習俗水平

③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階段

④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

(3)後習俗水平

⑤社會契約得到的定向階段

⑥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

對教學的影響:

(1)道德認識的發展具有階段性,因此,道德認識的培養就應該根據各階段道德判斷發展的特徵加以實施,同時,每一階段的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都應在本階段完成,不能依靠後期的補救,因為後期的補救往往困難的多。

(2)道德認識或品德的發展,是隨著道德評價能力的提高而發展的,因此,為了形成道德認識,可以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一定的道德兩難問題,與學生一起討論,從而發展他們的道德判斷能力,促進品德的形成。

《青少年心理學》讀書心得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對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關係著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長。作為學校 社會 家長,不能僅僅重視文化專業知識的教育,還要讓孩子們具備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從改進教育方法上來關心 愛護和尊重他們。所以我閱讀了 青少年心理學.這本書,讀完後的心得體會與大家暢談一下 一 對青少年...

青少年心理學已做已上傳

答 1 青少年與父母關係的發展變化表現在 與父母在心理上的斷乳 在情感上與父母不如以前親密了 在行為上開始反對父母對他們的干涉和控制 在思想上他們對父母的許多觀點都有要重新審視,而審視的結果往往與父母的觀點不一致,表現出在觀念上與父母的隔離。親子衝突的出現 親子衝突從青少年早期到晚期是乙個減少的過程...

學心理學 用心理學

作者 李浪青 都市家教 上半月 2014年第03期 摘要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模式的廣泛開展,學校的管理制度也進行了相應調整。管理過程再不是僅僅遵照傳統循規蹈矩的模式和手段而執行,更多的是順應校園管理 以人為本 的發展趨勢,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管理和教學。本文就 學心理學 用心理學 的教學態度來闡述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