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公司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2023-01-06 12:51:04 字數 955 閱讀 2373

1、目的

為了充分識別與評價公司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制定風險控制措施,並在出現新問題時能及時更新控制,實現安全管理關口前移,達到事前預防、消減危害、控制風險的目的,特制訂本程式。

2 、適用範圍

本程式適用於本公司進行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

3、職責與分工

主管部門:安全部。負責公司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組織並監督檢查各相關部門、單位的具體實施。

相關部門:生產部;負責組織實施本系統內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

各部門、車間。負責本單位的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

4 、內容與要求

4.1 、術語

4.1.1 、危害:可能造**員傷害、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

4.1.2、風險:特定危險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後果的結合。

4.2 、公司組織以總經理為組長、各級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各職能部門和生產車間主要負責人和從業人員代表為組員的風險評價領導小組,負責全公司範圍的風險評價及控制工作。

4.3 、危害辨識、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的範圍包括公司進行的所有常規和非常規活動、所有進入作業場所人員的活動和作業場所內的所有裝置設施。危害辨識和風險控制應為確定裝置要求、明確培訓需求、建立執行控制和對所需控制活動的監測提供資訊,以保證實施的有效性和及時性。

4.4 、辨識危害時,應充分考慮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和七種危害。

4.4.1、三種狀態:

包括正常、異常和緊急狀態。連續生產過程,屬正常狀態。生產的開始和臨近結束時,危害與正常狀態有較大的不同,屬異常狀態。

緊急狀態則是火災、大風、暴雨、風暴等情況,對可預見的緊急狀態,應有相應的計畫、措施,以保證其影響最小化。

4.4.2 、三種時態:

過去、現在、將來,辨識危險時應在對現有的危害進行充分考慮的同時,也要看到以往遺留的風險以及策劃中的活動可能帶來的風險,應在盡可能全面地考慮生活活動的各個方面使風險得到控制。

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1 目的 為了充分識別與評價公司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制定風險控制措施,並在出現新問題時能及時更新控制,實現安全管理關口前移,達到事前預防 消減危害 控制風險的目的,特制訂本程式。2 適用範圍 本程式適用於本公司進行危害辨識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3 職責與分工 主管部門 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負責組...

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檔案編號 ym zy sc 086 版本 a 1 費縣銀光鎂業 批准人 劉夫真批准發布日期 2011年06月24日 編號 ym zy sc 086 1 目的 識別及評價公司範圍內的職業健康安全危險 危害因素,確定重大危險源,從而進行有效控制。2 適用範圍 本程式適用於公司範圍內危險源辨識 風險評價和...

安全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1.目的 為了提高公司整體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公司的安全風險和各類安全隱患,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通過安全風險識別的方法,有效地評價出工廠的各類安全風險,特制定本程式。2.適用範圍 本程式適用於工廠範圍內的所有活動 產品或服務產生的一切安全風險識別與評價。3.名詞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