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2021-06-06 12:05:23 字數 3750 閱讀 5450

1 目的

為了充分識別與評價公司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制定風險控制措施,並在出現新問題時能及時更新控制,實現安全管理關口前移,達到事前預防、消減危害、控制風險的目的,特制訂本程式。

2 適用範圍

本程式適用於本公司進行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

3 職責與分工

主管部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公司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組織並監督檢查各相關部門的具體實施。

相關部門:生技部負責實施公司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

各部門負責本部門的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

4 內容與要求

4.1 術語

4.1.1 危害:可能造**員傷害、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

4.1.2 風險:特定危險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後果的結合。

4.2 公司組織以生產副總經理為組長、安全管理人員、各部門和生產車間主要負責人和從業人員代表為組員的風險評價領導小組,負責全公司範圍的風險評價及控制工作。

4.3 危害辨識、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的範圍包括公司進行的所有常規和非常規活動、所有進入作業場所人員的活動和作業場所內的所有裝置設施。危害辨識和風險控制應為確定裝置要求、明確培訓需求、建立執行控制和對所需控制活動的監測提供資訊,以保證實施的有效性和及時性。

4.4 辨識危害時,應充分考慮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和七種危害。

4.4.1 三種狀態:包括正常、異常和緊急狀態。

連續生產過程,屬正常狀態。

生產的開始和臨近結束時,危害與正常狀態有較大的不同,屬異常狀態。

緊急狀態則是火災、大風、暴雨、風暴等情況,對可預見的緊急狀態,應有相應的計畫、措施,以保證其影響最小化。

4.4.2 三種時態:

過去、現在、將來,辨識危險時應在對現有的危害進行充分考慮的同時,也要看到以往遺留的風險以及策劃中的活動可能帶來的風險,應在盡可能全面地考慮生活活動的各個方面使風險得到控制。

4.4.3 七種危害型別:機械能、電能、熱能、化學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機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4.5 危害辨識應依據本單位區域範圍、生產性質和時限進行確定,以保證該方法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危害辨識應從基層做起,各部門也應對自己的管理活動中存在的危害進行辨識。

危害辨識一般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

4.5.1 詢問、交談

由對某項工作具有一定經驗的人組成小組(一般3-5人),分析某項工作中存在的危害,可初步分析出該項工作存在的所有危害。

4.5.2 現場勘察和工作經驗判斷

由具有一定安全技術知識和掌握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要求的人組成小組(一般2-3人),進行現場勘察。通過對現場環境或工作經驗判斷,發現存在的危害。

4.5.3 查閱有關記錄

通過查閱事故、事件、職業病記錄,從中發現存在的危害。

4.5.4 獲取外部資訊

從同行業或類似行業、文獻資料、聘請專家諮詢等方面獲取有關危害資訊,包括採購方及其他相關方的要求,加以分析研究從中辨識存在的危害。

4.5.5 工作任務分析

通過分析員工工作任務中所涉及的危害,辨識有關的危害。

4.5.6 安全檢查表

執行已編制好的安全檢查表,進行系統的安全檢查,從而辨識出存在的危害。

4.5.7 其他適應的辨識方法。

4.5.8 下列四種危害,應定為本單位風險評價級別較高的危害

a)曾發生過事故,至今無合理控制措施的;

b)直接觀察到可能導致風險的錯誤,且無適當控制措施的;

c)不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法規、標準的;

d)相關方依據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或涉及公司所做承諾提出的合理抱怨。

4.5.9 風險評價的方式可分為定性評價和半定量評價兩種。定性評價一般適用於可以比較直觀得出結論的風險評價。

4.6 風險評價實施

4.6.1 各部門統一組織部門負責人、班組長、生產骨幹進行本部門危害辨識,風險評價。

4.6.2 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彙總各部門的危害辨識,統一組織風險評價小組進行公司的風險評價,編制重大危險源清單。

4.6.3 風險評價的結果應形成檔案,作為建立和保持安全質量標準化體系中各項決策的基礎,並為持續改進本單位的安全標準化管理績效提供衡量基準。

在確定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目標、管理方案時,應充分考慮風險評價的結果。

4.6.4 在風險評價中評價為ⅱ級以上級別的風險應確定為重大危險源。

4.7 風險控制

4.7.1 公司對識別出的危害,按照其風險等級,進行風險控制策劃並進行分級控制。

風險控制包括消除、限制、處理、轉移風險、個體防護等,可通過制定管理方案、強化執行控制、制定應急預案等方法實現。

4.7.2 對辨識、評價出的風險,由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織進行控制策劃,制定風險控制計畫。

所制訂的風險控制計畫應有助於保護環境、員工的安全健康,並與公司的執行經驗和所採取風險控制計畫的能力相適應。

4.7.3 各部門應對風險控制計畫的落實情況及控制效果進行監測,每半年對風險控制計畫的有效性進行一次評價,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風險控制計畫。

4.8 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動態管理

4.8.1 公司根據生產變化、國家法律法規發布、變更等情況,針對變更的因素進行危害辨識、風險評價,重新發布或更新風險清單,並進行風險控制策劃。

4.8.2 對新增專案,如新增裝置、庫房、廠房、道路、新使用的生產工藝和工器具等,應進行危害辨識、風險評價,更新風險清單並進行風險控制策劃。

4.8.3 對已消除的危害,及時從風險清單中撤消。

4.8.4 將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資訊定期進行評審。

4.8.5 公司應將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資訊提供有關部門作為人員培訓、執行管理、裝置管理、進行所需的監視活動等的內容。

5 相關記錄

《危險源識別評價表》

《安全檢查表》

《重大危險源清單》

《風險評估報告》

《會議記錄》

編制/日期: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審核/日期批准/日期:

附錄1:

lec風險評價法

風險評價就是要評價危害的的嚴重度,也就是確定危險因素一旦被觸發,可能引起損傷的程度。按評價結果型別可將風險評價分為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兩種。

我們結合企業的實際,採用半定量的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c評價法)。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用與系統風險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之積來評價操作人員**風險的大小,這三種因素是: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人員暴露於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c(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

但是,要取得這三種因素的準確資料,卻是相當繁瑣的過程。首先給三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個分值的乘積d來評價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即:d=lec。

通過綜合評價危害發生的可能性、人員暴露於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和事故發生的後果嚴重度來表示風險大小。評價標準見表1。

表1 lec風險評價表

lec風險評價分值法是一種評價風險等級的簡單有效的方法,根據所評價的風險分值可以將風險進行分級。風險分值d在20分以下為低危險性,這樣的危險比日常生活中騎自行車去上班還要安全些,表達為稍有危險,可以接受,定為e級;如果70>d>20定為一般危險,需要注意或要有措施,定為d級;如果160>d>69顯著危險,需及時整改,定為c級;如果320>d>159定為高度危險,需立即整改,定為b級;d>320定為極其危險,不能繼續作業。

值得注意的是危險性等級的劃分是憑經驗判斷,難免帶有侷限性,不能認為是普遍適用的,應用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予以糾正。按危險性分值劃分危險等級的標準如表2。

表2 lec危險分值等級表

附錄2:

ⅰ 發生事故的可能性(l值的確定)

ⅱ 暴露於風險狀態的頻繁程度(e值的確定)

ⅲ 發生事故產生的後果(c值的確定)

ⅳ 風險等級劃分表

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檔案編號 ym zy sc 086 版本 a 1 費縣銀光鎂業 批准人 劉夫真批准發布日期 2011年06月24日 編號 ym zy sc 086 1 目的 識別及評價公司範圍內的職業健康安全危險 危害因素,確定重大危險源,從而進行有效控制。2 適用範圍 本程式適用於公司範圍內危險源辨識 風險評價和...

安全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1.目的 為了提高公司整體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公司的安全風險和各類安全隱患,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通過安全風險識別的方法,有效地評價出工廠的各類安全風險,特制定本程式。2.適用範圍 本程式適用於工廠範圍內的所有活動 產品或服務產生的一切安全風險識別與評價。3.名詞解釋 ...

風險控制程式

檔案編號版號 修訂號 a 0頁碼1 4 風險控制程式 1.目的 xy qp 29 建立和保持乙個系統,以記錄本公司的產品有關的危害,估計和評價的風險 控制這些風險並監視上述控制的有效性。2.範圍 適用於本公司生產所有產品。3.職責 3.1負責執行風險分析,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並形成 風險分析報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