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複習

2023-01-02 15:09:07 字數 4658 閱讀 7979

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系統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施加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的影響,以使教育者發生預期變化的活動。

教育目的: 是指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社會個體的質量規格的總的設想或規定。

素質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規律的教育措施,對新一代素質按照現代化需要開發、完善、提高和再創造的過程。

課程:就是課堂教學、課外學習以及自學活動的內容綱要和目標體系,是教學和學生各種學習活動的總體規劃及其程序。

隱性課程:又稱「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隱蔽課程」 與顯性課程相對,是指學校通過教育環境(物質的、文化的和社會關係結構的)有意或無意的傳遞給學生的非公開性的教育影響。

顯性課程:也稱「正式課程」「公開課程」 。是指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而正式列入學校教學計畫的各門學科,以及有目的、有組織的課外活動。

學科課程:它是根據學校教育目標、教學規律和一定年齡階段學生的發展水平,分別從各門學科中選擇部分內容,組成各種不同的學科,彼此分立的安排她們的教學順序、教學時數和年限。

活動課程:是相當於系統的學科知識而言,側重於學生直接經驗的一種課程形式。

課程要素: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人們為促進學生的發展而選擇的構成課程所必需的要素經驗。

必修課:所有學生必須修習的課程。

選修課:為了適應學生興趣愛好和勞動就業的需要而開設的、可供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選擇修習的課程。

教科書:又稱課本,是根據教學大綱編寫的教學用書。

教學計畫: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層次和型別學校的培養目標,由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學校教學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檔案。

教學大綱:根據教學計畫,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檔案。

教學設計:是研究教學系統、教學過程和制定教學計畫的系統方法。

課堂教學:教師引導學生按照明確的目的、循序漸進地以掌握教材為主的一種教育活動。

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辦法。

道德意志:在自覺執行道德義務的過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時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

道德行為:道德行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識的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對待他人和社會的有道德意義的活動。

道德情感:伴隨道德認識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即人在心理上產生的對某種道德義務的愛慕或憎恨等。如自尊感、榮辱感。

校風:乙個學校社會氣氛,也是校內大多數人的一種習慣勢力。

發現法: 發現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通過獨立的探索,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的方法。

道德認識:是指對道德行為為準則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則、信念與觀點的形成以及運用這些觀點去分析道德情境,對人、對事做出是非善惡的道德判斷。

教學的組織形式:是指為了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

教學的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情景: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關係等因素構成的某種具體的教育境地。

在集體中教育原則: 是指德育要注意依靠學生集體,通過集體進行教育,以便充分發揮學生集體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個體社會化:是指個體適應社會的要求,在與社會的互動作用過程中,通過學習與內化社會文化而勝任社會所期待、承擔的角色,並相應地發展自己的個性的過程。

教師的"教員"角色教師的最主要角色:這是教師最突出的角色專業性而處在核心的地位.其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為宗旨,對學生進行授業、傳道解惑和評定學業。

道爾頓制:教師不在上課向學生系統講授教材,而只為學生分別指定自學參考書、布置作業,由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有疑難時才請教師輔導,學生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任務後向教師匯報學習情況和接受考查。

試述教育與社會文化的關係?

答:(一)社會文化對教育的作用:(1)文化的發展提高了人們對教育的需求; (2)促進了學校與社會聯絡; (3)文化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人們的身心各方面發展;

(二)教育對社會文化的作用:(1)教育是文化延續和更新必不可少的手段;(2)對文化的普及;(3)具有交流、整合不同型別文化的作用;

試述在師生關係中,如何建立民主型的師生關係?

答:(一)師生關係的表現:(1)師生之間的工作關係;(2)師生之間的人際關係)(3)師生之間的組織關係;(4)師生之間的心理關係;(5)師生之間的非正式關係;

(二)要建立民主型的師生關係,需要:(1)在師生相互態度上,教師對學生嚴格要求,熱情,和藹,公正,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學生尊敬教師,接受指導,主動自覺進行學習;(2)師生感情關係上,需要情緒熱烈,和諧,課堂氣氛活躍;(3)師生在課堂合作狀態上, 師生之間呈現出積極的雙向的交流,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問題,各抒己見,教師認真引導;(4)效果:教學效果良好。

試述教學過程的規律。

答:(一)教學認識過程簡約性的規律

(二)教與學相互依存的規律

(三)教學與發展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規律 (1)、教學受制於學生的發展水平 (2) 、教學與發展可以相互促進: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

(四)教學要素的整體性規律

論述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的基本要求

答:(1)學習方法指導要有整體觀;教學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學習活動方法指導必須在整體改革思想指導下,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學習方法指導同教師的教密切相關,同時還離不開教學其他因素的改革。

(2)把學習方法指導的研究與研究學生結合起來; 學習方法指導,同每個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況、學習意志以及個性特徵都有密切的關係,要研究每個學生的特點,把學習方法指導同學生整個情況研究結合起來,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3)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 學終究是學生自己學,教師教好,家長監督以及其他學習條件的 ,都只是一些外在因素,要使學生由要過學轉變為我要學,通過明確學習目的,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積極情緒等方式進行引導。

(4)學習方法指導,必須著眼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學習方法指導是促進學生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必要措施,使學生具備順利完成一定學習活動所必備的心理特徵和本領。

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景,如何綜合應用各項教學原則.

答:(一)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絡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動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

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能力、起趣、品德的實際;聯絡科學知識在生產建設和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實際;聯絡當代最新成就的實際。

(二)科學性與思想性結合的原則。教學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授予學生以科學知識,並結合教學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品德和正確的人生觀、科學世界觀教育

(三)直觀性原則。教學中要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知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方式 :

實物直觀、模擬直觀、語言直觀

(四)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

(五)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學要按照科學的邏輯系統和學生的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系統性原則)

(六)鞏固性原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知識技能的運用。

(七)啟發性原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體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動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總問題的能力。

(八)可接受原則。教學的內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是他們能夠接受的,便又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論述學習活動方式組織必須符合的要求

答:(一)反映學習活動的整體性

1、要保證學習活動的完整性與系統性;2、要使學習活動既有多樣性,又有綜合性;3、一般心理活動與學科心理活動的統一 ;4、學習活動的程式性與連續性的統一;

(二)學習活動總量的合理確定和分配

學習總量是學生所學習的一切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的總和。1、要保證不同年齡的學生必需的休息和娛樂時間;2、合理分配主幹活動與輔助活動的時間;3、合理設計各文化基礎學科的作業量;4、合理安排勞動量與體育運動量。勞動量是生產勞動給予人體的生理負擔量;運動量是把體育活動給予人體的生理負擔量。

(三)勞逸安排的節奏性

肌肉疲勞是由於有機體的新陳代謝失去平衡而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的抑制現象。休息:靜止性休息與活動性休息。

安排:腦力活動與體力活動交替進行;文理各科、動靜科目的交替安排;上課時間的安排。

論述知識學習的過程。

答:(1)選擇階段:是知覺選擇的過程,學生對教師講授的教材內容,引起注意,有意識有選擇的進行感知,這個階段是知識學習的定向階段,關鍵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 獲得的知識屬於感性知識,對教材的意義尚未真正理解

(2)領會階段:是在知覺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領會和理解。所謂領會,是指明白、知曉知識的意義及結構關係。

在此過程中,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體驗去解釋新的知識,並且將新知識納入舊的認知結構中,所謂理解,指揭露事物本質和規律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將個別事物和現象類化,概括為普遍的原理;或將一般原理具體化,用一般規律解釋個別事物和現象。

(3)保持階段:在理解、領會之後,知識的學習就進入記憶儲存的階段。對所學知識必須通過記憶才能在頭腦中保持住。

(4)應用階段:學生學習知識,目的在於應用。應用知識既是對學生領會和保持知識的經驗和反饋的手段,也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進一步深化的環節,同時還是促進學生知識遷移的主要途徑。

簡述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協調一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答:(1)有利於實現整個教育在時空上的緊密銜接;(2)有利於保證整個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3)有利於實現各種教育間的互補作用,從而加強整體教育的有效性。

教育學複習

名詞解釋 教育 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發生的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教育目的 是指教育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反映對教育在人的培養規格標準 努力方向和社會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狹義的教育目的是特指一定社會 國家或地區 為所屬各級各類教育人才培養所確定的總體要求。課程 就是指學校為實現教育目標而...

教育學複習

2 心理起源說 代表人物 孟祿 基本觀點 人類具有模仿的心理機制,這是教育活動起源的根本原因,教育起源於兒童對 的無意識模仿。3 勞動起源說 代表人物 前蘇聯的公尺丁斯基 凱洛夫。觀點 教育起源於勞動,起源於勞動過程中社會生產需要和人的發展需要的辯證統一。教育是有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人...

教育學複習

顯性課程也叫顯在課程 正規課程 官方課程,指的是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而正式列入學校教學計畫的各門學科以及有目的 有組織的課外活動。與隱性課程相對。隱性課程 一詞是由我國出版的 教育大辭典 對其下的定義是 學校政策及課程計畫中未明確規定的 非正式和無意識的學校學習經驗,與 顯性課程 相對。教育目的 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