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複習

2023-01-08 12:24:04 字數 6467 閱讀 4923

1、教育的本質屬性

1.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是教育區別其他社會現象的本質屬性。

2、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學習者和教育影響

3、教育學的標誌性著作和創立標誌

1.教育史一般認為,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是近代每一本系統的教育學著作,是教育學形成獨立學科的標誌。誇美紐斯對世界教育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被譽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2.教育學的創立做出最衙要貢獻的是赫爾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稱為「現代教育學之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的赫爾巴特是近代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他的《普通教育學》被公認為是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

4、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係

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性質

(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受教育的權利

2.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能動作用

(1)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作用

(2)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不起決定作用

5、教育與生產力的關係

1.生產力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生產力制約著教育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

(2)生產力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3)生產力制約著課程的設定和課程的內容

(4)生產力制約著教學的方法和手段

2.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1)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手段

(3)教育是生產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的手段

(4)教育是提高生產管理水平的手段

6、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1.教育與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本身的歷史繼承性

7、個體發展的動因主要有內**和外鑠論兩大流派

1.內**者認為個體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於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機體成熟機制決定的

2.外鑠論的基本觀點是個體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8、影響個體發展的四個因素

1.影響個體發展的因素主要有遺傳、環境、主觀能動性和教育四方面

9、教育對個體發展起主導作用

1.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的對人們施加影響的社會活動

2.學校教育是在受過專門訓練和有經驗的教師指導下進行的

3.教育能夠根據科學的要求,協調影響人的發展的諸因素,使遺傳素質和環境的影響向有利於受教育者得的方向健康發展;同時,可獎學校、社會、家庭的影響有效組織起來,形成合力,其同對受教育者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10、教育必須適應個體發展的規律的具體表現

1.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和階段性,要求教育循序漸進

2.個體發展的差導性和水均衡性,要求教育因材施教

3.個體發展的穩定性和可變性,要求教育有針對性

11、什麼是教育方針

1.教育方針的是黨和國家對教育工作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所提出的並以法令形式確定下業的,為實現教育目的而規定的指導思想和行為綱領,也是指導教育工作的總方向和總目標

12、什麼是教育目的

1.教育方針的核心——教育目的

2.狹義的教育目的是指國家對培養什麼人才的總的要求,是培養人才的質量和規格。

13、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1.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義務教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4、素質教育的本質、特點

1.素質教育的本質

(1)素質教育是一種全面發展的教育

(2)素質教育是促進全體學生發展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一種發展學生主體性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一種教師主體間的合作性教育

2.素質教育的特點

(1)主體性與成功性

(2)基礎性與發展性

(3)全面性與個別性

(4)全體性與個體性

(5)互動性與層次性

(6)內化性與外化性

(7)理準線性與實踐性

15、教師的作用

1.教師是人類文明成果的傳播者

2.教師是年輕一代必靈的塑造者

3.教師是美的感受者、體現者和創造者

4.教師通過培養人才促進社會的發展

16、教師勞動的特點

1.教師勞動具有獨特的創造性

2.教師勞動具有很強的示範性

3.教師勞動在時間上的長期性

4.教師勞動的個體性和勞動成果的集體性

17、教師的素養

1.教師的文化知識素養

(1)教師應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

(2)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文化修養

(3)教師應有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

2.教師的能力素養

(1)了解和教育學生的能力

(2)語言表達能力

(3)教師的教學能力

(4)組織、管理能力

(5)教育機智

(6)社交能力

(7)教育科研能力

3.教師的心理品質

(1)良好的注意持久力和分配力

(2)細緻而深刻的觀察力

(3)良好的記憶力

(4)敏捷性和邏輯性很強的思維能力

(5)創造性的想象力

(6)廣泛的興趣

(7)堅定的意志力

(8)豐富而又恰當的情緒、情感

18、師生關係的型別

1.師生關係分為三種型別:**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19、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

1.良好師生關係的特徵

(1)尊師愛生,配合密切

(2)民主平等,聯絡穩固

(3)教學相長,關係透明

(4)雙向反饋,互補互助

2.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基本要求

(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教育觀

(2)提高自我修養

(3)善於與學生溝通

20、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

1.在德育過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四個因素之間存在著複雜的矛盾和關係。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者和德育內容及德育方法、受教育者和德育內容及德育方法竺幾對矛盾和諸多關係。這些矛直和關係是德育過程的內部矛盾和關係。

在德育過程的諸多矛盾和關係中,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是德育過程中的主要矛盾。

21、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1.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2.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品德內部矛盾鬥爭的發展過程

3.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統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4.德育過程是乙個長期的、反覆的、逐步提高的過程

22、德育原則

1.社會主義方向性原則

2.從學生實際出發原則

3.知行統一原則

4.集本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

5.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原則

6.發揮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

7.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

8.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23、德育的方法

1.說理教育法

2.榜樣示範法

3.實際鍛鍊法

4.陶冶教育法

5.指導自我教育法

6.品德評價法

24、理性主義的課程理論與經驗主義的課程理論的區別(課程理念、課程設計、教學論)

1.理性主義的課程理論:

(1)課程理念——以知識為核心

(2)課程設計——以學科為中心

(3)教學論——以教師為中心、

2.經驗主義的課程理論:

(1)課程理念——以經驗為基礎

(2)課程設計——以兒童為中心

(3)教育論——以實踐活動為中心

25、什麼是課程標準

1.課程標準是規範中小學教育的法定檔案,是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評價學生學習結果的重要依據。

26、在新課程理念下應確立全新的教學觀:

1.教學就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二者統一的實質就是交往。

2.教科書是知識的載體,是用來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書,而是用教科書教。

3.「四因素」過程論

4.賦予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5.強調在實踐中學習,在控索發現中學習,在合作交往中學習,即進行研究性學習。

6.學習是學生從內部自主生成只結構和提諷喻生價值的過程。

7.活動是學習控究問題的學習的過程,是個性的,也是合作交往的;是認知和情感的,也是實踐可操作的。

27、教學過程的特點

1.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

(1)教學內容的創新性

(2)教學過程的教育性

(3)教學環境的潛隱性

(4)教學發展的高效性

(5)教學主體的發展性

2.教學是一種情知交融的認識活動

3.教學是一種有規可循的科學認識活動

4.教學是一種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實踐活動

5.教學是一種有限制性的藝術創造活動

28、教學原則體系

1.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的原則

(1)以符合科學要求的內容 、方法和組織形式進行教學

(2)根據學科的性質和特點,發氣教學內容的思想性

(3)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進行思想教育、人文教育

(4)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養,率先垂範,以身作則

2.理論聯絡實際原則

(1)重視系統理論只的教學,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

(2)根據教學的要求,適當組織學生參加矣要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運用知識於實際的能力

(3)根教學需要,編寫校本課程

3.直觀性原則

(1)進行直觀教學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2)要充分發揮教師語言的直觀作用,把語言講授與演示教學結合起來

(3)不要為直觀而直觀

(4)要充分發揮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

4.啟發性原則

(1)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其學習動機,重視其學習的主體地位

(2)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思維能力

(3)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使期由學會到會學,養成自學的本領和習慣

(4)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進行創造性的學習

(5)發揚教學民主,生動活潑地進行教學

5.循序漸進原則

(1)按照學科的科學體系進行教學

(2)按照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

(3)培養學生系統學習的良好習慣

6.鞏固性原則

(1)引導學生深刻地理解知識,為牢固地掌握知識創造條件

(2)組織好複習工作,減少遺忘的發生

(3)組織好各種形式的作業,使學到的知識在實踐運用中得到鞏固

7.因材施教原則

(1)深入了解學生實際,加強調查研究

(2)從大多數學生的水平出發,適當照顧學生的水平差異

(3)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提出不同要求,做到長善救失

8.發展性原則

(1)注重全面發展

(2)強調方法的訓練

(3)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29、什麼是教學組織形式

1.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了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的要求組合進來進行的結構。

30、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

31、什麼是班級授課制

1.班級授課制是將學生按年齡和知識程度竺劃分等級並編成有固定人數的教學班,以班為單位,由教師根據規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按課程表進行分科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

32、教學基本程式

1.教學基本程式是: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等。

33、上課的基本要求

1.目的明確

2.內容正確

3.方法恰當

4.組織嚴密

5.語言清晰

6.積極性高

34、什麼是教學策略

1.教學策略是為了達成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在對教學活動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的一系列執行過程。

35、課堂教學設計的注意事項

1.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是地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情感態度、價值觀與目標的實現

(2)注意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3)注意師生的交流

(4)注意教學活動的開放性

36、什麼是課堂教學評介

1.課堂教學評價是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以及對構成課堂教學過程各要素作用的分析和評價

37、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理念

1.促進學生發展

2.促進教師成長

3.以學論教

38、什麼是教學疾病

1.教學疾病是指教學系統在內外異常因素的作用之下,教學的形態結構和行為特徵發生異常變化,系統功能不能很好地得以發揮,以致產生不良影響與消極作用人體不正常狀態

39、班主任工作的職責

1.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教育學生努力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各種活動

4.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5.進行班級日常管理,處理偶發事件

40、班集本與班級

1.班級是學校把幾十個年齡和知識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學生編成的群體。新組成的班級不能夠稱為班集體,乙個健全的班集體,應當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共同的奮鬥目標,堅強的領導核心,公正集體**,自覺的紀律秩序,優良的我和傳統,使全班學生從組織到思想上成為團結友愛的統一體。

教育學複習

名詞解釋 教育 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發生的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教育目的 是指教育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反映對教育在人的培養規格標準 努力方向和社會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狹義的教育目的是特指一定社會 國家或地區 為所屬各級各類教育人才培養所確定的總體要求。課程 就是指學校為實現教育目標而...

教育學複習

2 心理起源說 代表人物 孟祿 基本觀點 人類具有模仿的心理機制,這是教育活動起源的根本原因,教育起源於兒童對 的無意識模仿。3 勞動起源說 代表人物 前蘇聯的公尺丁斯基 凱洛夫。觀點 教育起源於勞動,起源於勞動過程中社會生產需要和人的發展需要的辯證統一。教育是有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人...

教育學複習

顯性課程也叫顯在課程 正規課程 官方課程,指的是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而正式列入學校教學計畫的各門學科以及有目的 有組織的課外活動。與隱性課程相對。隱性課程 一詞是由我國出版的 教育大辭典 對其下的定義是 學校政策及課程計畫中未明確規定的 非正式和無意識的學校學習經驗,與 顯性課程 相對。教育目的 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