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消費與節儉

2023-01-02 09:54:04 字數 3414 閱讀 8116

【內容提要】

本文主要從消費與節儉的內涵,時代特徵等地方出發,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社會大環境下,談到了消費與節儉二者之間的辨證關係,這將有助於當下倡導的節儉消費觀立足於經濟和倫理的雙重維度,強調人們理性的生活態度,充分體現節儉與消費具有時代性。

【關鍵詞】 消費節儉時代性

【正文】

2023年,曼德維爾出版了一本書,書名叫做《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惡行,公共的利益》。他把人類社會比喻為乙個蜂巢:「這些昆蟲生活於斯,宛如人類,微縮地表演人類的一切行為。

」在「這個蜜蜂的國度」裡,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瘋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虛榮、偽善、欺詐、享樂、嫉妒、好色等惡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無遺。令人驚異的是,當每只蜜蜂在瘋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時,整個蜂巢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後來,**的蜜蜂突然覺悟了,向天神要求讓他們變得善良、正直、誠實起來。

「主神終於憤怒地發出誓言:使那個抱怨的蜂巢全無欺詐。神實現了誓言……」接著,在整個蜜蜂的王國中,一磅貶值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無人跡,不再有人訂貨,全國一片蕭條景象。

2023年,當《蜜蜂的寓言》出第三版時,英國乙個郡的地方法院還專門為此書立案,判定此書是「在擾亂社會秩序」,是一種「公害」。 英國一位學者克拉布·魯濱遜曾說,曼德維爾的《蜜蜂的寓言》是一部「用英國語言寫出的最**、最聰明的書」。儘管如此,這部書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響卻經久不衰。

它不僅影響了無數的普通學人,而且影響到休謨、亞當·斯密和哈耶克這些思想大師。《蜜蜂的寓言》核心是道出了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曼德維爾悖論:「私人惡德即公共利益。

」但從人是自私自利的這一基本認識出發,曼德維爾堅持認為美德與商業社會的動力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緊張矛盾。

在200多年之後,這個曾被宣判過為為「有礙公眾視聽的敗類作品」,這部當時聲名狼藉的作品卻啟發凱恩斯發動了一場經濟學上的「凱恩斯革命」,建立了現代巨集觀經濟學和總需求決定理論。總需求理論的提出在經濟學中被稱為一場「革命」(凱恩斯革命)。它改變了人們的傳統觀念。

例如,如何看待節儉。在傳統觀念中,節儉是一種美德。但根據總需求理論,節儉就是減少消費。

消費是總需求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消費減少就是總需求減少。總需求減少則使國民收入減少,經濟衰退。由此看來,對個人是美德的節儉,對社會卻是惡行。

只有增加有效需求,即居民增加消費、減少儲蓄,可以使得國民經濟恢復增長。

那麼美德如節儉,商業社會的動力如消費,這兩者之間真的存著不可調和的緊張矛盾嗎?我認為通過拉動經濟來鼓勵老百姓消費和勤儉節約並不矛盾。把消費與浪費混淆起來,把消費與奢侈腐化聯絡起來,甚至把鼓勵消費與提倡勤儉節約對立起來,使消費汙名化、標籤化,是與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相宜的模糊觀點和錯誤認識。

對這些消費觀上的認識誤區,我們過去缺乏透徹地辨析,致使消費觀難以轉向科學、消費方式難以轉向理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當前我國拉動內需方針的貫徹,影響了市場活力和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中國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說有賴全社會建立起科學的消費觀。

另外,消費是形成市場的重要因素,是現代市場經濟形成、發展和繁榮的基礎,沒有消費就沒有市場,沒有消費就沒有市場經濟的發展、規範和繁榮。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消費是滿足人們需求的基本途徑,也是社會主義生產的最終目的。我們應該積極地滿足而不是抑制人們的消費需求,這才是符合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要求的。

同時,強調生活消費要節儉,反對鋪張浪費,反對驕奢淫逸,這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同志提出樹立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其中有一項就是「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我認為,這裡所講的「艱苦奮鬥」,其基本精神是艱苦樸素、勤儉節約,與驕奢淫逸是相對立的。

在說明本文的節儉,是針對奢侈浪費而言的。不是片面地節衣縮食,不改善個人生活,為節儉而節儉;而是要合理、科學、文明地消費。要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反對生活鋪張浪費的同時,不斷擴大消費需求、提高消費水平、優化消費結構、提高消費質量,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社會文明和全面進步,使全體人民享受和諧消費、文明消費之樂。

況且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勤勞儉樸的傳統美德。「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所有這些,都說明了勤儉與否事關人之成敗、國之興亡的道理。至於歷史上因儉而興、因奢而廢的例子,更是不勝列舉。

同過去相比,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可以丟掉勤儉建國、勤儉持家、勤儉辦事的優良傳統呢?絕對不是。恰恰相反,勤儉作為一種民族美德和高尚精神,非但不能丟掉,而且要發揚光大。

這一方面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1.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2.

我國的生產力和科技、教育還比較落後;3.城鄉、地區差距還比較大,貧困人口的數字還不算少;4.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解決這些問題,都離不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

另一方面是由我們黨所肩負的歷史任務決定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巨集偉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也需要勵精圖治、艱苦奮鬥、戒驕戒奢、勤儉節約。

創業固然艱難,守成更為不易。有道是:「起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比浪推沙」,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我國人民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觀念中,人們總是把勤勞與創業、節儉與守成緊緊聯在一起,把勤勞節儉作為人格修養的體現。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這都是不能忘記、不能丟掉的。

當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勤儉節約的理解也要與時俱進。在生產力發展到溫飽問題基本解決的條件下,提倡節儉無非是反對過分奢侈,杜絕鋪張浪費,決不是號召人們勒緊褲帶過日子,餓著肚子搞建設。那樣做顯然既不合時宜,也沒有必要。

這是因為,一方面,消費本身就是生產的乙個環節。馬克思說過:「沒有消費,也就沒有生產,因為如果沒有消費,生產就沒有目的。

」另一方面,生產和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不鼓勵消費,何來提高?當前,為了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勢頭,針對市場較為疲軟、通貨出現緊縮的問題,黨和**提出擴大內需、鼓勵消費的方針,並為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從而啟用了城鄉市場,改善了人民生活,拉動了經濟增長。這個方針應當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下去。

由此可見,勤儉節約、增加積累與鼓勵消費、改善生活是對立統一關係。用形象的語言來講,前者是「源」,「源遠」才能「流長」,否則消費就成了「無源之水」;後者是「流」,「流暢」利於「開源」,否則積累也就成了「一潭死水」,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我們要把提倡節儉同鼓勵消費辯證地統一起來,既要重視消費,又要重視節儉,做到在勤儉節約中鼓勵消費,在鼓勵消費時不忘勤儉節約。

當下,在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貫徹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重要的一條就是建設節約型社會。2023年1月***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提倡節儉性消費理念。節儉性消費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它不僅可以協調人與資源之間矛盾,而且是解決腐敗問題的一種手段。

它為了實現科學發展觀,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當前大力倡導這種消費,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倡導的節儉消費觀立足於經濟和倫理的雙重維度,強調人們理性的生活態度,充分體現節儉與消費具有時代性。

參考文獻

【1】《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惡行,公共的利益》

【2】 胡代光《凱恩斯主義的發展和演變》清華大學出版社

【3】名詞解釋(360百科).

節儉與公德

老師們 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 節儉與公德 上星期三,上級部門來我校進行安全工作檢查。檢查過程中發現,學校有些滅火器儘管還未過期,但已經失效,原因是插銷曾經被拔出,噴嘴處還殘留著乾粉。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乾粉滅火器是用二氧化碳或氦氣氣體作動力,將筒內的乾粉噴出滅火的,一旦使用乾粉滅火器哪怕...

論大學生消費與理財

二 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中存在的問題 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筆者為調查月平均消費額與滿足程度之間的關係,採取抽樣調查的方法,以齊師專作為大樣本,隨機抽取100人展開調查,得出如表所示的資料。有17 的同學在400元以下 有點痛苦 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 有30 的同學在400 600元之間 勉強過得...

論顧客體驗消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消費者行為學 結課 學院專業姓名學號指導老師 論顧客體驗消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增強,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行為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體驗消費應運而生。眾所周知,消費者的體驗不同最後的選擇就會不同。顧客的體驗價值已經被視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新 因此,體驗消費在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