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動的生命

2023-01-01 18:15:05 字數 1031 閱讀 4790

課題:靈動的生命(第二課時)

課時:二課時

授課年級:九年級

課業類別:綜合課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和評述法、欣賞法、手工製作法等。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感悟體積與空間中的生命,掌握雕塑的基本語言。

2.技能目標:嘗試泥塑造型,掌握雕塑的語言,**生活中實物材料的新生命,學會用恰當的方法和形式,有創意地設計、製作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雕塑作品。

3.情感目標:體驗雕塑創造的樂趣,增強生活情趣,培養學生的低碳生活意識和審美感悟力。

教學重點:合理運用雕塑語言表現空間與體積。

教學難點:雕塑語言的創新性表現及審美表達。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範作、展示材料。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回顧上節課所學雕塑的種類等相關知識,直接匯入新課。

2、講授新課

(一)欣賞感悟

圍繞雕塑的語言、表現形式,從傳統到現代雕塑的創作過程展開。讓學生從作品賞析、材料感受、方法**、體驗感悟、構思創造、實踐展示等環節,從生活到藝術,從傳統到現代層層遞進,開啟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雕塑生命的體驗中領悟藝術創造的魅力及其規律。

(二)思考**

藝術家們是如何讓雕塑綻放生命的呢?你發現了哪些有趣的材質?哪些雕塑方法?

生活中還有哪些材料的「命運」是可以被改變的呢?可以選用什麼方法使材料呈現體積與空間的藝術性?結合初一年級的《動感生活》一課,**「報紙動態人物」的造型及基本方法。

(三)創作實踐

引導學生利用集體的力量、合作的手段、個人的感受、材質的肌理等,歸納材料的創意體現和審美價值:材料肌理的特質美、構成效果的裝飾美、易於操作的親和美、富於想象的創造美。小組討論,用手邊的不同材料,合作拼裝一件小雕塑或用陶土為同學塑造肖像。

(四)展示分享

班級展示作品,小組交流創意、製作方法及需要解決的難題,分享成功的快樂。

3、課堂小結

點評學生的作品進行小結。

4、布置作業

利用課餘時間幫助小組內未完成作品的同學。

五、課後反思

人文評價讓課堂充滿生命的靈動

作者 康建華 小學教學參考 綜合 2008年第06期課堂教學是情感 經驗的交流 合作和碰撞的過程,我們面對的是乙個個有豐富情感和個性的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個性化 靈活化 多樣化的評價語言,是激發學生個體潛能發揮的重要因素。在新課堂中,教學評價語言應該充滿激勵,充滿人文關懷。以下結合幾個實際教學中...

靈動的課堂啟用學生的潛力

作者 劉紅 中學教學參考 語英版 2011年第05期葉聖陶老先生的 蘇州園林 是一篇介紹蘇州的園林的經典佳作,走進課文前,我再三思考 我們的學生成長在乙個全球化環境之中,被稱之為 第一代網際網路原住民 動畫片的影響有時超越了父母和教師,他們的自我表達不是文字,而是影像,如果直接進入葉老的作品,我們的...

品語文的味兒舞靈動的美

聽許嫣娜 烏鴉喝水 有感 順河學校張修群 有幸聽了許嫣娜老師的 烏鴉喝水 她的先進的教學理念 靈動的教學智慧型以及對學生的關愛都在她細膩 親切 活潑 風趣的教學過程中自然地流淌。學生在這一堂課上獲得了切實的發展,老師們也深受啟示 深感佩服。許嫣娜老師用這樣一節課,讓老師們明白了課上應該教什麼 如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