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師大心理學與教育複習重點

2022-12-28 18:48:03 字數 5314 閱讀 3518

心理學與教育

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是心理現象。心理現象又稱心理活動,簡稱心理

韋貝爾的感覺辨別定律,繆勒的神經特殊能學說、赫爾姆霍茨的視覺「三色說」和聽覺「共鳴說」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定律。

馮特德國心理學家,實驗心理學的創始人,心理學學派中結構主義思想的創始人。

1、精神分析心理學弗洛伊德奧地利認為人的心理可分意識和無意識兩部分。

2、行為主義民心理學華生美國創始人認為心理學研究的物件是人和動物的行為。

3、人本主義心理學美國馬斯洛羅傑斯主張研究人的價值和潛能的發展,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

4、認知心理學奈瑟爾 《認知心理學》

5、生理心理學馮特撰寫了該領域第一本專著《生理心理學綱要》

二、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客觀性原則系統性原則教育性原則倫理性原則

三心理學研究的型別

縱向研究、橫向研究和縱橫研究個案研究、成組研究和個案-成組研究

四、心理學研究的具體方法

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測驗法元分析法現場研究 (內省法 )

第2章注意與教育

一、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物件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

二、 注意的種類

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後注意這是根據注意有無預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劃分的。

三、 注意的品質

注意的品質主要有注意的範圍、注意的緊張性、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轉移。它可以反映乙個人注意的發展水平。

一、 注意的功能

三大功能, 選擇功能、保持功能、調節功能

二、 影響注意引起或保持的因素

1、引起無意注意的原因:一是客觀刺激物的特點:刺激物的強度刺激的新穎性刺激物的變動刺激的對比。 二是人的主觀狀態:需要和興趣情緒和精神狀態知識經驗

2、引起和維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條件

對活動目的的理解程度對活動的間接興趣注意活動的組織內外刺激的干擾個體的意志力

影響注意品質的因素

1、 影響注意範圍的因素:注意物件的特點、活動性質和任務、個人的知識經驗

2、 影響注意緊張性的因素:責任感、興趣和愛好。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注意範圍的大小

3、 影響注意穩定性的因素:物件的特點、對活動的態度、主體的身體和精神狀態、主體的意志力。

4、 影響注意分配的條件: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的熟練程度、同進進行幾種活動之間關聯度、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的性質。

5、 影響注意轉移的因素:對原來活動的注意緊張程度、新舊物件的吸引程度、個體的神經型別和已有習慣、個體的自我控制能力。

第3章感知覺與教育

一、 感知覺的概念

感知覺,是感覺和知覺的統稱。是人腦對當前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反映。例如我們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所獲得的客觀事物的形狀與色彩、聲音、氣味、味道等的資訊、就是感知覺。

二、 感知覺的水平

感知覺由低階到高階可分為三個水平:感覺水平;知覺水平;觀察水平。

感覺:外部感覺、內部感覺知覺:一般知覺、複雜知覺、 觀察是最高端的感知水平。是一種為感知特定物件而組織的有目的、有計畫、必要時需要採用一定方法的高水平的感知過程。

三、 感受性及其變化

感受性:是指各種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感受力作為一種能力,是以感覺閾限的大小來度量的。

感覺閾限:是指能引起感覺並持續一定時間的刺激量。

感受性的變化:人的感受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由於某種因素的作用,感受性會出現公升高或降低的現象、稱為感受性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感受適應、感受對比,感覺相互作用、感覺補嘗、實踐的影響。

四、知覺的特性及其影響因素

人的知覺具有:整體性、選擇性()、理解性和恆常性的特點。

整體性(影響因素:接近、相似、閉合、好的連續、好的形態等組織原則)

選擇性:客觀方面:有刺激的變化、物件、位置、運動、大小、強度、反覆出現等、

主觀方面:有經驗情緒、動機、興趣、需要等。

理解性:除語詞的指導作用外,還有定勢的影響,情緒狀態等。

恆常性:經驗

四、 感知覺在教書育人中的應用

1、 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直觀教學:動作示範、**、圖表、教具模型、幻燈、錄音錄影、教學電影等聲像資料。

2、 根據感知覺規律組織教學活動

(注意從背景中突出物件:板書時,重點內容可能彩色粉筆書寫、作業用紅色筆批改;發揮語言指導的作用;加強易被忽視內容的教學;利用多種分析器的協同作用,教學外語單詞時,要求學生邊看、邊聽、邊寫)

第四章、 思維與教育

一、思維的概念:是人對客觀現實的間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認知的高階形式,它反映的是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和規律性的聯絡。 思維有兩個最基本的特性:間接性和概括性。

三、 思維的種類: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再創造思維和創造思維;直覺思維和分析思維;上公升性思維、求解性思維和決策性思維。

四、思維的特殊形式——想象

想象是人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和重新組合,形成新形象的過程。

1、 根據目的性劃分,想象可以分為無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2、 根據想象內容的形成方式,可以分為再創造想象和創造想象

(幻想是創造想象的一種特殊形式)想象的認知加工方式:粘合、誇張、人格化、典型化

四、 思維的心智操作

思維的心智操作主要包括:分析和綜合、比較和分類、抽象和概括以及具體化、系統化。

五、 問題解決的思維活動階段

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可粗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規定清楚的問題,即問題含有明確的條件和目標,即確定性問題;另一類是規定模糊的問題,也即不確定性問題,對條件或目標沒有明確的說明。

問題解決中的思維活動可分成:表徵問題、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和評價結果四個階段。

六、 影響問題解決的心理因素

情緒狀態、動機強度、思維定勢、功能固著、遷移影響、原型啟發、個性特點

第4章記憶與教育

一、 記憶的概念:記憶是過去經歷的事物在頭腦中的反映。用資訊加工的觀點看,記憶就是人腦對資訊的攝取、儲存和提取的過程。

二、 記憶的種類

從記憶的內容維度劃分,可以把記憶分為:動作記憶、形象記憶、語詞記憶和情緒記憶四種

根據記憶編碼方式不同、儲存時間不同,可以把記憶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種。

以記憶的意識維度劃分,可以把記憶分為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兩種

三、 識記及其影響因素:是人們識別並記住事物的過程。 無意識記、有意識記、機械識記、意義識記

影響識記的因素主要有:識記的目的性、識記材料的意義性、識記材料的數量、識記材料的位置、識記時的情緒狀態。

四、 保持及其影響因素:保持是識記的事物在頭腦中儲存和鞏固的過程。它是記憶的第二個環節,是實現回憶的必要前提。其變化表現在數量和內容兩個方面。

影響因素:識記的程度、記憶任務的長久性、記憶材料的性質、識記後的休息、識記後的複習。

五、 回憶及其影響因素

回憶是對頭腦中保持事物的提取過程。這也是記憶的最後乙個階段。其中最主要的是再現和再認。

影響回憶的因素:資訊加工水平、聯想線索、回憶場合、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回憶時的情緒狀態。

六、 遺忘及其原因

遺忘是指不能回憶或錯誤地回憶。 原因:衰退理論、幹攏理論、壓抑理論、同化理論。

第五章、 智力與教育

流體智力:是一種不依賴於個體的文化知識經驗的能力。不同文化背景的個體,可以具有相似的流體智力。

流體智力表現為洞察複雜關係的能力,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空間定向能力、抽象關係能力、知覺能力、操作能力等

晶體智力:是個體通過掌握文化知識經驗而形成的一種能力。

多元智力理論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出版專著《智力結構》時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多元智力概念,包括七個方面:

言語一語言智力、**一節奏智力、邏輯一數學智力、視覺一空間智力、軀體一動覺智力

自我反省智力、人際交往智力。

一、 智力的個體差異

1、 總體智力的個體間差異(智力發展水平差異、智力發展速度差異、)

2、 智力構成因素的個體間差異(智力構成因素的型別差異、智力構成因素的水平差異)

3、 智力的性別差異(年齡階段、層次分布、智力的構成因素)

二、 影響智力的因素:

1、 遺傳與智力

2、 環境與智力(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社會經濟地位)

三、 智力與創造力

創造力較高,其智力與創造力的相關較高,

四、 智力規律在教書育人中的應用

1、 鑑定學生的智力水平,

2、 依據智力差異進行因專材施教

3、 正確處理發展智力與傳授知識的關係

4、 培養認知能力

5、 培養非智力因素

6、 培養創造力(強化創造意識、訓練創造性思維、培養創造人格、授予創造技法、營造創造氛圍

7、 8、

9、 第七章情感與教育

一、 情感的概念:是人對客觀與現實的態度的體驗。常言說「人非草本,孰能無情」,情感是人類心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 情緒的狀態

依據情緒發生的強度、持續性和緊張度,我們可以把情緒狀態分為以下三種:

1、 心境:是一種比較微弱而持久的情緒狀態。

2、 激情:是一種短暫而猛烈的情緒狀態。

3、 應激:是一種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如突然遇到火災、**等)

三、 情緒的特性

1、 情緒的生理特性2、情緒的外顯特徵、3、情緒的兩極性、(正情緒、負性緒)

4、 情緒的情境性(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

四、 情感的功能

1、 情感的動力功能 2、情感的調節功能 3、情感的訊號功能 4、情感的保健功能

5、 情感的感染功能 6、情感的遷移功能

五、 情緒發生的心理機制

1、 客體與需要關係是決定情緒的主要因素

2、 客體與預期關係是決定情緒的又一重要因素

3、 認知評價是決定情緒發生的關鍵因素

第八章氣質與教育

一、 氣質的概念與型別

氣質:指的是個體經常地、典型地表現於心理和行為過程的速度、強度、穩定性、靈活性及指向性等方面的動態特徵。

型別:古羅馬醫生蓋崙提出的四種型別

膽汁質的人,精力充沛,心理變化劇烈,反應迅速,行動有力。情緒發生快而強,情感體驗猛烈。容易激動,但平息也快。

往往敢作敢為,決策果斷,但缺乏自製與耐心。語言直率明了,表情鮮明,具有外傾性

多血質:活潑好動,心理變化靈活,反應比較迅速,舉止敏捷,易於適應新環境。情緒發生較快但不持久,情感體驗豐富但不深刻。往往興趣廣泛,注意容易轉移。善於交往,表情生動,具有外傾性

粘液質:安靜沉著,心境平和,反應較慢,舉止穩重,善於忍耐。情緒發生較慢,情感體驗較弱。自制力和永續性較強。注意穩定但難以轉移,言語不多,表情冷漠,具有內傾性

抑鬱質:認知敏銳,多愁善感,謹慎孤僻,舉止遲緩。觀察事物細緻周密,善於發現他人不易察覺的細節。

想象豐富。對問題理解透徹。情緒發生較慢,情感體驗深刻而持久,但表情流露很少。

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畏縮沉默寡言,自製內斂,具有內傾性。

教育心理學複習重點

心理學名詞解釋5個,填空20個空,簡答4 5個,論述1個 第一章緒論 1 什麼是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學科特點及研究物件?答 教育心理學研究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動現象及其產生和變化規律的心理學分支。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是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與規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

教育心理學重點

第一章教師與教育心理學 第一節怎樣才是合格的教師 一 專家型教師 專家型教師主要指在教學工作中,具有豐富的組織化了的專門知識,能勝任某一學科教學任務,富有職業的敏銳洞察力,其教學效績優於一般教師的一類教師。專家教師的一般特徵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有豐富的組織化的專門知識,並能有效運用 2.熟練掌握教...

教育心理學重點

心理發展 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程序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關鍵期 是個體早期生命中乙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則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學習動機 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學習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