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與教師的成長

2022-12-28 08:03:11 字數 4051 閱讀 3865

1.教師的認知特徵3個方面:觀察力特徵(客觀性,敏銳性,精細性),思維特徵(邏輯性,創造性),注意力特徵(注意力的分配)。

2.教師的人格特徵:

(1)情感特徵,(愛崗敬業,積極進取;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成長;情緒穩定,充滿自信;品德高尚,具有強烈的道德感和責任意識。)

(2)意志特徵,(目標明確,執著追求;明辨是非,堅定果斷;處事沉穩,自制力強;精力充沛,毅力頑強。)

(3)領導方式(領導方式對班風的形成具有決定性作用,對課堂教學氣氛、學生的社會學習、價值觀、個性發展以及師生關係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領導方式分為:**型、民主型、放任型,其中民主型對學生的促進作用最大)。

3.教師能力素質:教學能力是教師在教師角色活動過程中形成的特殊才能,是影響教學效率、和效果的各種能力的綜合。一般來說,應該具備一下幾種能力。

(1)教師的表達能力:是指教師通過語言和表情動作將自己的思想、知識、信念和感情向外表現的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情能力。

做到傳遞新思想、新觀念、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形式上應該注意清晰、簡潔、明確。

(2)教師的班級管理能力:教師指引和帶領班集體實現教育目標的能力。良好的班級管理有利於教學秩序的進行,學生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集體主義和合作精神的形成。

選拔和培養學生幹部的能力,班級環境的設計能力,班級活動的組織能力。

(3)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普遍具有的運用特定的教材從事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能力。包括:課前準備能力,課堂教學能力,批改作用和課後輔導能力。

(4)教師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是教師適應生活、工作環境以及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也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提高教學效率和促進學生發展的需要。

a. 處理師生關係的能力,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人際交往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的積極性、教學資訊的傳輸、教學氣氛、教學管理以及學生個性的發展。(要求教師做到:

具有強烈的責任感,有良好的師德,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對待學生做到信任、尊重、民主、平等;其他一些培養師生情感的有效具體方法)

b. 處理與同事之間關係的能力

c. 處理與領導之間關係的能力:處理與家長之間關係的能力

4. 教師的威信:是指教師的資歷、聲望、才能和品德等因素決定的,教師個人或群體在學生或社會中的影響力。教師的威信是積極、肯定的師生關係。

5. 教師威信的作用:

(1) 具有引導性,是學生接受教育引導的心理基礎;

(2) 具有精神感召力,能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

(3) 能夠促成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4) 是增強榜樣力量的條件。

教師威信的形成:

是一系列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客觀方面: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

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主觀方面:

1)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教育教學技術是教師獲得威信的基本條件;

2)教師的儀表、作風、習慣,是教師獲得威信必要條件;

3)師生之間的平等交往對教師威信的獲得有重要的幫助;

4)教師的第一印象對教師的威信的獲得有較大的影響;

5)教師對自身錯誤的自我批判精神有助於教師威信的提高。

教師威信的維持和發展:

1) 教師要有坦蕩的胸懷和實事求是的態度;

2) 要正確認識和合理應用威信;

3) 要不斷進取、獻身教育的職業精神;

4) 要言行一致、做學生的楷模。

6.教師的成長的三階段理論(福勒和布朗):關注生存,關注情境,關注學生。

7.教師發展的五階段理論:新手階段,熟練新手階段(2-3年),勝任階段(4年),業務精幹階段(5年),專家階段。

8.專家型教師和新手行教師的比較研究:

(1)課時計畫的差異:專家型教師課時計畫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具有預見性;

(2)課堂規則的制定與執行:專家型教師制定的規則較明確,更能堅持執行;

(3)吸引學生注意力:專家型教師善於運用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並且是學生不易受過多的無益干擾;

(4)教材的呈現:專家型教師多注重課前回顧,教材呈現多用匯入式方法,並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5)課堂練習:專家型教師善於運用課堂練習的教學方法,他們關心學生是否學會所教知識;

(6)家庭作業的檢查:檢查作業規範化、自動化、效率高。

(7)專家型教師教學策略豐富,並能靈活應用。

(8)課後評價差異。新手型教師更多關注課堂中發生的西街,專家型多談論學生對新材料的理解情況和他認為課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動。

9. 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

(1)觀摩與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2)開展微格教學;

(3)教學決策訓練;

(4)反思教學經驗。反思階段包括四個階段:具體經驗-觀察分析-重新概括-積極驗證。

(波斯納提出的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教師的反思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對活動的反思;活動中的反思;總結經驗,並指導以後活動的反思)

反思的四種方法:反思日記;詳細描述;交流討論;行動研究。

課堂管理

課堂管理及其影響因素;課堂群體型別及其管理、群體動力因素;課堂紀律及其管理,課堂問題行為與課堂紀律管理。

課堂管理: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協調課堂中的各種關係以建立乙個有效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的過程。

1. 課堂管理的目標:

(1)爭取更多的時間用於學習;

(2)爭取更多的學生投入學習;

(3)幫助學生更好地自我管理(管理自身行為)。

2. 課堂管理的功能:

(1)維持功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減少外界干擾,保持較長的良好學習環境,使學生的注意力持續集中在學業上;

(2)促進功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滿足課堂內個人和集體的合理需要,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其充分發揮學習的潛能;

(3)發展功能:課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行為準則,促進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幫助學生獲得自我管理能力,使其逐步走向成熟。

3. 課堂管理的基本原則:

(1)了解學生的需要;

(2)建立積極的師生關係和同伴關係;

(3)實施有效的教學措施;

(4)建立教室常規。

4. 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

(1) 學校領導的管理方式;

(2) 教師的領導風格;

(3) 班級的狀況;

(4) 學生對教師的定型期望。

5. 群體:是指為了共同目標,以一定的方式聯絡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情感聯絡的兩個以上個體的聯合體。

6. 課堂中的正式群體:在學校行政部門、班主任或社會社團的領導下,按照一定的章程組成的學校群體,如班委會、少先隊、團組織等,負責組織班集體活動。

正式群體的發展經歷了鬆散群體、聯合群體和集體群體三個階段。

7. 對正式群體的管理:

1)選好班級正式群體中的領導;(領導力、目標意識和責任意識強,學習成績較好,為伴記者大多數成員所認可的學生,方式應以民主、共推的方式進行)

8. 課堂氣氛的型別:

(1)積極型:學生精神飽滿,課堂紀律良好,注意力集中,師生關係和諧,教師善於引導啟發學生,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課堂呈現出熱烈、活躍而又恬靜、嚴肅的景象。

(2)消極型:學生無精打采,課堂紀律較差,學生注意力分散,師生關係疏遠,教師不善於組織教學,不能有效引導學生思維,多數學生被動回答教師問題,甚至有的學生上課提心吊膽,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對抗型:學生不認真聽課,故意搗蛋,課堂紀律極差,教師不能集中精力講課,時常為了維持課堂紀律而中斷講課,完成不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7. 課堂氣氛:教學過程中的軟環境,通常指課堂裡某種佔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表現。

8. 影響課堂氣氛的因素:

(1)教師的領導方式直接影響著課堂氣氛的形成;

(2)教師的威信通過對學生情感體驗的直接影響來制約課堂氣氛;

(3)教師對學生期望高能夠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對教師的信賴感;

(4)教師的積極情緒狀態往往會投射到學生身上,使教師與學生的意圖、觀點和情感連線起來,從而在師生間產生共鳴性的情感反應,有利於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課堂紀律:為了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協調學生的行為,保證課堂目標的實現而制定的的要求學生共同遵守的課堂行為規範。

8. 課堂問題行為:指學生不能遵守公認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行為;9.

反思與教師的專業成長

作者 楊英豪 考試週刊 2014年第09期 摘要 對於中小學教師而言,反思直接指向的是教師個人和群體的教育實踐,它促使教師思考教育實踐的發生發展及實踐的意義。反思喚醒了教師的主體意識,幫助教師審閱自己的教育行為,意識到自己是教育實踐的承擔者。反思也使教師在複雜的教育情境中,評價自己行為的後果,調動工...

教學反思與教師的專業成長

教師是學校發展之本,是學校持續發展的關鍵。反思教學,給學校 教師展示了發展的前景。教師進行教育探索,不是一定要每乙個人都有乙個立項的課題,重要的是我們的教師要有新的視野,有敏銳的目光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教學中有許多被人熟視無睹的問題,只要我們願意做,能克服浮躁,擺脫急功近利的誘迫,那麼,成功必然會...

教師成長與師德修養

教師職業道德培訓 張村驛中學 蔣興豔 一 教師的含義與作用 1.含義 教師是向受教育者傳遞人類積累的文化科學知識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有人說,教師是乙個辛勤的園丁,培育美麗的花朵 也有人說,教師是春蠶,勞作到死吐絲方盡 還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塑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