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學是一門一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2022-12-23 11:21:04 字數 2922 閱讀 2526

學習目標:

1.認識學習化學的乙個重要途徑是實驗,初步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和描述的方法。

2.體會化學學習的特點是關注物質的性質、變化過程及其現象等。

自主預習:

回顧: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成越多,說明氣體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 ,木條燃燒越旺,說明氧氣 。

3.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著的木條

一、科學**

1.化學是一門以為基礎的科學,學習化學的乙個重要途徑是

2.科學**的步驟:提出問題→作出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分析論證→得出結論

例:(2011.河北)在一次實驗課上,各小組同學用不同地點找來的小石塊與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

小明發現,相鄰小組氣體產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組的快。小明將這一情況報告老師,老師鼓勵他們對此問題共同**。

【提出問題】影響二氧化碳氣體產生速率的因素是什麼?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點石塊中碳酸鈣含量不同;②所用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不同;③還可能是

【設計實驗】(1)驗證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設計的實驗:分別取大小相同、質量相同的石塊,加入質量相同的稀鹽酸進行實驗。

(2)驗證猜想②是否成立,對鹽酸的要求是

【交流討論】實驗中可以通過觀察氣泡產生的劇烈程度,粗略地比較反應速率。若要做到精確比較,應該測量的實驗資料是

【拓展延伸】上述實驗中,小明採用了控制變數的研究方法。用此方法**「催化劑對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的反應速率的影響」,需要控制不變的因素有(答出兩點即可等。

二、對蠟燭及其燃燒的**

對蠟燭在點燃前、燃著時、熄滅後進行詳細的觀察,完成下列內容:

注:1.蠟燭燃燒時產生的黑煙是石蠟不充分燃燒的的產物—炭黑。

2.熄滅後產生的白煙主要是石蠟小顆粒,具有可燃性,故能被點燃。

拓展:1.檢驗物質燃燒後是否有水生成的方法

2.檢驗物質燃燒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方法

三、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撥出氣體的**

注:鑑別氧氣和二氧化碳

【當堂達標】

1.(11.內江)小紅在實驗課上建議,用碘水可將澱粉溶液與食鹽溶液區別開來,這個環節屬於科學**中的( )

a. 提出假設 b. 交流評價 c. 設計實驗 d. 作出結論

2.在蠟燭及其燃燒的**實驗中,下列哪一種現象是不對的(  )

a.罩在燭火上方的燒杯內壁一開始出現少量水霧,隨後消失 b.如果罩住燭火時間太長,燒杯底將會變黑

c.可以看到燒杯內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d.用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跟著被點燃

3.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燼

4.在「比較人體吸入空氣和撥出氣體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可以向氣體樣品中放入(   )

a.帶火星的木條 b.燃燒的木條 c.澄清石灰水 d.紫色石蕊溶液

5.(2011.眉山)下列是某化學學習小組在「人吸入的空氣和撥出的氣體中有什麼不同」的**活動中提出的一些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a. 證明撥出的氣體含二氧化碳多的證據是:撥出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b. 判斷撥出的氣體含氮氣的依據是:空氣中含有氮氣,而氮氣不為人體吸收

c. 證明撥出的氣體含水蒸氣多的證據是:撥出的氣體在玻璃片上結下水珠

d. 證明撥出的氣體含氧氣的證據是:撥出的氣體能使木條燃燒更旺

6.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

(1)小娜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

(2)小剛點燃蠟燭,觀察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約一秒鐘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處於的部分最先碳化。結論:蠟燭火焰的溫度最高。

(3)小明將乙個乾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觀察到燒杯內壁片刻後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說明生成了和

(4)婷婷在**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現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燻黑,她的以下做法不合適的是( )

a.反覆實驗,並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 b.查詢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麼

c.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予理睬 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7.(2013.邵陽)蠟燭是由石蠟和棉線組成的.

(1)石蠟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說明石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填「大」或「小」).

(2)點燃蠟燭在其燃燒過程中,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1秒後取出,可觀察到兩端變黑,中間無明顯變化.說明火焰的填「外焰」「內焰」或「焰心」)部分溫度最高.

(4)輕輕一吹即可使蠟燭熄滅,原因是填序號).

a.降低石蠟的著火點 b.隔絕了空氣 c.溫度降到了著火點以下.

8.化學興趣小組的三名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三名同學在**的過程中,將短玻璃導管插入焰心,發現另一端也可以點燃.

[查詢資料]蠟燭中含有碳,不完全燃燒可能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一種具有可燃性的氣體.

[提出問題]導管裡一定有可燃性氣體,氣體的成分可能是什麼呢?

[猜想]貝貝認為:可能是不完全燃燒時產生的一氧化碳; 芳芳認為:可能是受熱後產生的石蠟蒸汽;

婷婷認為:可能以上兩種情況都有.

[實驗方案] 換一根較長的導管,並冷的溼毛巾包住導管,然後在導管的另一端做點火實驗.

[現象與結論]

如果觀察到現象,則貝貝的猜想正確;

如果觀察到現象,則芳芳的猜想正確;

如果觀察到現象,則婷婷的猜想正確.

9.某校化學興趣小組準備**我們吸入的空氣和撥出的氣體有什麼不同,於是做了以下幾組對比實驗,請你分析並完成**報告.

[**目的]吸入的空氣與撥出的氣體中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含量多少的對比.

[實驗用品]兩瓶空氣、兩瓶撥出的氣體、兩塊乾燥的玻璃片、石灰水、木條.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自主學習 1 石蠟的顏色是 a.白色b 無色c.透明色d.紅色 2 從蠟燭上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石蠟浮在水面,說明石蠟的密度 a.比水大 b 比水小c 與水一樣大 d.無法判斷 3 蠟燭燃燒時的火焰中,溫度最高的是 a.焰心b 內焰c 外焰d 都一樣 4 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 a.空氣b...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化學現象 化學概念的理解起著重要的作用.並且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們不僅僅要做實驗,...

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總結反思 課堂反饋 1 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燃著的木條放進氧氣裡,木條火焰 2 下列關於石蠟性質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石蠟是無色 無味且硬度較大的固體 b.石蠟難溶於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蠟熔點低,受熱易熔化成蠟油 d.石蠟可燃,燃燒時放熱,並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3 通過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