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邊

2022-12-23 09:24:02 字數 4847 閱讀 9166

《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唐河縣馬振扶二中中學劉輝

【知識目標】

1、知識目標:

⑴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初步感知詩歌內容;通過反覆誦讀,達到熟讀成誦;

⑵體會作者「為理想而奮鬥」的思想情懷;理解作者所創設的詩歌意境,把握本詩主旨;

⑶深入詩歌意境,涵詠體會「山」和「海」的不同含義,體會詩歌蘊含的人生哲理。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對於詩歌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公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正確把握詩歌的思想內涵。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奮鬥的情懷。

【重點難點】

1、重點:

在朗讀訓練中品味揣摩語言;2、難點:

對無數座山的理解。

【學習方法】1、朗讀、背誦;2、自主、合作、**。

【教學用具】多**。

【教材分析】

《在山的那邊》是詩人在二十多年前寫的一首詩,這首詩抒寫了童年的嚮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啟示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鬥,要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認真預習《在山的那邊》詩歌內容;查字典解決「讀一讀、寫一寫」和注釋中的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寫「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自己是怎樣處理的」練筆,準備上課時在班裡交流。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美麗的黃河入海口東營,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頭可見的只有高聳入雲的大山,蒼蒼茫茫,連綿不斷,你會想到什麼呢?(課件**大山的畫面)引導學生想像山那邊是什麼,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位從大山里走出來的詩人,根據自己成長的歷程寫的一首詩《在山的那邊》。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一課《在山的那邊》。

(教師板書課題、作者)

(評析:此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檢查預習

一生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師提出朗讀注意事項。

詩歌通過精煉、優美又有節奏的語言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們要通過朗讀來品味語言,用情去讀,用心去悟。同時要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從詩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啟示,幫助自己成長。

(評析:本過程讓學生體味讀詩應注意的事項。)

三、整體感知

1、訓練朗讀:

⑴範讀,山那邊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到詩中去找尋答案吧。(教師通過課件配樂,配畫面,有感情地範讀課文。)

⑵學生齊讀。

(教師放**,學生有感情地齊聲朗讀課文。)

⑶學生自評。

教師提示:欣賞詩歌一定要放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鍵還要有感情,這樣才能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鳴,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啟示。

2、下面我們就先來一起看看這首詩的內容。請大家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教師出示思考題)

⑴在山的那邊是什麼?「山」和「海」的含義是什麼?

⑵概括詩歌兩部分的內容。

(師引導學生回答並板書大大的「山」「海」,在「山」下板書「困難」,在「海」下板書「信念」。)

⑶師: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生:要不怕困難,才能實現人生理想。

(評析:通過朗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及詩歌體現的思想感情。)

四、合作與**,研讀與賞析

師:詩人的這種思想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呢?詩歌的語言是非常凝練而又有豐富內涵的,請找出你喜歡的並認為含義深刻的詩句細細品味,你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也畫下來一起討論。

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巡視並參與部分小組的討論。

(教師邊說邊出示課件)

讓我們一起交流自己的發現,邊讀邊議邊品味,揣摩詩歌語言的魅力。看誰的眼睛最敏銳,能發現美,能發現問題。

教師準備學生可能發現的問題:

1、「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乙個零分!」寫出了作者什麼心情?用了什麼寫法?

師引導學生理解:寫大山好像人生氣時那樣「鐵青著臉」,詩人將大山擬人化了,表面上是寫山的顏色,實際是寫自己的心情難過,這樣寫既形象又生動。

(學生有感情朗讀)

2、「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飄來的東西是很輕的,怎麼會紮下深根?師引導學生理解:「種子」比喻媽媽給「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認識畢竟是膚淺的,所以說是飄來的。

後來「我」不懈努力,這種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理想的樹立也需要日積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樣才能讓它扎下深根。

師引導:飄來的東西確實不易扎下根,而且是深根。惟有不懈努力,日積月累,滴水穿石,才能扎下深根。那麼,在朗讀時,應該怎麼讀?

3、「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著我的山頂/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有什麼好處?師引導學生理解:這句的三個數量詞用得特別好。

「一次又一次」,強調了「我」失望次數多;「又一次次」,強調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說明「我」遇到的困難非常多。師引導:在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舉成功,一旦失敗就灰心喪氣,從這句詩你得到什麼啟示?

(設計意圖:該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生朗讀詩句)

4、「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溼了我的枯乾的心靈」怎麼理解?師引導學生理解:詩人確信遠方有海,也就是理想,日日夜夜在鼓舞著「我」不懈地奮鬥,因為要實現理想必須經歷失敗。

「我」對理想非常渴望,有了理想「我」就堅強了。

師:朗讀這句一定要充滿對理想的渴望,請你試試。

(學生有感情朗讀,全班齊讀)

5、「是的!人們啊,請相信──/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後/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後/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乙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這句詩的含義。師引導學生理解:

很有人生哲理,當理想實現的時候,人們驚喜萬分。大家一起來讀一遍。

6、同學們有沒有過成功的經歷?鼓勵學生用洪亮的聲音回答,調動學生激情。然後讓學生帶著這種激情去齊聲讀課文。

7、師:讀了這麼多遍,是不是可以背誦下來了?

教師當堂示範背誦,不少學生能夠背誦,在深入理解詩的內涵的基礎上,全班有感情背誦。

(評析:此過程進一步讓學生理解詩歌內涵,並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五、體驗與反思

師:詩人成長中的艱難探索一定早已打動了成長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學習中,一定也有無數座山,等著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啟示。

(教師邊說邊出示課件)

(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近十分鐘)

1、學生結合自己經歷談啟示,教師適當引導。師:正是在艱難曲折的不斷求索過程中,我們的人生才充實而有意義。

失敗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對剛跨進中學大門的同學們來說,有很多困難正等著你,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2、再一次飽含激情齊誦這首詩,讓好詩伴你健康地成長!

(評析:本過程是讓學生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對詩歌的拓展和延伸,並激發學生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奮鬥的情懷。)

六、布置作業

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

提示:這個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澀的;可以是寧靜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開朗的,也可以是陰鬱的。(教師邊說邊出示課件)

(評析:本作業是對詩歌的遷移訓練)

【教學反思】

一,整個教學鮮明地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教師通過恰當的「導」、「引」,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合作、自主、**學習,在寬鬆、愉悅的氛圍中達成學習目標。教學中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通過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充分注重朗讀的外化要求以及朗讀的內化要求,並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引導學生反覆地朗讀,認真地品味語言,不斷地揣摩,使學生從中感悟,得到薰陶,形成語感。

不足之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尚少。

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作為第七冊的第一篇課文,《在山的那邊》從某種意義上說具有奠定基調的作用。為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讓學生在第一節課上更加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刻意放大了學生討論、發問、自由交流等環節所佔的比重,以此喚起他們的參與熱情,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並為今後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三、以讀為本「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詩歌的意味如水中鹽、花中蜜,老師既翻譯不出,也講解不出,而只能靠學生反覆朗讀去體味。在學習這首詩時,教師充分注意和發揮了朗讀的作用,靈活地運用範讀、指名讀、齊讀、快速讀、激情誦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悟哲理,品味意蘊,培養朗讀能力。

四、賞識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提問和回答教師始終給予積極性的評價。即使學生的答案不夠準確甚至完全錯誤,教師也會面帶微笑地鼓勵他們,諸如「沒關係,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們比我想像的還棒」、「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雖然你的不夠完美,但你的思維很開闊」等等。這些激勵性的評價,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提倡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節課中教師專門安排了朗讀比賽,意義就在於此。總之,《在山的那邊》作為第七冊的開篇之作,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是在通過它向學生闡釋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知識的傳授反倒稍顯次要了。

【點評】

這是一則充滿激情的詩歌朗讀教學教案,整個教學鮮明地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整個教學流程由「整體感悟」、「研讀與賞析」、「體驗與反思」三大教學板塊組成,給人以非常嚴謹的感覺。教學中教師通過恰當的「導」、「引」,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合作、自主、**學習,在寬鬆、愉悅的氛圍中達成學習目標。

教學中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通過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充分注重朗讀的外化要求以及朗讀的內化要求,並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引導學生反覆地朗讀,認真地品味語言,不斷地揣摩,使學生從中感悟,得到薰陶,形成語感。另外,教師較好地把現代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一步優化了教學過程,優化了教學的時間結構,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總的看來,這是一篇成功的語文教學研究教案,教師的教學觀念新穎,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較好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對我們落實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實施新課程改革有比較好的借鑑作用。

在山的那邊 反思

1 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為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讓學生在第一節課上更加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刻意放大了學生討論 發問 自由交流等環節所佔的比重,以此喚起他們的參與熱情,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並為今後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2 以讀為本。在學習這首詩時,教師充分注意...

在山的那邊學案

學習目標 1 初步了解詩歌常識,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學會閱讀賞析詩歌。2 領會詩中 山 和 海 的藝術形象蘊涵的意味,品味詩歌語言,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3 學習詩人對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啟迪。學習重點 把握詩歌總體形象,感悟詩歌的思想內容。學習難點 體會詩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學法點撥 誦讀 感悟 自主 合...

在山的那邊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朗讀詩歌,品味語言。聯絡生活,感悟人生。重點難點 重點是在朗讀訓練中品味揣摩語言,難點是對無數座山的理解。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師 同學們,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美麗的青島海濱,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頭可見的只有高聳人雲的大山,蒼蒼茫茫,連綿不斷,你會想到什麼呢?課件 大山的畫面 生 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