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學中滲透環保理念

2022-12-21 09:39:04 字數 3389 閱讀 8368

「地球,我的母親/我過去,現在,未來/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樣才能報答你的深恩?」的確如此,怎樣才能讓人類在地球上長久地居住呢?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是不是令人非常滿意呢?

可以說很多地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汙染。雖然現在的學生都有一些環保的知識,但卻並沒有意識到真正的環境保護應該做一些什麼,而現在的課程中也沒有環保方面的全面介紹,只是在生物學中有一些有關的環境保護知識,要把這一部分知識利用好,也能培養起同學們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因而利用生物課向學生滲透環境保護知識,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是有很直接、很現實的效果的。

如何在教學中使學生逐漸形成環境保護的意識,並且能夠落實到行動上,真正使他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保護環境、美化家園作出貢獻,是每一位生物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一、讓學生形成「生物圈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的基本觀點

在世界各國倡導「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今天,仍然有許多人認為「人類是地球的主宰」,認為人類可以肆意從環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質。正是由於這

1種錯誤思想的存在,使人類在歷史上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破壞環境的行為,「生物圈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是所有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觀點之一,在生物學教學中讓學生具備這種基本觀點是具體開展環保活動的重要前提。

在初一學生入學之初,就應培養學生的這種觀點。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形成對生物圈的整體認識。

二、加強危機感教育

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社會出現了人口、糧食、資源、能源和環境五大危機,而各種危機的解決均與生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目前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包括:水汙染、大氣汙染、土壤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和雜訊汙染等。

危機感教育則利用教育平台,有意識地設計一定的環境來展示危機,促使學生產生危機意識。比如在「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例項」這一節教學過程中可穿插一些重大的汙染事件:①2023年12月,粉塵引起的馬斯河谷煙霧事件,傷幾千人,死亡60多人;②2023年5月,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死亡約400多人;③2023年,汞中毒引起的水俁事件使10000多人受害,死亡60多人;④2023年~2023年,鎘中毒引起的富山骨痛病,居民出現關節痛、神經痛、全身骨痛,最後骨骼軟化萎縮直至死亡;⑤2023年3月,日本北九洲愛知縣公尺糠油中毒,患者13000多人,

2死亡16人;還有鉛汙染等,讓學生意識到環境汙染就在身邊,從而認識到汙染環境就是在無意識地吸毒。另外,在投影屏上可打上赤潮、酸雨、溫室效應、淡水短缺、水土流失等各危機畫面,從視覺上加強學生的印象。在直觀教育的同時,可以再深入一步,設計一些有關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比如:

酸雨的成因、如何預防酸雨等。

三、利用課堂教學,養成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課堂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重要理論,現行的初中生物教材有很多章節都可以發現生物學教學與環境教育的契合點。因而教師就應該立足課堂,利用教材,利用課堂教育這個主渠道,適時、適量、適度地滲透環境教育,讓學生自覺養成環境保護意識。

1.利用教材已有的資料對學生進行教育。

在教材中有不少環境汙染的例子,如七年級下冊中水俁病、酸雨、臭氧層空洞和廢舊電池對環境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料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結合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拓展。

在教材中有些內容與環保有關,但並沒有具體的例子,而且篇幅也不夠大,我們可以做適當的拓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如講授有關「水域環境的保護」的內容時,我除了講清楚水域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之外,還列舉了現在世

3界人均水資源占有情況及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讓事實、資料說話,同時告訴學生如何節約用水,如洗澡時盡量洗淋浴,洗手時在打肥皂時應該將水龍頭關掉,用淘公尺水澆花,用洗過衣服的水沖廁所,等等。這樣既使學生了解了目前我國水資源缺乏的現狀,又使學生知道了應該如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水資源。又如,在「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這一章節中,除了課本提供的幾種動植物資料外,還可以**一些珍稀動植物的錄影片,以便進一步增強學生熱愛動植物的情感,也可組織學生**《可可西里》電影片段,這樣強烈的視覺和語言效果更有利於讓學生體驗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急迫性和艱巨性。

另外,在介紹環節動物蚯蚓時,實驗做完後,有意識地問學生:「課後該如何處置這些蚯蚓?」這時學生異口同聲地答道:

「放回大自然。」通過這樣一件小事又間接教育學生要保護對人類有益的動物。俗話說: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點滴小事不可忽視,它才是培養學生的關鍵。

3.上好典型課

教材所涉及到環境的內容比較多。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是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章節,是進行環境教育的極好素材,教師在這一章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愛護生物的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在「生物圈」這一節的教學中,可展示一些**,再

4結合教材的「資料分析」,也可以用反面的事例來引導學生討論,如讓學生討論:為什麼月球上沒有生物?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同時從反面說明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目前人類只有生物圈這乙個家,我們應當愛護它。

4.課堂教學中介紹一些環保節日

早在2023年聯合國就提出把20世紀的最後10年定為環境教育10年,2023年聯合國再度召開世界環境大會,並制定21世紀第乙個「環境教育10年」。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穿插介紹一些與環保有關的節日,如:2月2號:

世界濕地日3月21號:世界林業日3月22號:世界水日4月7號:

世界衛生日4月22號:世界地球日

5月22號:聯合國生物多樣性日5月31號:世界無菸日6月5號:世界環境日

6月17號: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6月25號:全國土地日

9月16號:聯合國保護臭氧層國際日10月4號:世界動物日

5四、與現實聯絡,結合身邊環境進行教學滲透,樹立社會意識

教師的著眼點不應僅限於課堂,把學生和教育過程引導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去,使學生在自然和社會中健康成長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之一。所以,平時應盡可能創造條件進行環保教育。比如對太湖水的觀察,讓學生親自看一看那水的顏色,聞一聞那水的氣味,給學生以視覺衝擊,對比前五年、前十年、前十五年,甚至更久以前的情況,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讓學生耳聞目睹環境汙染的嚴重性,增強了學生保護環境的使命感。

五、讓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生活入手,保護環境

僅具備環保意識還是不夠的。「保護環境」並不是一句空話,也並不只是少數科學家或科研機構的專門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應該具備的基本觀念和意識,並且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一些小事做起,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我們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不能僅停留在讓學生明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上,還要通過教育讓學生能夠真正視環境保護為己任,在平時的生活過程中能夠自覺自願地留意身邊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儘量減少對環境有不良影響的行為,並且能夠向身邊的親友宣傳環保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像節約用水、節約用電、不亂扔廢舊電池、垃

6圾分類放置等這些行為不過是舉手之勞,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進行保護環境的工作。我們就是要讓學生具備這種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意識,能夠自覺地在行動上得以體現。只有這樣,我們的環保教育才是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實處。

由生活點滴細節,喚起學生強烈的環保意識,並將「綠色」意識付諸於行動。由我做起,人人參與,來精心呵護我們的地球家園,從而有力地推動環境教育和素質教育。7

在生物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

摘要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感恩應該是社會上每個人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也是人之常情。目前社會上一些腐朽落後的思想和不良的資訊,正逐步腐蝕著人們的心靈,一味的索取不知回報,使得一些年輕人變得自私冷漠,道德水準滑坡。對廣大青少年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它...

環保教育於生物教學中的滲透

四 讓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保護環境的意識僅具備環保意識還是不夠的。保護環境 並不是一句空話,也並不只是少數科學家或科研機構的專門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應該具備的基本觀念和意識,並且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一些小事做起,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我們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不能僅停留在讓學生明確保護環境的重要...

在生物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 環保意識課堂教學課外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33.9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2 1578 2012 10 0129 01 地球是迄今為止人類唯一能夠生活的場所。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類對環境的利用越來越多,環境的質量變得越來越差,逐漸難以適應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問題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