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及反思 張鳳

2022-12-15 00:06:05 字數 3590 閱讀 5251

20《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

蒙城縣莊子小學張鳳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語文第七冊20《送元二使安西》教學目標:

1、認識和會寫2個生字:舍、君。2、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歌。

2、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3、激發對祖國詩歌的熱愛,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難點:

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設計特色:

運用多**手段,創設情境,通過讀詩、唱詩,讓學生在形式多樣、充滿情趣的反覆誦讀中,既讀懂詩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詩的意境,獲得審美的愉悅,從中感受並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流程:

一、揭題匯入、知詩人,解題,了解時代背景

1.匯入:同學們,大家好。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的一首王維的詩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大家還會背嗎?一起背給老師聽聽好不好?

同學們的記憶力真好。我們都知道《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首思鄉詩,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王維的另外一首詩——《送元二使安西》(板書題目),與之前學習的不同的是,它是一首送別詩。

2.首先請大家跟隨老師一起回顧作者王維。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漢族,盛唐詩人的代表,創造了水墨出水畫派,有「詩佛」之稱。他的詩句被蘇軾稱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ppt出示)

3.解題。請同學讀讀詩題,你從題目中讀懂了什麼?解「使」?

(師:元二,原名元常,因排行第二,因此稱為元二。安西,是指唐朝時為了通知邊疆而設立的安西都護府。

在老師的指點下同學們能說出這首詩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嗎?)

4.那麼能書擅畫的王維又是怎麼送別朋友的呢?我們一起來走進古詩。

二、初讀,讀準音,讀出節奏

1.請大家,自由朗讀《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要求仔仔細細地讀上兩遍,注意詩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們讀正確。

2.指名讀,讀準生字、多音字。大家都已經讀了,老師聽大家都讀得很認真,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了。(舍、朝)(1)多音字(舍、朝)(2)詩中讀音及意思:舍,古文本

(餘,單柱、無壁的簡易茅屋)(囗,

代表村邑),表示村邑中的茅屋。造字本義:村邑中供旅人暫住的簡易客店。朝:造字本義:月落將盡、紅日初公升的大清早。

3.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好詩歌的節奏,指名讀,再指名讀。

4.全班讀一讀。聽唱讀。

5.那我們學著他的樣子,再讀讀。6.小結。

三、想象畫面,領會詩意,體味別意

過渡:剛才我們從題目中已經知道,王維送元二出使安西。那麼王維又是在哪兒送?什麼時候送呢?請大家再默讀這首詩,並讀讀課後注釋,邊讀邊思考。

(一)學習前兩句,領會詩意1.交流。讀懂詩意,體會美景。

在哪兒送呢?能不能說得更具體一些?什麼時候送呢?你是從詩的哪幾句知道的?指名讀、再指名讀。

剛才我們介紹說王維的詩,「詩中有畫」,那麼讀這兩句詩,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景物呢?

(1)雨:什麼時候的雨?這雨大嗎?為什麼說是小雨?(2)客舍

(3)柳樹:什麼樣的柳樹?

那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呢?誰能連起來說一說。2.指導朗讀

這樣的渭城美嗎?你喜歡嗎?指名讀、再指名讀。再指名讀。男女賽讀。(出示春景ppt)

(二)品讀後兩句,體味別意

過渡:多麼美的渭城啊!可是就是在這樣的乙個清晨,就是在這個如詩、如畫的美景之間,詩人卻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別了。

他又是怎麼送別友人的呢?我們讀讀後兩句。指名讀、再指名讀。

齊讀。1、渭城: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陽古城。

2、浥:潤濕。3、客舍:

旅館。4、柳色:柳象徵離別。

5、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為自古赴西北邊疆的要道。1.

體會路途的艱辛

讀了這兩句,你又彷彿看到了什麼?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齊讀。想想在酒席上,他們除了喝酒,還會幹嘛?那麼王維會說些什麼呢?

他們只喝了一杯嗎?你從**看出來?幹嘛要一杯接一杯地喝?以後還有機會一起喝酒嗎?

那麼安西又在哪呢?介紹渭城、陽關、安西的位置以及地理關係。(出示唐代地圖)

此去不僅路途遙遠,而且當時陽關以西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呀?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剛才你看到了什麼?想想看,元二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困難?2.創設情境,讀出詩情

(1)指導讀(引讀)指名讀、再指名讀

(2)如果你是王維,你還會說什麼呢?(角色扮演討論)(3)如果你是元二,你又會說些什麼呢?3.總結昇華

(1)是啊!朋友之間有多少知心話要說呀!又有多少說不完的話呀!千言萬語都匯成了一句話師引讀。勸君更盡一杯酒--生齊:西出陽關無故

人。(2)再看看窗外,小雨還在下著,楊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腳步嗎?而朋友終將離我而去,怎不傷別離——師引讀齊讀後兩句

(3)多少回憶,多少離愁,多少牽掛,都化作了這一杯濃濃的酒。——師引讀齊讀後兩句

就這麼說呀,喝呀,喝呀,說呀,已經記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這哪還是一杯酒啊,這分明就是——(板書:情)你們感受到了嗎?這是一種什麼之情?(板書: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來我們一起欣賞現代語言的送別,觀賞送別的畫面,感受他們的離別情吧!四、會讀,有感情

1.讀全詩:(有感情朗讀)賽讀(男女生賽讀、左右賽讀)齊讀:我們一起來送送元二吧!2.唱詩

就是因為有了這個情,千百年來這些文字才被代代傳頌,因為有了情,這首詩不久就被配上**,成為當時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現在經久不衰的**之一《陽關三疊》。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其中的一段。

第一遍請同學們仔細地聽,一邊聽一邊感受。第二遍,如果你能行,你可以輕輕地跟唱。如果還暫時不行,就邊聽邊學,千萬別著急。第三遍,會的,你可以大聲跟唱。五、課外拓展

離別是詩,離別是歌,離別總是情。一樣的送別,不一樣的情懷。老

師整理了一部分離別詩送給同學們,喜歡的話讀一讀,比一比,感受古人淳樸的情懷,體驗深情厚誼帶給我們的感動和溫暖。有興趣的話,你還可以再蒐集一些。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作。這首詩以送別為主題,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敘事,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即將遠赴陽關時的依依惜別之情。詩歌以凝練的語言記錄詩人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特點。

因此,詩歌中常留下空白之處,給人想象的時空。

想象並非憑空而來,想象依託的是文字。把詩中語言想象成一幅幅現實的畫面,一幕幕立體的場景,讓學生置身其中,通過想象感受詩句背後的那份情,那份愛,那種味。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做到品讀詩句過程中展開想象,通過想象深化語言的感悟。

想象的內容有:1.景物的想象

在學習《送元二使安西》一、兩句時,我邊朗讀邊讓學生想象,在你的面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初讀古詩後,就讓學生想象在春天看到的景色:朝雨、柳樹、旅館……想象渭城的景色,與後面安西的滿目凄涼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猜想學生在理解安西會遇到困難,於是我就補充安西的**:漫天黃沙、一望無際的沙漠、荒蕪人煙。2.

情感的想象

讀《送元二使安西》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兩句,想象詩人與元二是怎樣進行分別的。

在一次次渲染離別時的愁緒,學生的情感漸漸地達到了高潮,大部分的學生已經深深體會到到那份濃濃的離別之情了。

想象詩中之畫,感悟酒中之情。設計總是比實踐更趨於完美。此次上課不足之處有:

1.教學生字,在田字格範寫更好。2.

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寫字要加入教學。3.上課語速有點快。

4.有問題出示了未收回。5.

加入教師範讀會更好。6.必要時可以拓展有名的送別詩。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 是詩人送友人元二奉命前往安西時所作的送別名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敘事,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即將遠赴陽關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在這節課上,我力求讓學生感受到了送別的難捨難離。教學時按照 古詩四讀法 讓學生自讀自悟,鼓勵學生談自己對詩歌所描寫的意境的理解和感受,從詩句中感悟其中的深意。曾記得 學古...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反思

俗話說 不學詩,無以言 中國是乙個有著豐富文化和悠久歷史的國度,在我們這個忽略古文化傳播的時代,古詩正隨著一些時尚名詞的誕生,而漸漸被人們所遺忘。慶幸的是,課改後的語文教材更注重了古詩詞的教學,可見,讀詩在乙個人的成長歷程中很重要。今年五月份,我有幸參加了集團組織的 教師技能大賽 選取了唐代詩人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

課題主備教師集體備課時間授課時間 張秋菊參備教師 課時順序號1 二次備課時間 課型月日 年月日月日第節 新授1 自讀感悟,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教學目標 闡明課標依據 2 培養讀詩興趣,理解詩中的詞句,體驗作者情感,體會朋友間的深厚情誼。3 培養學生語感,積累有關送別詩句。教學重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 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