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關係》教案

2022-12-13 07:24:07 字數 3614 閱讀 8262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1.1 不等關係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理解不等式的意義.

2.能根據條件列出不等式.

(二)能力訓練要求

通過列不等式,訓練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通過用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絡以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並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用不等關係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題意列出不等式.

●教學方法

討論探索法.

●教具準備

投影片兩張

第一張(記作§1.1 a)

第二張(記作§1.1 b)

●教學過程

ⅰ.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師]我們學過等式,知道利用等式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同時,我們也知道在現實生活中還存在許多不等關係,利用不等關係同樣可以解決實際問題.本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不等關係,以及不等關係的應用.

ⅱ.新課講授

[師]既然不等關係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大家肯定接觸過不少,能舉出例子嗎?

[生]可以.比如我的身高比她的身高高5公分.

用天平稱重量時,兩個托盤不平衡等.

[師]很好.那麼,如何用式子表示不等關係呢?請看例題.

投影片(§1.1 a)

如圖1-1,用兩根長度均為l cm的繩子,分別圍成乙個正方形和圓.

圖1-1

(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積不大於25 cm2, 那麼繩長l應滿足怎樣的關係式?

(2)如果要使圓的面積不小於100 cm2,那麼繩長l應滿足怎樣的關係式?

(3)當l=8時,正方形和圓的面積哪個大?l=12呢?

(4)你能得到什麼猜想?改變l的取值,再試一試.

[師]本題中大家首先要弄明白兩個問題,乙個是正方形和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另乙個是了解「不大於」「大於」等詞的含意.

[生]正方形的面積等於邊長的平方.

圓的面積是πr2,其中r是圓的半徑.

兩數比較有大於、等於、小於三種情況,「不大於」就是等於或小於.

[師]下面請大家互相討論,按照題中的要求進行解答.

[生](1)因為繩長l為正方形的周長,所以正方形的邊長為,得面積為()2,要使正方形的面積不大於25 cm2,就是

()2≤25.

即≤25.

(2)因為圓的周長為l,所以圓的半徑為

r=.要使圓的面積不小於100 cm2,就是

π·()2≥100

即≥100

(3)當l=8時,正方形的面積為=4(cm2).

圓的面積為≈5.1(cm2).

∵4<5.1

∴此時圓的面積大.

當l=12時,正方形的面積為=9(cm2).

圓的面積為≈11.5(cm2)

此時還是圓的面積大.

(4)我們可以猜想,用長度均為l cm的兩根繩子分別圍成乙個正方形和圓,無論l取何值,圓的面積總大於正方形的面積,即

>.因為分子都是l 2相等、分母4π<16,根據分數的大小比較,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大的反而小,因此不論l取何值,都有>.

做一做投影片(§1.1 b)

通過測量一棵樹的樹圍(樹幹的周長)可以計算出它的樹齡.通常規定以樹幹

離地面1.5 m的地方作為測量部位,某樹栽種時的樹圍為5 cm,以後樹圍每年增加約為 3 cm.這棵樹至少生長多少年其樹圍才能超過2.4 m?(只列關係式).

[師]請大家互相討論後列出關係式.

[生]設這棵樹至少生長x年其樹圍才能超過2.4 m,得

3x+5>240

議一議觀察由上述問題得到的關係式,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

[生]由≤25

>100

> 3x+5>240

得,這些關係式都是用不等號連線的式子.由此可知:

一般地,用符號「<」(或「≤」),「>」(或「≥」)連線的式子叫做不等式(inequality).

例題.用不等式表示

(1)a是正數;

(2)a是負數;

(3)a與6的和小於5;

(4)x與2的差小於-1;

(5)x的4倍大於7;

(6)y的一半小於3.

[生]解:(1)a>0;(2)a<0;

(3)a+6<5;(4)x-2<-1;

(5)4x>7;(6)y<3.

ⅲ.隨堂練習

2.解:(1)a≥0;

(2)c>a且c>b;

(3)x+17<5x.

補充練習

當x=2時,不等式x+3>4成立嗎?

當x=1.5時,成立嗎?

當x=-1呢?

解:當x=2時,x+3=2+3=5>4成立,

當x=1.5時,x+3=1.5+3=4.5>4成立;

當x=-1時,x+3=-1+3=2>4,不成立.

ⅳ.課時小結

能根據題意列出不等式,特別要注意「不大於」,「不小於」等詞語的理解.

通過不等關係的式子歸納出不等式的概念.

ⅴ.課後作業

習題1.1

1.解:(1)3x+8>5x;

(2)x2≥0;

(3)設海洋面積為s海洋,陸地面積為s陸地,則有s海洋>s陸地.

(4)設老師的年齡為x,你的年齡為y,則有x>2y.

(5)m鉛球>m籃球.

2.解:滿足條件的陣列有:

1,3;1,5;1,7;3,5.

3.解:所需甲種原料的質量為x千克,則所需乙種原料的質量為(10-x)千克,得

600x+100(10-x)≥4200.

4.解:8x+4(10-x)≤72.

ⅵ.活動與**

a,b兩個實數在數軸上的對應點如圖1-2所示:

圖1-2

用「<」或「>」號填空:

(1)ab;(2)|ab|;

(3)a+b0;(4)a-b0;

(5)a+ba-b;(6)aba.

解:由圖可知:a>0,b<0,|a|<|b|.

(1)a>b;(2)|a|<|b|;

(3)a+b<0;(4)a-b>0;

(5)a+b<a-b;(6)ab<a.

●板書設計

§1.1 不等關係

一、1.投影片§1.1 a(討論長度均為l cm的繩子,分別圍成乙個正方形和圓,比較它們的面積的大小).

2.做一做(投影片§1.1 b)

根據已知條件列不等式

3.歸納不等式的定義

4.例題

二、課堂練習

三、課時小結

四、課後作業

●備課資料

參考練習

用不等式表示:

(1)x的與5的差小於1;

(2)x與6的和大於9;

(3)8與y的2倍的和是正數;

(4)a的3倍與7的差是負數;

(5)x的4倍大於x的3倍與7的差;

(6)x的與1的和小於-2;

(7)x與8的差的不大於0.

參***:

解:(1)x-5<1;

(2)x+6>9;

(3)8+2y>0;

(4)3a-7<0;

(5)4x>3x-7;

(6)x+1<-2;

(7)(x-8)≤0.

《不等關係》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經歷由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體會其基本方法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具體情境,感受在現實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等關係,了解不等式 組 的實際背景 3 情感 態度和世界觀 通過感受和學習不等式知識,認識到不等關係是刻畫現實世界客觀物件之間聯絡的一種絕對關係,由此培養...

不等式與不等關係

不等關係與不等式 一 不等式的定義 用不等號 表示不等關係的式子叫不等式。如 等等。例1 已知6枝玫瑰與3枝康乃馨的 之和大於24元,而4枝玫瑰與5枝康乃馨的 二 掌握實數的運算性質與大小順序間的關係 實數的運算性質 例2 已知 為正實數,試比較與的大小。三 不等式的性質與推論 對稱性 傳遞性 加法...

不等關係與不等式

3.1不等關係與不等式1 高一數學組主備人 田建芳 劉欣審核人 高煥麗 學習目標 1.了解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不等關係 會列不等式表示數量關係 2.會用實數的基本理論來比較兩個代數式的大小 3.掌握作差 作商比較大小的基本步驟,並靈活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情境引入 問題1 咖啡館配製兩種飲料,甲種飲料每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