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2022-12-10 01:03:04 字數 4018 閱讀 6902

一、課標與教材

語文課程標準關於閱讀教學要求,學生要「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於」;「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範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疑難問題」;「.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絡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是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教課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4單元的第3篇課文。本冊書說明文閱讀共兩個單元,可以說重在培養學生對說明文的閱讀、理解、分析的能力和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以及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

整體感知,注意說明的順序和方法;提高默讀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篩選資訊。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說明文,兩篇短文《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都有關於恐龍,但是說明的物件又有所不同,又結合班級情況和單元重點。在重難點上不必面面俱到,只是重在培養他們閱讀說明文的能量從而積累知識。

二、學情分析

對於八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經歷了小學六年和中學一年的莽撞之後,思想開始發展成熟,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長。有些事情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成功的滿足,追求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這就造成他們在性格上既有活躍的一面,也有內斂的一面。因此,在教學中,嘗要用一套較寬鬆的教學方法,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以飽滿的熱情全面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去。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短文兩篇所說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說明方法、語言特色。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閱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四、重點難點

重點:1、課後讀讀寫寫

2、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說明方法、語言特色。(難點)

五、創新支點

說明文是相當枯燥的,因此必須抓住某一方面來提起學生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上必須讓學生自己找到感興趣的問題加以提煉。在教法上要多用默讀,讓學生自己讀懂文章,在相對有難度地方採用自主、合作、**的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其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本文作為阿西莫夫——科幻之父的科普問,尤其是語言方面更有許多值得體味的地方。

六、教學方法與**

1、培養學生預習課文的習慣,布置預習內容。

2、準備好多**電腦,投影及相關軟體。

學習過程:

【學習目標】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說明物件,理清寫作思路。

2、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說明的作用和含義。

3、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可以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一、【知識鏈結】

本文選自《新疆域 》,作者阿西莫夫(1920—1992),美國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家。他發表的科幻**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認的當今美國科幻**家的泰斗。

【匯入課文】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謎。不同地域恐龍化石的發現意味著什麼?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阿西莫夫的兩篇短文對此分別做了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

二、自主合作**

學習活動一:

1、給加橫線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遺hái ( ) 骨gzhě( )皺追sù( )

劫( )難蟾蜍( ) 隕( )石攜( )帶

2、解釋詞語

劫難追溯

天衣無縫緻密

3、整體閱讀:

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編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學新疆域》章節裡,請問這兩篇短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絡?

學習活動

二、整體感知

1.「恐龍確實遍布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布世界的說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4.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科學界存在著哪兩種對立的理論?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5.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說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學習活動

三、合作**文字

1、兩篇短文各自要說明的內容是什麼?

2、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說明的角度不同。試比較。

3.本文題目《被壓扁的沙子》是否離題太遠?換成《恐龍是怎樣滅絕的》不好嗎?

學習活動

四、揣摩語言,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提示: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五句話,你發現了什麼?

點撥: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裡的補充說明文字。請同學們結合具體語境,說說它們各自的作用。

三、質疑問難

四、整體建構:科學家能從乙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啟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五、達標測試

(一)、當堂測試

1.給加橫線的字注音。

遺骸( ) 褶皺( ) 追溯( )  鳥臀目( ) 兩棲動物( )

2.《阿西莫夫短文兩篇》一篇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佐證了 ;一篇通過對「被壓扁的沙子」的反思,證明 。這表明,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 也不同。

3.在下面的橫線處填上適當的關聯詞語。

斯石英並不十分穩定,原子之間靠得太近以至於它們又出現相互排斥的趨勢,最後又變為普通沙子。 , 原子之間結合得極為緻密, 這種**變化進行得非常緩慢, 使斯石英可保持數百萬年。

4.一小吃店打出廣告:「好吃,告訴大家;不好吃,告訴我們。

」但由於廣告內容不是很自信,效果並不好。後經人指點,將廣告內容稍作改動,便十分自信,顧客盈門。請問,是怎樣改動的?

(二)、課後達標

閱讀下列文段,完成文後各題。

在過去的9年裡,科學家們一直對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乙個新觀點爭論不休,這個問題最終也許會得到解決。

2023年,曾經有報道說,在乙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乙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部,引**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毫無疑問,6500萬年前地球上曾有過一次「大滅絕」,發生過一次「大劫難」。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這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例如,2023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乙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乙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因此,目前存在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說」和「火山說」。

這不僅僅是乙個學術問題,因為我們將來也許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大災難(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我們需要盡可能多地了解這種事件所產生的影響,希望將來一旦面臨這種事件,我們可以採取某種應急措施。

5.給加橫線的字注音。

潮汐( ) 大劫難( )

6.這段文字說明的物件是什麼?採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

7.給這段文字劃分層次,並概括層意。

8.②③④段文字說明了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兩條:① ;② ;其依據分別是

9.第④段文字中引號的作用是 ,第⑤段文字中括號的作用是

10.第②段文字中加點的「可能」「也許」能否刪去?為什麼?

初二語文《時間的腳印》《阿西莫夫科普短文兩篇》教案

同步教育資訊 一.本週教學內容 1.時間的腳印 講讀 2.阿西莫夫科普短文兩篇 自讀 二.學習過程 時間的腳印 一 重點 難點 1.體會文中擬人化寫法,領悟文章語言生動有趣的特點。2.理清課文說明的順序,明確單句成段的句子的作用。3.理解第四段寫 銅壺滴漏 的內容是否偏離主旨。二 文學常識 1.作者...

讀阿西莫夫有感

讀 阿西莫夫 機械人短片全集 有感 阿西莫夫是個聰明的老鬼才,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是在王卯卯的兔斯基後記中。王卯卯說,阿西莫夫給了她很大的靈感,是她的啟蒙導師。我那時候很喜歡兔斯基,於是一直將讀阿西莫夫放在心上。整本書都是關於機械人的小短篇,這樣的短篇全集其實有乙個無法避免的弊端,那就是作者永遠無法...

短文兩篇教案

主講人 趙軍課型 新授課 備課時間 2012年3月20日備課組長簽字 學習目標 1 學習散文詩語言的優美。2 理解 飛蛾撲火 夸父逐日 嫦娥奔月 在文中的含義。3 體會文中蘊含著的深刻的哲理。4 理解作者對人生的理想與追求。學習重難點 體會文中蘊含著的深刻的哲理。理解作者對人生的理想與追求學習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