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人教版 必修2《荷塘月色》教案

2022-12-04 14:30:06 字數 5077 閱讀 3001

荷塘月色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學習賞析散文的藝術手法。

2.通過把握本文的情感脈絡,學習鑑賞抒情散文。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頗不寧靜的感情。

2.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方法】

通過聽錄音、默讀,讓學生讀文入境。

通過反覆誦讀、感知,品味作品語言。

通過提問思考討論,體會作者的感情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計畫採用六個步驟「自讀感知,思考提問,查閱資訊,討論交流,熟讀成誦,存疑留問」,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存疑留問」放在課外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讀感知,學生思考提問,學生查閱資訊,學生討論交流,學生熟讀成誦。教師在這過程中主要起引導點撥的作用。

一、自讀感知

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整篇課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結構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讀課文,疏通文句,借助註解和詞典,弄清以下詞語的讀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鬱鬱、彌望、裊娜、宛然、凝碧、斑駁、峭楞楞

借助註解和詞典讀懂《採蓮賦》。

其次給文章八個小段標上序號,找出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語句。

明確: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語句主要有:

第一段: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

第二段: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便覺是乙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第七段: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第八段: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再次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主要內容複述下來,注意段落之間的聯絡。

明確:因為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滿月的光裡,總該另有一番樣子,於是就想去看看,沿著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卻很好,我可以享受這無邊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確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朧和諧,令人心醉。

荷塘四周非常幽靜,只有樹上的蟬聲和水裡的蛙聲最熱鬧,而我什麼也沒有。忽然又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巳無福消受了。採蓮令我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回到了家裡。

二、思考提問

首先學生再次仔細閱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和有必要深究討論的問題。

學生先後提出如下一些問題:

為什麼作者要反覆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一鋪」,其好處是什麼?

作者說自己心裡頗不寧靜,為什麼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麼葉子寫得多?

課文最後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餘?

心裡頗不寧靜表現了什麼?

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麼?有無深層含義?

採蓮與文章主體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寫採蓮的事情?

作者為什麼會由光和影聯想到名曲?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作者為什麼會如此傷感?

《荷塘月色》為什麼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處。

其次教師和學生一起梳理上述問題,重新整合。

第一類問題是關於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

為什麼作者要反覆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作者說自己心裡頗不寧靜,為什麼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心裡頗不寧靜表現了什麼?

第二類問題是文章區域性的細節問題。按照文章先後依次羅列如下: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麼葉子寫得多?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鋪」,其好處是什麼?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麼?有無深層含義?

作者為什麼會由光和影聯想到名曲?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作者為什麼會如此傷感?

第七段採蓮與文章主體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寫採蓮的事情?

第八段課文最後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餘?

第三類是關於對本文的評價的問題。

《荷塘月色》為什麼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處。

三、查閱資訊

針對上述問題請學生上網查閱資料,或上圖書館查閱資料。

四、討論交流

首先討論第一類問題,即關於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

教師提示,要搞清作者說自己心裡頗不寧靜的問題,首先要搞清為什麼作者會頗不寧靜,這必須聯絡當時的時代背景,必須聯絡作者自身來看。學生交流上網查閱的有關資料。明確: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華,串佩弦,號秋實,生於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2023年11月22日),卒於2023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

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朱自清有著作27種,共約190萬言,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大多收入2023年開明書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2023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蒐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朱自清雖在五四運動後開始新詩創作,但是,2023年發表的《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卻顯示出他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才能。從此以後他致力於散文創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

2023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時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於2023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鬥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後,卻從鬥爭的「十字街頭」,鑽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複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心裡頗不寧靜表現了什麼?

明確:《荷塘月色》表現了作者為國家民族命運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現了作者不願同流合汙,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也表現了他不願意投身武裝革命,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弱點。這是他當時的真實心態的反映。

為什麼作者要反覆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明確:因為這是作者性格的真實寫照,也是因為當時作者這種矛盾心態非常強烈。

作者說自己心裡頗不寧靜,為什麼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明確:作者主觀上想通過遊覽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寧靜的心態,客觀上確實在觀賞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時侯,作者完全陶醉於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歸不寧靜,又重新憂鬱起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就是他不寧靜的表現。

其次討論區域性細節問題。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麼葉子寫得多?

教師要求學生閱讀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寫了什麼?又是怎麼寫的?

明確:先寫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型的荷花以及陣陣傳來的荷香,最後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脈脈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駐足觀察的順序,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來寫的。

本段可分兩層,第一層寫靜物,葉子像「舞女的裙」,靜中寫動,寫出了動態美。花「裊娜」羞澀」,像人一樣嬌美,寫出了靜態美;像「明珠」「星星」,則寫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華。花香像「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啟用了讀者的美好想象。

第二層寫動態。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

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合,給讀者以不同的感覺。

之所以葉子寫得多,是當時當地景物的實際情況。作者創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寫的特徵,本文的特點是將描寫荷塘和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優雅、朦朧、幽靜的物境之美。

第四段沒有直接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都處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銀白色的,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點。寫荷花的香味,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處飄來的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如在嘈雜的白天,絕不會有這樣的感受。

閱讀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寫月色的。

明確:作者把荷葉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乙個「瀉」字,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豔欲滴的實感;乙個「浮」字又表現出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寫荷葉、荷花,其實不然,作者是通過寫葉、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

又如文章寫「黑影」和「倩影」,還是寫月色,因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體上產生的。樹影明暗掩映,錯落有致,反襯月光輕盈蕩漾。月色本是難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過不同的景物,從不同的角度去寫月色,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鋪」,其好處是什麼?

解答這個問題,不妨請學生把「照」和「鋪」字代人句中讀一遍,學生就知道了。

明確:「瀉」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來的,「瀉」字有向下傾的勢態。「照」和「鋪」字就沒有這個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麼?有無深層含義?

明確:「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層淡淡的雲遮住的月光。至於它的深層含義應該聯絡作者的心態來看,他不希望過於激烈的行為,他喜歡一種平和的心態,正如我們前面分析的那樣,他做不到投筆從戎,他要尋找安寧平和的生活。

對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態。

作者為什麼會由光和影聯想到名曲?

明確:這是使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光與影是視覺形象,作者卻用聽覺形象來比喻,這就是通感的一種,其相似點就是和諧。第四段寫荷花的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方飄來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這也是通感,把嗅覺形象轉化為聽覺形象,它們之間的相似點就是似有似無、時斷時續、捉摸不定。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作者為什麼會如此傷感?

明確:作者想尋找美景,使自己寧靜,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態而不得,當然傷感。

第七段採蓮與文章主體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會想起採蓮的事情?

明確:以採蓮的熱鬧襯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蓮同物,作者又是揚州人,對江南習俗很了解。

第八段課文最後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餘?

全篇充滿著動與靜的對立統一:社會的動盪與荷塘一隅的寂靜,內心的動盪與內心的寧靜形成對立統一,文章開頭心裡不寧靜,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趨於心靜,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寧靜的現實中來,也形成對立、轉化。

再次討論本文的評價問題。

《荷塘月色》為什麼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處。

高中語文第四專題荷塘月色測試蘇教版必修

荷塘月色 一 基礎部分 1 下列加粗字讀音全對的一項是 a 載客 z i 遁辭 d n 隕星 y n 國殤 sh ng b 輻射 f貯存 ch蚩尤 ch鷁首 y c 膨脹 p ng 炫目 xu n 生吞活剝 b o 惋惜 w n d 一瞥 pi棒槌 chu良莠不齊 y u 繾綣 qu n 2 選出沒...

高一語文人教版部編版第一單元1《荷塘月色》說課稿

考生號 荷塘月色 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荷塘月色 是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必修2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該文與郁達夫的 故都的秋 陸蠡的 囚綠記 共同組成了乙個單元。在必修一散文 因實出虛 教學的基礎上,必修二散文教學應做到 增強散文鑑賞能力 進入審美境界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為品味課文精妙的語言 探尋作...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二第7課《短歌行》競賽課教案

短歌行 競賽課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曹操的生平情況。2.在誦讀中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感受詩中作者起伏變化的感情,體會詩歌的感情基調。3.感悟詩人在暮年時分仍渴望建功立業的壯志雄心,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教學重點 難點 1.對詩中引用的 詩經 裡詩句的意思的理解。2.對詩中情緒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