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重要推理結論

2022-12-04 14:30:05 字數 4388 閱讀 6164

熟記 「二級結論」,在做填空題或選擇題時,就可直接使用。在做計算題時,雖必須一步步列方程,一般不能直接引用「二級結論」,但只要記得「二級結論」,就能預知結果,可以簡化計算和提高思維起點,也是有用的。

細心的學生,只要做的題多了,並注意總結和整理,就能熟悉和記住某些「二級結論」,做到「心中有數」,提高做題的效率和準確度。

運用「二級結論」,謹防「張冠李戴」,因此要特別注意熟悉每個「二級結論」的推導過程,記清楚它的適用條件,避免由於錯用而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下面列出一些「二級結論」,供做題時參考,並在自己做題的實踐中,注意補充和修正。

一、靜力學

1.幾個力平衡,則任一力是與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個共點力平衡,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兩個力的合力: 方向與大力相同

3.拉密定理:三個力作用於物體上達到平衡時,則三個力應在同一平面內,其作用線必交於一點,且每乙個力必和其它兩力間夾角之正弦成正比,即

4.兩個分力f1和f2的合力為f,若已知合力(或乙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乙個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則第三個力與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個力垂直時有最小值。

5.物體沿傾角為α的斜面勻速下滑時, μ= tanα

6.「二力杆」(輕質硬桿)平衡時二力必沿杆方向。

7.繩上的張力一定沿著繩子指向繩子收縮的方向。

8.支援力(壓力)一定垂直支援面指向被支援(被壓)的物體,壓力n不一定等於重力g。

9.已知合力不變,其中一分力f1大小不變,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邊形」法則

二、運動學

1.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或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

時間等分(t): ① 1t內、2t內、3t內······位移比:s1:s2:s3=12:22:32

② 1t末、2t末、3t末······速度比:v1:v2:v3=1:2:3

③ 第乙個t內、第二個t內、第三個t內···的位移之比:

sⅰ:sⅱ:sⅲ=1:3:5

④δs=at2 sn-sn-k= k at2 a=δs/t2 a =( sn-sn-k)/k t2

位移等分(s0): ① 1s0處、2 s0處、3 s0處···速度比:v1:v2:v3:···vn=

② 經過1s0時、2 s0時、3 s0時···時間比:

③ 經過第乙個1s0、第二個2 s0、第三個3 s0···時間比

2.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平均速度

3.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中間時刻的速度

中間位置的速度

4.變速直線運動中的平均速度

前一半時間v1,後一半時間v2。則全程的平均速度:

前一半路程v1,後一半路程v2。則全程的平均速度:

5.自由落體

6.豎直上拋運動

同一位置 v上=v下

7.繩端物體速度分解

8.「剎車陷阱」,應先求滑行至速度為零即停止的時間t0 ,確定了滑行時間t大於t0時,用

或s=vot/2,求滑行距離;若t小於t0時

9.勻加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s = a t + b t2 式中a=2b(m/s2) v0=a(m/s)

10.追趕、相遇問題

勻減速追勻速:恰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 v勻=v勻減

v0=0的勻加速追勻速:v勻=v勻加時,兩物體的間距最大smax=

同時同地出發兩物體相遇:位移相等,時間相等。

a與b相距 △s,a追上b:sa=sb+△s,相向運動相遇時:sa=sb+△s。

11.小船過河:

⑴ 當船速大於水速時 ①船頭的方向垂直於水流的方向時,所用時間最短,

合速度垂直於河岸時,航程s最短 s=d d為河寬

⑵當船速小於水速時 ①船頭的方向垂直於水流的方向時,所用時間最短,

合速度不可能垂直於河岸,最短航程

三、運動和力

1.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體

2.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體sinα

3.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體a=g(sinα-μcosα)

4.沿如圖光滑斜面下滑的物體:

5. 一起加速運動的物體系,若力是作用於上,則和的相互作用力為

與有無摩擦無關,平面,斜面,豎直方向都一樣

6.下面幾種物理模型,在臨界情況下,a=gtgα

光滑,相對靜止彈力為零相對靜止光滑,彈力為零

7.如圖示物理模型,脫離時。彈力為零,此時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分析,之後分析

簡諧振動至最高點在力f 作用下勻加速運動在力f 作用下勻加速運動

8.下列各模型中,速度最大時合力為零,速度為零時,加速度最大

9.超重:a方向豎直向上;(勻加速上公升,勻減速下降)

失重:a方向豎直向下;(勻減速上公升,勻加速下降)

四、圓周運動,萬有引力:

1.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f=mg tgα方向水平,指向圓心

2.飛機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盤旋飛車走壁

3.豎直麵內的圓周運動:

1) 繩,內軌,水流星最高點最小速度,最低點最小速度,上下兩點拉壓力之差6mg

2)離心軌道,小球在圓軌道過最高點 vmin =

要通過最高點,小球最小下滑高度為2.5r 。

3)豎直軌道圓運動的兩種基本模型

繩端系小球,從水平位置無初速度釋放下擺到最低點:

t=3mg,a=2g,與繩長無關。

「杆」最高點vmin=0,v臨 = ,

v > v臨,杆對小球為拉力

v = v臨,杆對小球的作用力為零

v < v臨,杆對小球為支援力

4)重力加速度, 某星球表面處(即距球心r):g=gm/r2

距離該星球表面h處(即距球心r+h處) :

5)人造衛星:

推導衛星的線速度衛星的執行週期

衛星由近地點到遠地點,萬有引力做負功。

第一宇宙速度 v

地表附近的人造衛星:r = rm,v 運 = vⅰ ,t84.6分鐘

6)同步衛星 t=24小時,h=5.6r=36000km,v = 3.1km/s

7)重要變換式:gm = gr2 (r為地球半徑)

8)行星密度:ρ = 3 /gt2 式中t為繞行星運轉的衛星的週期,即可測。

三、機械能

1.判斷某力是否作功,做正功還是負功

① f與s的夾角(恒力)② f與v的夾角(曲線運動的情況)③ 能量變化(兩個相聯絡的物體作曲線運動的情況)

2.求功的六種方法

① w = f s cosa (恒力) 定義式② w = p t (變力,恒力) ③ w = △ek (變力,恒力)

④ w = △e (除重力做功的變力,恒力) 功能原理 ⑤ 圖象法 (變力,恒力)

3.恒力做功的大小與路面粗糙程度無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4.摩擦生熱:q = f·s相對 。q常不等於功的大小(功能關係)

動摩擦因數處處相同,克服摩擦力做功 w = mg s

5.三把力學密鑰匙

五、振動和波

1.平衡位置:振動物體靜止時,∑f外=0 ;振動過程中沿振動方向∑f=0。

2.由波的圖象討論波的傳播距離、時間和波速:注意「雙向」和「多解」。

3.振**上,振動質點的運動方向:看下一時刻,「上坡上」,「下坡下」。

4.振**上,介質質點的運動方向:看前一質點,「在上則上」,「在下則下」。

5.波由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頻率不變,波長和波速改變(由介質決定)

6.已知某時刻的波形圖象,要畫經過一段位移s或一段時間t 的波形圖:「去整存零,平行移動」。

7.雙重系列答案:

向右傳:△t = (k+1/4)t(k=0、1、2、3…) s = kλ+△x (k=0、1、2、3…)

向左傳:△t = (k+3/4)t k=0、1、2、3…) s = kλ+(λ-△x) (k=0、1、2、3…)

七、靜電場:

1.粒子沿中心線垂直電場線飛入勻強電場,飛出時速度的反向延長線通過電場中心。

2.3.勻強電場中,等勢線是相互平行等距離的直線,與電場線垂直。

4.電容器充電後,兩極間的場強:,與板間距離無關。

5.lc振盪電路中兩組互餘的物理量:此長彼消。

1)電容器帶電量q,極板間電壓u,電場強度e及電場能ec等量為一組;(變大都變大)

2)自感線圈裡的電流i,磁感應強度b及磁場能eb等量為一組;(變小都變小)

電量大小變化趨勢一致:同增同減同為最大或零值,異組量大小變化趨勢相反,此增彼減,

若q,u,e及ec等量按正弦規律變化,則i,b,eb等量必按余弦規律變化。

電容器充電時電流減小,流出負極,流入正極;磁場能轉化為電場能;

放電時電流增大,流出正極,流入負極,電場能轉化為磁場能。

八、恆定電流

1.串連電路:總電阻大於任一分電阻;

,;,2.併聯電路:總電阻小於任一分電阻;

;;;3.和為定值的兩個電阻,阻值相等時併聯值最大。

初中物理推理證明題目

初中物理證明題目阜陽未來學校九年級組張振 1由歐姆定律和串聯電路的特點匯出 串聯的兩個導體的總電阻等於各導體的電阻之和。並請你設計乙個實驗方案進行驗證。2由歐姆定律和併聯電路的特點匯出 併聯的兩個導體的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導體的電阻倒數之和。並請你設計乙個實驗方案進行驗證。3請證明在有兩個電阻r1和r...

初中物理推理題大全

初中物理推導題精選 1 兩塊相互垂直的平面鏡m與n,如圖所示放置,有一束光線ab斜射到其中的一塊平面鏡上,經另一塊平面鏡反射,反射光線cd,試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及有關數學知識,推導入射光線ab與反射光線cd相互平行 4 如圖有兩平面鏡夾角為 有一束光線從c點射人經過兩次反射從f點射出,證明其出射角 2...

2019雙曲線中重要結論的靈活應用教育

雙曲線中重要結論的靈活應用 反比例函式的圖象雙曲線上的點的橫座標與縱座標的乘積為一恆定值,這是反比例函式的乙個重要性質。所以,圍繞此性質的各種形式的考題層出不窮。但無論形式如何變化,其解題方法是有律可循的。例1.如圖1所示,過函式 k是常數,k0,x0 的圖象上兩點a b,分別作ac垂直x軸於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