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營造適宜學生能力發展的學習環境的實踐與探索

2022-11-28 17:24:05 字數 4653 閱讀 1557

3、課堂教學狀況出現拐點

就在筆者認為一般性互動是一條可行教法之時,課堂狀況出現拐點。從2023年秋季學期開始,課堂學習狀態從8:2現狀急轉為3:

3:3現狀。教育者未變,教法未變,僅僅是受教育者變了(每年9月都是新生),此時筆者已經意識到,近幾年探索嘗試的「可行之教法」不能滿足現狀了,必須改!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筆者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受到極大啟發和觸動。

啟發之一:前蘇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的教育意圖越是隱蔽,就越是能為教育的物件所接受,就越能轉化成為教育物件自己的內心要求。

」「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日臻完美。」

啟發之二:當代中國教育家關鴻羽說:「最好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不是批評斥責,不是強制懲罰,而是淡化教育痕跡,讓受教育者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被潛移默化。

不教而教,就是把教育內容滲透在遊戲、談天、生活之中,在一種和諧、自然的氣氛中使孩子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令人震撼,關鴻羽教授與那位小遊戲迷的對話催人深思。筆者更加堅持「只有不好的老師,沒有不好的學生」之理念。作為教育者其最大的責任是對你面對的受教育者負責----教他知識、教他做人,在「教」字上下功夫,在教的理念上、方法上、藝術上下大功夫。

中職的學生不正是因為不好學或不善學而落伍嗎?他們之所以落伍究其根本就是畏學。而隱蔽教學意圖,淡化教學痕跡,營造寬鬆氛圍無疑最適合中職的孩子們。

與其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於是,筆者從2023年秋開始設計並大膽嘗試。

二、改革與實踐

第一階段:2023年9月--2023年12月

(一)實踐班級概況

農四師伊犁職業學校08新科班, 23 人,男生17人,女生6人。年齡15—17歲,屬各專業混合班級,學習氛圍不佳,3:3:3現象突出。

(二)改革與實踐

1、改革作業形式,激發學生主動意識

一是不再做名詞解釋、簡答題之類的作業,突破以往的傳統作業模式;二是改革作業形式,查抄案例、課堂講述,以個人為完成作業單位;做辨析題,小組代表解析,組員補充,以小組為完成作業單位。

2、改革作業評價方式,擴大互動範圍

採用課堂面批作業的方式,一改傳統背批方法。針對查抄的案例待個人講述完畢後分析、評價、現場打分;針對小組完成的辨析題作業,待小組代表解析、組員補充完成後,其他小組做評價。教師根據辯論小組和評價小組的完成質量情況給出評判和分值,所得成績為小組成績,組員均沾。

另外,代表辯論小組和評價小組發言的組員可獲得額外加分。這種評價模式既能確保辯論小組和評價小組集體意識和責任意識,又能激發所有學生的發言積極性,大大拓寬了互動範圍。

3、終結性評價模式改革,啟用平時成績

作業成績納入平時成績,並作為期中、期末考試成績浮動加分的依據。根據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的具體情況,筆者傾向採用美國推崇的基礎教育評價標準,50分及格。但這與我國目前各類教育評價標準--60分及格不吻合,為解決這一矛盾,筆者採取了折中的辦法,即凡按照要求完成平時作業的學生,可獲得期中、期末考試成績浮動加分的資格,浮動加分值為10分。

這樣就是心理評價標準50分加上浮動的10分滿足規範評價標準60分及格的要求。

在完成平時作業的基礎上浮動加分是乙份付出兩樣收穫的激勵性措施,行為必須前置,即開學時就告知學生怎樣可獲得浮動加分,使學生在獲得平時成績的基礎上還能獲得加分機會,啟用平時成績,激發學生的趨利動機,進而積極努力的完成作業。

第二階段:2023年3月—2023年7月

(三)實踐班級概況

農四師伊犁職業學校08烏鐵班、機電班、衛生班,共計117人,從學習狀況來看,開學初,衛生班處於5:5狀況,烏鐵班、機電班處於於3:3:3狀況。

(四)繼續實踐與探索

繼續沿用08年秋季學期的改革思路,查詢案例、小組辨析、老師評判以及一舉兩得的浮動加分模式。在此基礎上,擴大改革範圍,在教與學的形式上有重大突破。

1、突破教材內容設計,重新設計教學內容

教、考內容設計突破教材設計體系,即對教材內容進行有益的刪減編排,壓縮上課內容。如,《法律基礎知識》課程設計為六章,憲法、行政法、刑法、經濟法、民法、訴訟法,現將其刪減為三章,即憲法、刑法、民法。刑法與民法知識與生活貼得最近,對學生的行為最具指導性,也最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

如此一來,可有充足的時間開展現場式、體驗式教學,開展更多的互動、換位教學。

2、充分利用現場式、體驗式教學

對於中職學生的求知慾望而言,純課堂教學無論如何都難避免其呆板與枯燥。走出課堂到現場去感受,到實踐中去體驗,進而完成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筆者針對《法律基礎知識》課程擇機帶學生去就近法院旁聽,觀摩**,讓學生在莊嚴的法庭上感受法律的尊嚴,體會當事人雙方依***抗辯過程中應具備的條件。

返回課堂後交流感受,促進對所學法律知識的梳理、領悟和掌握。《**禮儀》課程,則針對學生所需知識,設計利用課時總數的三分之一,採取戶外實訓的做法,對禮儀要求中的一招一式進行示範和演練,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對**在日常工作中最基礎的步態、巡查動作、與患者交流病痛感受、記錄病理過程、護理細節等方面進行指導與培訓,要求學生自願結合成若干小組,指導其扮演醫療護理過程中的不同角色,讓他們自己去體味作為醫療工作者應具備的資質與心理,提公升對護理禮儀知識的認知,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3、師生換位,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改 「老師教,學生聽」的教學常態,採取師生換位的教學方法,學生講,老師聽。針對《法律基礎知識》課程中刑法、民法的部分章節,安排學生提前準備,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作為講解內容,在下一次課上進行講解,老師是聽者、是課堂秩序的維護者、是講解質量的評判者。一節課的時間交給那些有所準備且願意上台講解的學生展示自我,另一節課的時間由教師簡評,並針對所講問題進行梳理和補充。

4、精心設計辯論焦點,提高課堂辯論質量

為了使學生有個寬鬆的學習環境,筆者刻意精心設計辯論內容。圍繞刑法、民法貼近生活的特點,把一些容易發生混淆、但在生活中發生概率極高的案例融進課堂,引導學生思考、發問、爭執、辯論。例如,刑法中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搶劫、販賣毒品、放火、**、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初二學生某甲14歲生日那天與同學聚會過生日,因飲酒過量有點醉意,分手後回家途中將一過路女子的手提包搶走,並將其打成輕傷,某甲是否應該負刑事責任?學生會很自然地對某甲是否滿十四周歲、醉酒者犯罪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展開激烈爭論。設定這種現實中常見、但又很容易判斷錯誤的法律問題,既可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又可以讓學生真正領會到正確理解、運用法律知識的重要性。

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類似這樣的案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最高,求知慾最足,收穫感最強。

5、無紙化考試獨闢蹊徑,促使學生積極應考

2023年7月,08烏鐵班、機電班、衛生班開設的《法律基礎知識課程期末採用無紙化考試。考試模式----模擬法庭**審理,具體操作程式簡介如下:第一步,精選刑、民四個案例備用;合理設計評分標準;物色評委;第二步,每班分為四個小組,推舉四位表達能力、法律知識領悟能力、應變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組長按公平法則選擇組員,確保各組實力相當;第三步,角色劃分,每案分為原告、被告、(雙方)辯護人(**人)、證人五種角色;各組長根居所抽案例和組員人數分配角色;第四步,準備過程一周。

各組長帶領組員查詢相關資料,根據評分要求和案情為所扮演的角色準備發言材料,確保本組成員互相配合、出色發揮,營造辯論氣氛;第六步,**,審判長由課任教師擔任,評委由課任教師選聘。每組**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評委及審判長依據評分要求客觀評價。

一周內,90%的學生行動起來了,查詢資料、諮詢老師,商量團隊庭審組合。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向組長或能力較強的學生求助,團隊精神得以充分展現。

實踐證明,無紙化考試從根本上杜絕了紙質考試容易作弊的現象;促使學生在準備週內將遠離相關的知識進行梳理、領悟和內化。對於部分學生而言,尤其是那些平時不愛學的學生來講,一周所獲取的知識超過了一學期的所學。

設計合理的開卷考試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這種考試方法在檢驗學生知識掌握與應用能力的真實性上含金量更高。如《**禮儀》課程就採用了這種模式,把**禮儀規範要求設計在工作場景中,讓學生判斷選擇正確的禮儀規範用語和行為,就可以檢驗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應用。所以,開卷考試的關鍵是考試內容的設計。

通過改革與實踐,各班學習狀態大有改觀。

三、分析與探索

實踐所取得的成績是可喜的,也是可以充分肯定的。但筆者認為,要做這樣的嘗試需要兩大突破。

(一)理念突破

1、備課先備人

備課先備人是每位教師諳熟的教學原則,但如何「備人」卻能考驗一位教師的基本功。我是這樣看我的中職學生的。

理性定位。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寶貴的人力資源,中職教育肩負著重要的職責。首先,中職學生是國家潛在的人力資源,不能簡單地把他們歸類為三差生。

無疑,這些學生確有不少缺點,如厭學、不善學、超低自尊以及不良習慣,等等。但這都不能歸咎於品質問題,僅屬於行為規範問題。更何況這些不足之處的產生根源最終要歸結為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引導的缺位。

其次,不能概而論之地認為「此生不可教也」。我始終認為,只有不好的老師,沒有不好的學生。我們招生的理由是:

中職教育是他們將來獲取就業技能的理想選擇。對這些學生不可以定性為:一方面說人家需要學習掌握技能,一方面又說人家無可教之處。

理解學生,給自己乙個平和心態。無論這些學生是厭學、不善學,還是自尊極弱、有許多不良習慣,錯主要不在他們,他們是自保能力的受害者。是不善家庭教育的受害者,是良莠不齊社會環境的受害者,是應試教育體制下、學校一位追求公升學率的受害者。

他們因學習欠佳而過早地遭到老師及周圍人的冷落、譏諷、排擠,自尊受到極大傷害。遊蕩於街頭巷尾時,又備受不良文化產品的毒害。這些學生需要理解和幫助,需要良性的引導和影響,而不是繼續的打擊。

我們能理解學生,就不會心生怨氣,就會以平常心態去對待中職教育教學工作。

為學生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

四 把鼓勵帶進課堂 乙個數學問題往往有多種解決途徑,數學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某種解法,而應經常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標新立異,不要墨守成規。在課堂教學中,若發現學生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應及時總結表揚,並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學習。多用鼓勵的評語,如 好方法 有創新 你的思路廣 等,學生聽到老師這樣...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薛城區鄒塢中心小學高裕豔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指師生感情融洽和諧 平等合作的師生關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引起和維持人的注意力的乙個重要內部因素。一旦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創造民主 輕鬆 和諧 濃郁的課堂氛圍,是激發學習興趣 煥發課堂活力的前...

如何營造語文課堂學生的自主學習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民主 和諧的教學情境,實施開放性的教學策略,採取多種方法和途徑,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促使自主學習 主動發展 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養其審美能力。關鍵詞營造語文課堂自主學習 一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 恰當運用 引導學生以情入境。現代化的多 手段,全方位 多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