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原理專題三學習活動之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針的關係

2022-11-24 12:45:02 字數 845 閱讀 3884

專題三學習活動: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的關係

1、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的關係。

一般來講,教育目的是指國家或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質量規格所作的總體規定與要求。具體來講,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動所要達到預期結果,是人們對受教育者達成狀態的期望,即人們期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或者產生怎樣的結果。教育目的不同於教育方針。

教育方針是國家根據政治、經濟的要求,為實現教育目的所規定的有關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 它是教育政策的總概括,其內容包括教育指導思想、培養人才的總體規格,以及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等。由此看來,教育目的與教育方式還是有所不同的:

前者著重回答「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後者除了回答「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還要回答「怎樣培養人」的問題。此外,也有學者認為,「教育目的」是理論術語,是學術性概念,屬於教育基本理論範疇;「教育方針」是工作術語,是政治性概念,屬於教育政策學範疇;教育目的可由社會團體或個體提出,對教育實踐不具約束力,教育方針通常是由**或政黨提出,對教育實踐具有強制性。

2、教育目的具有時代性又有發展性。

儘管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不同的國家對教育目的有著不同的表述,人類的教育目的隨著社會的變遷、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演進,但我們也應當看到,世界各國的教育、從古至今的教育,人類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所看重的教育價值,在某些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並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比如,像發展人的「理性能力」、培養人的「道德品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就貫穿在人類教育思想發展史的始終。所謂教育目的的「演進」,有時候僅僅表現為「措辭」不一致;有時候僅僅表現為最重要的核心不變、外圍或邊緣部分發生改變。

當然,也有「核心」部分發生改變的。比如,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科學精神、創造性等,這些現代教育的基本元素在古代教育中是很難看到的。

教育學原理

一 單選題 1.研究表明,人的發展存在個體差異,充分尊重和利用這種發展特點的教育措施有 a 個別輔導 分層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b 個別輔導 分層教學 班級授課 c 分層教學 班級授課 小組合作學習 d 班級授課 小組合作學習 個別輔導 2.在上 圓柱體體積計算 這節課時,老師要求學生通過實驗來確定如...

教育學原理專題五學生及其發展

劉欣茹 144435 自學自測 1 比較傳統和近現代教育中學生地位的變化。答 以師生主體間性建構實現學生發展。主體是具有主體性的人。主體性既是主體的本質體現,也是主體的價值追求,是人在實踐中建構和發展的。但人如何建構自己的主體性,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哲學基礎 認識理路和實踐策略。傳統的觀點 1 傳統教育...

教育學原理師德

教育學原理 教育心理學 德育與師德教育 一 一 填空題 1.職業道德是職業範圍內的 是 和 在各個職業領域內的具體體現。2.教師道德是一種 它的基本含義就是,教師在 的指導下,通過 逐步形成並必須遵循的 和 的總和。3.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有 4.教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是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