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誦讀欣賞

2022-11-22 17:18:03 字數 3569 閱讀 5424

第四單元誦讀欣賞詩詞曲三首

一 《觀滄海》(曹操)

1、作者及背景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 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

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徵烏桓時所作。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2、美點聚焦

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詩人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濛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執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裡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巨集偉氣象,這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

表現了詩人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和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

3、內容賞析(原文略)

(1)這首《觀滄海》作者 ,是時期著名的家家、詩人。他的詩以見稱。

(2)解釋加點字詞:

①東臨碣石

②以觀滄海

③水何澹澹

④山島竦峙

⑤星漢燦爛

⑥若出其裡

⑦幸甚至哉

⑧歌以詠志

(3)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 統領全篇寫景的乙個字是寫景時,先寫島上的次寫海面上的最後寫天空中日月星辰。本詩的情感基調是

(4)前三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寫的是動景寫的是靜景。

(5)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所表現的畫面描述出來。

(6)賞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1.曹操東漢政治軍事慷慨悲壯 2.①登上 ②來 ③多麼 ④聳立 ⑤銀河 ⑥好像 ⑦慶幸、很 ⑧詩 3、觀樹木百草秋風洪波蒼涼慷慨,悲壯激昂 4、動景:水何澹澹、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靜景: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動景靜景各寫一點即可) 5、示例:(樹木凋零)秋風陣陣,呼呼作響,詩人站在遼闊的在海邊,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心潮與大海一起湧動,感慨萬千。(只作翻譯1分,有想象內容1分) 6、詩人通過豐富的想像,運用誇張的手法,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漢的壯闊景象,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懷和巨集大的抱負。

二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1、作者及背景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

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世人說:「門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蘇軾的成就是最高的,勝過蘇洵和蘇轍。

宋神宗熙寧八年,東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歸途中與同官梅戶曹會獵於鐵溝,寫了這首出獵詞。作者在詞中抒發了為國效力疆場、抗擊侵略的雄心壯志和豪邁氣概。2、美點聚焦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句意:我要緊握強弓,把對敵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圓如滿月的弓上,看準西北的敵人,狠狠地射殺敵人。表達作者立志殺敵的決心。

3、主題點選

這首詞描寫了作者在密州一次出獵的情景,抒發了為國效力、抗擊侵略者的雄心壯志和豪邁氣概。

4、內容賞析(原文略)

(1)從表達方式上看,詞的上闋重在下闋重在_______。

(2)詞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達什麼意思?

(3)「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一句有什麼含義?在表達上有什麼好處?

(4)詞的上片突出觀獵盛況的乙個詞是

(5)用你自己的話,描述「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所展現的壯觀場面。

(6)根據詞中最後一句塑造的形象,說說這首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1、 敘事(描寫)、抒情。2、詞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達自己報效國家、禦敵建功的決心。

3、蘇軾此時因政治上處境不好,調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許,慨嘆身世,實際渴望得到朝廷重用,表現出作者立志為國效力、抗擊侵略者的豪情。在表達上顯得委婉含蓄。4、卷 5、隨從將士戴上錦帽穿好貂皮裘,成千的騎手跟隨者他,浩浩蕩蕩,像疾風卷向平坦的山岡。

6、表達了自己要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決心。

三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1、作者及背景簡介

張養浩:元代詩人,散曲作家。字希孟,號雲柱,濟南(今山東省)人。曾任監察御史、禮部尚書,為人剛直敢言時弊,後辭官歸隱。其詩歌、散曲對當時的社會黑暗有揭露。

「山坡羊」,曲牌名,「潼關懷古」是標題。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歷年間,關中大旱,張養浩被徵召任陝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經過潼關時觸發了追念古代情懷而作的,表現了作者對民間疾苦的關心和同情。

2、美點聚焦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王朝之「興」必大興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

像秦王朝興起時,築長城,開馳道,造官室,勞役繁重,百姓受盡了苦。亡則兵禍鏈結,人民死亡流散,田園荒蕪。不論「興」、「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表達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3、內容賞析(原文略)

(1)此曲中「山坡羊」是 ,「潼關懷古」是 。

(2)「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中「聚」和「怒」寫得都很生動形象,請你就此說說你的理解。

(3)詩人是為「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而「傷心」「躊躇」嗎?

(4)詩中「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為何「興」百姓也苦呢?

(1)「山坡羊」,曲牌名,「潼關懷古」是標題。(2)「如聚」「如怒」都運用擬人的手法,染上了作者的感**彩,既表現了潼關地區山峰的連綿高峻,黃河波濤的洶湧澎湃,又暗示了這裡因地勢險要,必然是兵家必爭之地。為下文的議論做了鋪墊。

(3)作者「傷心」「意躊躇」的原因是:災難頻繁,百姓受苦。(4)「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是全文的中心句,王朝之「興」必大興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興起時,築長城,開馳道,造官室,勞役繁重,百姓受盡了苦。

亡則兵禍鏈結,人民死亡流散,田園荒蕪。不論「興」、「亡」受苦的都是百姓。表達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類文閱讀

閱讀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回答問題。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仔細觀察右邊這幅圖,圖中所展示的畫面是詞中的哪一句?

2、詞中的「傾城」的意思是 ,「為報傾城」體現了當地百姓對蘇軾態度是: 。

3、從選文中加線的「狂、卷、挽」中任選乙個,說說這個詞是怎樣體現豪放的?

1、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或「千騎卷平崗」);2、全城的人都出來了(形容隨觀者之眾);體現的態度:表面是跟隨太守,實質是對蘇軾的擁戴、讚揚、敬佩(或:對蘇軾政績的肯定)(能從「實質」上說對,即可給滿分);3、示例:

「狂」:激情奔放,統領全詞,無不展現粗獷豪邁的風格;「卷」:體現打獵場景巨集大,人員眾多,氣勢壯闊,突現陽剛之美;「挽」:

拉滿弓的姿態強勁,信心百倍,激情無比(三個詞語均體現豪放之氣勢)。

四單元誦讀欣賞個案未修改

主備人備課時間復備時間課題課時分配專案教知識能力過程學 方法情感目 態度價值觀標教學重點 2 了解一般詠物詩的方法。教學難點教學 教具 課件 準備 了解古詩中景物描寫的作用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情感。1 收集詩歌的相關資料,熟悉詩歌的內容,並且能夠熟讀成 誦。2 準備匹配的背景 磁帶或cd。主備人授課教師...

第四單元單元分析

十三致十六課 一,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應用邊讀邊想,邊記的讀書方法,讀懂每一句話,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2 以課文為材料,通過聽說讀寫訓練拓展口語交際能力。3 圍繞話題想象,展開幻想,學會陳述,不斷提高漢語交際能力。二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課文學習識讀110個詞語,27個生字。2 聯...

第四單元小結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我注重從小學生空間觀念形成的心理特點方面入手,做了以下嘗試。一 充分利用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調動學生的感官,通過觸控 測量 模擬等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認識並建立1立方厘公尺 1立方分公尺 1立方公尺的實際大小的體積觀念。學生真正是在親身經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