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數表典型課堂案例

2022-11-20 13:06:03 字數 3450 閱讀 7900

有效課堂典型教學案例「百數表」

東台市時堰鎮後港小學周麗娟

主題:如何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

案例背景:

「提問」是數學課堂使用最普遍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向活動,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課堂提問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

準確、恰當、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百數表」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項教學內容,這節課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除了鞏固100以內數字的順序,學生還能在表中發現一些有趣的排列規律。

教學實錄:

片段一:**百數表列的規律。

師:剛才我們從行中找到了小秘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列,我們一起來把第3列補完整,你會嗎?

生:3、13、23、33、43、53、63、73、83、93。(根據學生回答多**相應出示)

師:對於這列數你有什麼發現?

生1:十位上每次增加10。

師: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2:不對。應該是十位上每次增加1,這列數每次增加10。(教師可以在這裡及時追問:這一列數跟列數3有什麼關係?)

師:那第7列誰會填?

生:7、17、27、37、47、57、67、77、87、97。(多**相應出示)

師:第10列呢?

生:10、20、30、40、50、60、70、80、90、100。(多**相應出示之後,老師沒有讓學生對這一特殊的列和行數的關係進行**。)

師:每一列數有什麼規律?(教師讓學生同桌討論後匯報,學生討論的聲音沒幾秒就靜下來了。這裡我認為是學生覺得沒什麼好討論了就自己靜下來了。)

生:每一列數都是每次增加10。(師板書:列:依次大10)

師:還有什麼規律嗎?(見沒有乙個學生舉手,教師就自己總結了規律。)

師:小朋友們發現了每列數都是依次大10,其實列數與這列數的個位也是一樣的,第3列數的個位都是3,第7列數的個位都是7,你們發現了嗎?現在我們知道了行與列的小秘密,請你們把這張表填完整,行嗎?

學生齊說:行。(教師沒有讓學生操作)

師:老師相信你們都行的。(多**出示完整的百數表)好!這就是一張完整的**,100個數在這裡都有自己的家,我們把這張表叫「百數表」(揭題、板書:百數表)。

片段二:練習鞏固(其中一題)。

根據所給的行和列寫出這個數。

行 2 5 8 6 7 9 4 10

列 4 7 3 10 2 5 6 10

數學生獨立練習後,集體交流核對。

老師點名請學生說出答案,講到第6行第10列時出現了3種情況:生1:50。

生2:60。生3:

70。老師分別問了全班學生贊成50的舉手、贊成60的舉手、贊成70的舉手。(我當時看了一下,每一種答案的人數大概都佔到了三分之一。

)老師這時把**切到了前面完整的百數表,讓學生找一找第6行第10列到底是哪個數?生齊說:60。

這時剛才舉手贊成是60的學生一片譁然,只聽到「我說對了」、「我也說對了」的聲音此起彼伏,老師適時讓學生安靜。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列整十數是不能用前面9列的行和列的規律來確定這列數的,這第10列數的十位跟行數有什麼關係?

生:一樣的。(教師雖然在這裡對第10列整十數的規律作了補救,但是學生掌握的情況沒有得到檢驗。)

後面的題學生報答案下來都沒什麼問題,大部分學生都做對了。

案例反思和分析:

這節課後,這位教師在反思時談了自己的感想,她說總覺得**不對,百數錶行和列的規律的**,在時間上也花得很多,但學生學得還是不夠透徹。她感到很困惑,為什麼後面練習中的那道填表題,知道行數是6和列數是10,要求學生寫出這個數,全班做對的學生並不多,有的學生寫50,有的寫60,還有的寫70(正確答案是60)。她說了這個困惑之後很多在場的老師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有的說她關於這個特殊的列沒有單獨拿出來讓小朋友找規律,而且對於這個規律也沒有做講解,導致很多學生用前面9列的規律去考慮這個數,有的老師提出她沒有很好的作出總結,所以有的學生沒有融會貫通,導致後面這一題的錯誤率這麼高。

在我看來,這個教師這堂課的設計層次清晰,整個教學過程力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建構百數表的規律。首先讓學生**行的規律,其次**列的規律,最後以各種不同的練習鞏固,學生除了第10列的規律掌握欠缺,其他都掌握的不錯。

下面我來談談這節課在課堂提問有效性方面做的不足的地方。

一、問題設計太開放,達不到教學目標。

這位教師所提出的困惑,我認為應該是與設計的課堂提問有關,提問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一節課的好壞,關鍵在於創設的問題是否有效。這位教師整節課設計的大部分問題有一定的針對性,但是我覺得個別提問問得太過寬泛、不夠有效,沒能引起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如片段一在**列規律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找出百數表中列的規律,教師從第3列著手引導學生**,當學生說出這一列數從上往下每次增加10後,教師並沒有及時追問這一列數跟列數3有什麼關係?我覺得這裡是教師設計問題時考慮欠佳的地方,當第3、7、10列出示之後,教師僅一味的提問「還有什麼規律嗎?」,這個問題讓學生無從著手,學生會覺得規律不是已經找出來了嗎,怎麼還有規律啊。

見學生沒人回答,教師就自己總結了列數與這列數個位的關係。

課程標準提出課堂提問要有一定的開放性,但開放要有度。僅一味的開放未必能達到教師要的效果,教師在備課時創設的問題要問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能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那種,如果問題太淺顯學生會覺得沒勁,如果問題太深奧太寬泛學生也對**問題失去信心。這裡我覺得教師可以就第3列數再問乙個問題「這列數跟列數3有什麼關係?

」。通過這個問題的引導,相信小朋友不難發現這列數的個位都是3跟列數3一樣,從而找到列的規律。

二、問題設計沒有緊扣教學難點,學生沒能達成學習目標。

教師課堂問題設計首先要找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教材重點處提問,重點就會突破,在教材的難點處提問,難點就會突破。本課這位教師定的重點是理解百數表中行和列的規律,難點是運用行和列的規律進行填表。

在我看來重難點都應該是理解百數表中行和列的規律,理解了行和列的規律做起題目來肯定沒問題。

本課的課堂提問沒有緊扣教學難點。片段一教師在出示整張百數表以後,整十數那一列沒有讓學生進行**,也沒有通過及時的提問和講解來幫助學生掌握規律,直接導致了片段二鞏固練習中關於這一規律的題錯誤率很高。我覺得,可以讓學生豎著觀察這10列數,提問:

「這10列數有哪一列跟其他列是不一樣的?」學生肯定能找出是第10列整十數。再追問:

「這列數跟行數有什麼關係?」,可以適當讓學生互相討論一下,學生會發現行數是幾第十列相對應的數就是幾十,跟前面9列數的規律是不一樣的,再以問答形式如「第7行第10列這個數是幾」來鞏固這一特殊列的規律。這樣的問題創設之後,再做後面練習紙上的那張**中第6行第10列這個數是幾的時候,應該不會出現那麼多做錯的學生。

所以,作為教師應在課前研究透教材,分析透自己所教的學生,並精心的預設提問,這樣能讓教師更好地駕馭課堂。而乙個適宜的問題往往能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輕鬆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讓我們教師都努力作一名智者,使課堂提問達到最有效。

教案35 百數表

教學內容 p59 60,百數表。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 猜測 驗證及與他人的交談活動來認識百數表,並能在百數表上正確填空。2 運用百數表中的行和列的描述寫數,初步感受能通過 行數 列數 確定乙個數的位置。3 在百數表上 各種有趣的規律 4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分析能力 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學重點...

做個百數表設計要點

設計要點 做個百數表 是新北師大一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本課件在設計時主要注重以下幾點 1.課件至始至終圍繞百數表進行演示和動態指引。重動畫少文字,讓學生多觀察,多思考。2.課件的首頁我爭取做到整潔 簡單 明了。3.本課件文字較少,我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觀察和老師的引導後得到的一般性規律語言。4.新增動態...

工傷典型案例

案例 三違 行為 2007年8月20日,西區某日用品生產企業的一名班長在邊角料粉碎裝置切斷電源沒有完全停止的情況下,直接用右手伸進裝置檢查口,造成右手4個手指被慣性運轉的刀片切斷。典型案例 大慶發生一起因拆遷雇用 臨時司機 違章操作造成二人死亡的 起重傷害事故 典型案例 沖壓機操作人員違章 用手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