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遊戲之謎

2022-11-20 00:54:04 字數 3839 閱讀 8361

《動物遊戲之謎》導學案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案

1、閱讀教材p57單元知識簡介,理解科技說明文,構建單元知識體系。

◇科普文是一種說明文體裁,是介紹科學領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語言準確、全面。在宣傳科普知識的同時,注重激發人們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人們的科學探索精神。

2、文體知識

(1)說明文分類:從說明物件的角度,可分為事物性說明文從說明文語言特徵的角度,可分為生動性說明文。

(2)說明文結構:總—分

(3)說明的順序:( )順序、( )順序、( )順序,也可以綜合運用。

(4)說明的方法:舉例子、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列圖表、引資料、摹狀貌…

(5)說明文的語言:ab、形象生動或簡明平實。

3、熟讀課文,注意生字、詞語的音、形、義。

(6)字音

尾鰭廝打默契聒噪( )

咀嚼( ) 嚼蠟倒嚼汲取( )

反饋愜意汙穢羱羊( )

我發現還需要補充的有:

二、課內**案

(一)整體感知課文

1、本文列舉了哪些動物遊戲的現象?科學家將其分為哪些基本型別?

2、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是否圓滿地破解了這個謎?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發?

(二)理清文章思路

1、文章是按什麼結構、什麼順序來寫的?

2、你能理清文章的層次並概括每個部分內容嗎?

我發現概括內容的方法有

(三)篩選文章資訊

1、總結課文中提供的動物遊戲之謎的幾種假說。你對每種假說的認同度如何,請用「★」號表示(最高為五星),並說明理由。也可以自立門戶,創立自己的學說。

2、本文標題是「動物遊戲之謎」,你能否篩選出文中的句子來具體解釋這個標題?

3、作者說「動物在遊戲行為中」,表現出超出估計的「智力潛能、自我克制能力、創造性、想象力、狡猾、計謀、豐富多彩的通訊方式」,你們能從課文中找到相應的例證嗎?

我篩選資訊的方法是

(四)積累實戰經驗

閱讀課文12——13段,完成以下題目:

1.關於「自娛說」的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自娛說」認為,進化程度、自理水平與動物的「自我娛樂」的天性成反比。

b、河馬和渡鴉的遊戲行為說明有些動物的遊戲與生存適應毫無關係。

c、通過遊戲,動物可以獲得生理上、心理上的平衡,從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撫和保護。

d、遊戲使動物緊張的自然競爭生活得到某些調劑和補償,因此遊戲不分年長年幼。

2、下列說法不能作為「學習說」依據的一項是( )

a、黑猩猩用棍子的遊戲會使它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容易學會使用棍子。

b、「捉迷藏」和追逐遊戲能使動物學會利用地形保護自己的本領。

c、遊戲對鍛鍊動物的速度、敏捷、隱蔽、爭鬥、利用環境等能力都很有效。

d、無論對幼小動物還是成年動物,遊戲都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學習行為。

3、以下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 )

a、「自娛說」的科學家認為,「自我娛樂」是動物天性的表現,正像捕食、繁殖等天性一樣。

b、「自娛說」認為所有動物的遊戲都與生存適應毫無關係,並舉河馬和渡鴉為例。

c、「學習說」是不久前由哈佛大學社會學家、加州大學的一位生理學家等提出的。

d、「學習說」認為遊戲能使動物把自身的天賦技能和複雜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巧妙地結合起來,因而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行為。

4、根據文章,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成年動物的自然競爭生活十分緊張,遊戲能使它們獲得某種調劑和補償。

b、按照「自娛說」,黑猩猩「自我娛樂」的天性應該不比鴨子的更強。

c、渡鴉和河馬喜歡做一些遊戲,這些遊戲使得它們自得其樂。

d、北極熊們親密地廝打、追逐可以使它們鍛鍊反應速度以及爭鬥的能力。

(六)學會拓展延伸

**方法:根據上述1——4題,你能歸納出科技文閱讀的解題方法嗎?或者你發現命題者往往會將選項的干擾點設定在哪些「雷區」上?

第二課時

一、課內**

科普文語言注重準確、全面,避免含糊、偏頗,試體會這一特點。

1、「戰鬥遊戲時,動物親密地廝打,看似戰鬥激烈,其實極有分寸,它們配合默契,絕不會引起傷害。」 「親密地廝打」是否矛盾?說說理由。

2、「遊戲行為使得動物從小就能熟悉未來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種『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鬥等等,熟悉未來動物社會中將要結成的各種關係。」在這句話中「結成」為何不用「形成」?

3、你還能摘錄出體現科普文語言特點的句子嗎?試說說它的表達效果。

二、達標檢測

閱讀文段《植物睡眠之謎》,完成習題。

①自然界有許多植物的葉子會運動,比如含羞草、合歡等豆科植物白天張開葉子,晚上會合上葉子「睡眠」;捕繩草的葉子能閉合起來,捕食蒼蠅等昆蟲。像含羞草、合歡等植物的這種「睡眠運動」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關注,可是植物為什麼會睡眠,卻一直是個不解之謎。

②18世紀,法國生物學家德梅蘭把含羞草放到光線照不到的洞穴裡,發現它的葉子依然以24小時為週期開合。這說明含羞草體內存在一種不受外界光線等環境因素影響的「生物鐘」。19世紀,達爾文在《植物的運動本領》中說,植物在晚上閉合葉子睡眠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夜晚低溫之害」。

20世紀80年代,德國希爾德奈希特的研究報告指出,葉子的開合是由一種稱為「膨壓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後,日本上田實等人從植物中抽出包含數千種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後成功分離出兩種活性物質:一種是可使植物葉子張開的「興奮物質」,一種是使葉子閉合的「安眠物質」。

③植物睡眠之謎之所以長期不得其解,就是因為此前沒有人想到使葉子開合的竟是兩種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質。人們進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葉下珠的安眠物質是一種含葡萄糖的配醣體,白天配醣體水解,安眠物質濃度降低,夜晚配醣體重新合成,興奮物質濃度相對降低,而配醣體的合成分解是由葉下珠體內的生物鐘控制的。相反,鐵掃帚的興奮物質是配醣體,在夜晚配醣體水解,興奮物質濃度降低,葉子隨之閉合。

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於半乳糖在鐵掃帚體內不會水解,反而會成為一種睡眠阻斷劑,使鐵掃帚始終不能睡眠,以致兩個星期之後因缺水枯萎而死。

④解開植物睡眠之謎,將為某種「綠色」農藥的誕生鋪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劑還無法讓田菁等豆科雜草枯萎而不損害豆科植物,研究人員已經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斷劑,實驗結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於這種阻斷劑只對田菁起作用,因此不會影響大豆的生長。

(1)從原文看,以下對「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指植物的葉子為適應外界環境的自動閉合起來的現象。

b.指含羞草、合歡等植物晚上把葉子自動閉合起來的理象。

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葉子閉合起來的現象。

d.指豆科植物和捕蠅草等所具有的葉子閉合起來的現象。

(2)從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開「植物睡眠之謎」的一項是 ( )

a.德梅蘭提出含羞草體內存在著不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的「生物鐘」。

b.達爾文提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夜晚低溫之害。

c.希爾德奈希特提出植物睡收藏是由植物體內的「膨壓素」控制的。

d.上田實等人提出植物體內存在著使葉子閉合的「安眠物質」。

(3)第③段運用的最主要的說明方法是( )

a、下定義 b、舉例子 c、作比較 d、打比方

(4)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葉子珠體內的生物鐘控制了其安眠物質和興奮物質的合成與分解。

b.鐵掃帚安眠物質的配醣體在夜晚合成,於是興奮物質濃度相對降低。

c.合歡、田箐等豆科植物如果長期得不到睡眠的話,就將枯萎而死。

d.目前只讓田箐枯萎而不損害大豆生長的「綠色」農藥已經研製出來。

【知識鏈結】

高考中選用的科技文往往反映的是當今人類最先進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許多考生對此類考題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畏難心理。其實,如果能掌握此類試題的命題規律並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題技巧,就完全有可能在考試中取得這一部分的理想分數。

動物遊戲之謎說課稿

動物遊戲之謎說課稿 人教版必修三 教學目標 一 知識教育目標 1 理清課文層次結構,體會科普說明文描寫和說明相結合的寫作方法。2 注意說明文文體的特點,還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點。二 能力培養目標 1 巧妙生動的說明文寫作方法。2 注意將科學與生活聯絡起來,增加科普文學習的樂趣。三 德育滲透目標 1 ...

動物遊戲之謎教學設計

學科課題備課時間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語文動物遊戲之謎2012.4.142012.4.21 年級高一主備人課型 課內講讀課 二次備課時間2012.4.15 知識與技能 1 理清課文層次結構,體會科普說明文描寫和說明相結合的寫作方法。2 注意說明文文體的特點,還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點。過程與方法 1 巧妙...

動物遊戲之謎 教學反思

本課的 教學設計 比較注重課文本身內容的學習和適當延伸,課堂容量較大。教學 條理清晰,有助於學生認知發展。討論 交流 合作 等教學方法的運用符合現代教 育教學思想和高中新課程的要求。特別突出了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 勤於探索 勇於鑽研的科學精神的引導和培養。學習科普文,讓學生了解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