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人必知的化工裝置常見安全隱患300項

2022-11-20 00:48:06 字數 5787 閱讀 9164

一、裝置設施

1. 反應釜、反應器

1) 減速機雜訊異常

2) 減速機或機架上油汙多

3) 減速機塑料風葉熱融變形

4) 機封、減速機缺油

5) 墊圈洩漏

6) 防靜電接地線損壞、未安裝

7) 安全閥未年檢、洩漏、未建立臺帳

8) 溫度計未年檢、損壞

9) 壓力表超期未年檢、損壞或物料堵塞

10) 重點反應釜未採用雙套溫度、壓力顯示、記錄報警

11) 爆破片到期未更換、洩漏、未建立臺帳

12) 爆破片下裝閥門未開

13) 存在**危險反應釜未裝爆破片

14) 溫度偏高、攪拌中斷等存在異常公升壓或衝料

15) 放料時底閥易堵塞

16) 不鏽鋼或碳鋼釜存在酸性腐蝕

17) 裝料量超過規定限度等超負荷運轉

18) 搪瓷釜內搪瓷破損仍使用於腐蝕、易燃易爆場所

19) 反應釜內膽於夾套蒸汽進口處沖蝕破損

20) 壓力容器超過使用年限、製造質量差,多次修理後仍洩漏

21) 壓力容器沒有銘牌

22) 缺位號標識或不清

23) 對有**敏感性的反應釜未能有效隔離

24) 重要裝置未制訂安全檢查表

25) 重要裝置缺備件或備機

2. 貯槽、罐區、槽車

1) 液位計模糊或損壞、堵塞

2) 靜電接地線鬆動或未連線

3) 法蘭墊片處洩漏

4) 小平台等高位貯槽未能有效固定

5) 安全液封液位未達到要求

6) 常壓貯槽帶壓使用

7) 裝料量超過規定限度

8) 非常溫貯槽未裝溫度計

9) 容器出現裂縫,仍在使用

10) 頻繁受真空、氮氣交變載荷使貯罐破損

11) 低沸點溶劑或液化氣貯槽受陽光直射

12) 室外貯罐等存在運輸車輛等撞擊危險

13) 危險品罐區圍堰孔洞未封堵

14) 危化品罐區防護堤封堵不嚴密,任意開設排雨水孔

15) 通向排水管的截止閥處於常開等不安全狀態

16) 危化品罐區的可燃或腐蝕性物料出口管線,其支架未設定吊式壓式彈簧補償措施,或直接採用撓性連線短管

17) 危化品罐區未設禁打手機、禁帶火源、限高限速等各種警示牌

18) 危險品罐區無洩漏、送料操作記錄及日常巡查

19) 拖拉機隨意進入危險品罐區

20) 危險品罐區周邊有明火或山林火災

21) 危險品罐區操作室使用電爐、電茶壺、電熱板等違章用電

22) 槽車在裝卸地點沒有接地裝置

23) 沒有防止操作人員從罐車上墜落的措施

24) 未裝配有效的阻火器和車況不合格(照明燈損壞或剎車失靈)槽車進入罐區

25) 槽車貯罐的安全附件(壓力表、溫度計、安全閥)無檢驗日期或存在失效

26) 槽車罐體未標明壓力容器下次檢驗日期

27) 罐體上無靜電拖鏈、防毒器材或閥門洩漏

28) 卸料前和卸料後接地未靜置10分鐘以上

29) 槽車卸料時,司機、押運員離開卸料現場,沒有現場監護人員

30) 採用敞開式和噴濺式卸料

31) 卸料時使貯罐超標準液位或滿料溢位

32) 氯乙烯槽車卸料時,軟管或法蘭處洩漏

33) 氯乙烯運輸送料時,滿槽

34) 槽車裝量不滿時多次在廠內運輸和卸料

35) 卸料車輛為熄火及手閘制動或卸料中途啟動車輛

36) 在高強閃電、雷擊頻繁時,從事卸料操作

37) 油罐接地點沒有2處

38) 裝卸汽油、甲苯時,操作人員未穿戴防靜電工作服和防靜電的鞋子

39) 液氨等貯槽貯存區域未設定事故圍堰和應急噴淋稀釋設施

40) 現場未設定應急噴淋和洗眼設施

41) 沒有防止物料錯裝措施如乙酸乙酯裝入汽油槽罐

42) 站在汽油桶上電焊

43) 未經清洗,切割汽油桶或焊接貯槽

44) 液氨、氯乙烯貯罐超裝

45) 槽車卸料時,堵塞消防通道及侵占通行道路

46) 收料員離開卸料現場

47) 裝卸現場使用鐵製、塑料等易產生火花的工具

48) 由罐區送入車間的物料貯槽沒有操作記錄

3. 冷凝器、再沸器

1) 腐蝕、墊圈老化等引起洩漏

2) 冷凝後物料溫度過高

3) 換熱介質層被淤泥、微生物堵塞

4) 高溫表面沒有防護

5) 冷卻高溫液體(如150℃)時,冷卻水進出閥未開,或冷卻水量不夠

6) 蒸發器等在初次使用時,急速公升溫

7) 換熱器未考慮防震措施,使與其連線管道因震動造成鬆動洩漏

4. 管道及管件

1) 管道安裝完畢,內部的焊渣、其他異物未清理

2) 視鏡玻璃不清潔或損壞

3) 選用視筒材質耐壓、耐溫性能不妥,視筒安裝不當

4) 視筒破裂或長時間帶壓使用

5) 防靜電接地線損壞

6) 管道、法蘭或螺栓嚴重腐蝕、破裂

7) 高溫管道未保溫

8) 洩爆管製作成彎管

9) 管道物料及流向標識不清

10) 管道色標不清

11) 除錯時不同物料串接閥門未盲死

12) 廢棄管道未及時清理

13) 管閥安裝位置低,易撞頭或操作困難

14) 腐蝕性物料管線、法蘭等易洩漏處未採取防護措施

15) 存在水、氮氣、空氣、蒸汽等進入物料管線的可能

16) 高溫管道邊放置易燃易爆物料的鐵桶或塑料桶

17) 管道或管件材料選材不合理,易腐蝕

18) 玻璃管液位計沒有防護措施

19) 在可能**的視鏡玻璃處,未安裝防護金屬網

20) 止回閥不能靈活動作或失效

21) 電動閥停電、氣動閥停氣

22) 使用氫氣等壓力管道沒有定期維護保養或帶病執行

23) 使用壓力管道時,操作人員未經培訓或無證上崗

24) 維護人員沒有資質修理、改造壓力管道

25) 壓力管道焊接質量低劣,有咬邊、氣孔、夾渣、未焊透等焊接缺陷

26) 壓力管道未按照規定設安全附件或安全附件超期未校驗

27) 壓力管道未建立檔案、操作規程

28) 搪玻璃管道受鋼管等撞擊

29) 生產工藝介質改變後仍使用現有管線閥門未考慮材料適應性

30) 氮氣管與空氣管串接

31) 鹽水管與冷卻水管串接

5. 輸送幫浦、真空幫浦

1) 幫浦洩漏

2) 異常雜訊

3) 聯軸器沒有防護罩

4) 幫浦出口未裝壓力表或止回閥

5) 長期停用時,未放淨幫浦和管道中液體,造成腐蝕或凍結

6) 容積幫浦在執行時,將出口閥關閉或未裝安全回流閥

7) 幫浦進口管徑小或管路長或拐彎多

8) 離心幫浦安裝高度高於吸入高度

9) 未使用防靜電皮帶

6. 離心機

1) 甩濾溶劑,未充氮氣或氮氣管道堵塞或現場無流量計可顯示

2) 精烘包內需用離心機甩濾溶劑時,未裝測氧儀及報警裝置

3) 快速剎車或用輔助工具(如鐵棒等)剎車

4) 離心機未有效接地

5) 防爆區內未使用防靜電皮帶

6) 離心機執行時,震動異常

7. 雙錐(雙錐迴轉真空乾燥機)

1) 無防護欄及安全連鎖裝置

2) 人員爬入雙錐內更換真空袋

3) 傳動皮帶無防護

4) 軸封洩漏

5) 真空管路堵塞或使用時真空閥未開啟

8. 氣瓶

1) 氣瓶沒有配瓶帽、防震圈

2) 氫氣鋼瓶夏季運輸、存放時,沒有遮陽措施,導致曝曬

3) 部分氣瓶超過年檢期限

4) 乙炔瓶與氧氣瓶同時使用時,安全間距未超過五公尺

5) 用帶催化劑手套關氫氣瓶閥

6) 敲擊碰撞氣瓶

7) 氣瓶使用後,氣壓小於0.05mpa

8) 氣瓶組及管路連線、閥門損壞

9) 氫氣瓶使用時,未採用防靜電裝置或已壞

10) 氣體鋼瓶沒有防倒措施

11) 儲存場所存在地溝、暗道

12) 貯存場所不通風或通風不暢或有腐蝕性氣體進入

13) 缺滅火器材

14) 乙炔氣瓶放倒使用

15) 氣瓶顏色模糊不清

二、電器儀表

1. 防爆區內設定非防爆電器或控制櫃非防爆

2. 配電室窗戶玻璃破損

3. 配電室內雜物較多

4. 配電室內有蒸汽水、物料管、粉塵、腐蝕性物質,致使電櫃內的電氣裝置老化,導致短路事故

5. 變壓器室外有酸霧腐蝕或溶劑滲入或粉塵多

6. 控制櫃或變電櫃後有衣服等雜物

7. 配電櫃過於陳舊,易產生短路

8. 電纜靠近高溫管道

9. 架空電纜周邊物料管道、汙水管道等洩漏,使腐蝕性物料流入電纜橋架內

10. 埋地電纜受到地下水腐蝕

11. 電纜井、溝內汙水嚴重滲入

12. 電纜橋架嚴重腐蝕

13. 電纜線保護套管老化斷裂

14. 鋪設電氣線路的電纜或鋼管在穿過不同場所之間的牆或樓板處孔洞時,未採用非燃燒性材料嚴格堵塞

15. 亂拉活動排風,導致電纜接頭脫落、漏電

16. 開關按鈕對應裝置位號標識不清

17. 車間內有零亂不明電纜

18. 應急照明燈未裝或已壞

19. 露天電動機無防護罩

20. 操作現場照明度不夠

21. 裝置與電氣不配套(小牛拖大車、老牛拖大車)形成電氣裝置發熱損壞、**

22. 電氣裝置、電纜橋架上沖水

23. 防爆視鏡燈、照明燈元寶螺絲鬆動,漏光

三、靜電

24. 在易燃易爆場所,反應釜、管道、貯槽、冷凝器、輸送幫浦、法蘭、閥門未接地或接地不不良

25. 在易燃易爆場所,投粉體料斗未接地,充氮氣

26. 超過安全流速(v2<0.64/d)輸送汽油、甲苯、環己烷等液體

27. 氫氣流速總管超過12m/s,支管超過8m/s

28. 將汽油等從高位噴入貯罐底或地面

29. 在未充氮氣時,異丙醇鋁、鎂粉等由敞口漏斗投入含汽油、甲苯等反應釜中

30. 在易燃易爆場所,穿**服、鞋帽及劇烈活動

31. 在易燃易爆場所,用化纖材料的拖布或抹布擦洗裝置或地面

32. 向塑料桶中灌裝汽油

33. 用汽油等溶劑洗工作服或拖地或鋼平台、地面

34. 不鏽鋼、碳鋼貯罐罐壁未用焊接鋼筋或扁鋼接地,超過50m2未有兩處接地

35. 存在散發易燃易爆氣體的場所,未採用增濕等消除靜電危害的措施

36. 用塑料管吸料或裝甲苯或**甲苯

37. 用壓縮空氣輸送或攪拌汽油

38. 防爆潔淨區未使用防靜電拖鞋

39. 接地扁鋼、屋頂防雷帶生鏽、腐蝕嚴重

40. 高出屋面的金屬裝置未焊接鋼筋併入避雷帶

四、生產現場

41. 貯存原料或廢料較多

42. 現場「跑、冒、滴、漏」多

43. 保溫層損壞

44. 缺有效防護欄

45. 常閉式防火門常開

46. 存有粉塵(鎂粉、鋅粉等)的操作崗位,未及時清理

47. 金屬鈉、鈉氫存放,沒有防雨措施或廢桶、廢袋隨意存放

48. 消防通道堵塞或各種管線及其支架妨礙通行

49. 滅火器缺少或已過期鏽蝕或消防帶、消防栓不符合消防要求

50. 廢料桶有多張標籤

51. 強氧化劑(雙氧水、高錳酸鉀等)堆放在木架上

52. 鋼平台晃動幅度過大

53. 鋼平台或鋼柱腐蝕嚴重

54. 區域性區域溶劑濃度超標

55. 高處閥門手柄、鐵棒等易跌落

56. 混凝土樓面震動大

57. 室外鋼棚或屋頂雜物多

58. 防毒器材過期或失效

59. 生產現場存放有非生產用具(食品、報紙、**)

石油化工裝置檢修的安全管理

摘要 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裝置由於常年處於滿負荷狀態,加上新技術 新工藝 新裝置 新材料的不斷推出,且為適應節能環保的大趨勢,不可避免的要進行生產裝置的檢修,淘汰落後工藝及裝置 如塔內裝置的填料更換 換熱裝置的抽芯檢查,管道閥門的更換及生產裝置的改擴建等。關鍵詞 石油化工 裝置 檢修 石油化工企業生產...

化工裝置檢修前的安全要求

行業資料 單位部門 日期 年 月 日 一 裝置檢修前的準備工作 1 參加檢修的人員,必須進行檢修前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為 1 需檢修車間的工藝特點 應注意的安全事項以及檢修時的安全措施 2 檢修規程 安全制度以及動火 有限空間 高處等作業的安全措施 3 檢修中經常遇到的重大事故案例和經驗教...

石油化工裝置常見腐蝕型別及其防腐措施

一 低溫hcl h2s h2o型腐蝕與防腐 1 主要腐蝕裝置及部位 主要腐蝕裝置 此腐蝕環境主要存在於常減壓裝置的初餾塔和常減壓塔的頂部 頂部五層塔盤以上部位 及其塔頂冷凝冷卻器系統。腐蝕部位 主要指常壓塔上部五層塔盤 塔體及部分揮發線 冷凝冷卻器 油水分離器 放水管和減壓塔部分揮發線 冷凝冷卻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