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困難的研究案例

2022-11-17 20:15:02 字數 1194 閱讀 1762

家長描述:凡同學,男,八歲,三年級,做事易分心,經常忘記記作業。 放學後第一件事先想到的是玩。

我們提醒後才去做作業。他是易動感情的人,看感人的電視或故事,就會熱淚盈眶。有時老師布置的作業多,他沒動手寫就說,今天作業太多了。

沒寫就先膽怯起來。優點是,體諒父母的辛苦,不亂要東西,講衛生。

觀察凡具體表現後,案例描述:

在閱讀過程中的表現:有漏字、改字的現象,有時會漏掉一句話,至於讀錯字,則是常事。有這樣一句話:

沒有原則的人,在凡讀的過程中就成了這樣——沒有原(稍微有一秒鐘的停頓),che(四聲)的人。而且一連讀幾次,都是如此,當我重複他的讀音時,他立即表示反對,我不是這樣讀的。我沒有理會,而是讓他重讀一下,結果又是四聲!

寫字了草,速度慢,彷彿電影中的慢動作一樣。常發現其寫一橫都需要兩到三次才能寫完——感覺好像是第一次寫部分就想放棄,或似乎太短了;於是再寫一次,可這次似乎找不到合適的停筆的地方,於是在哪兒思考,究竟寫多長呢?最後終於下定決心,最後完成這一橫……

原因分析:通過與家長做交流得知,原來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嚴格檢查孩子的作業,要求孩子必須寫好!如果寫不好就是擦了重寫,有時孩子辛苦寫完的作業也必須撕掉重寫!

而且孩子多次因作業而被打,結果自然是孩子在挨打後又得重新寫作業。可隨著年齡的增長,作業的量也越來越多,家長與老師對作業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而孩子越來越發現:自己要完成作業太難了!

越想寫好,越是不知道橫寫多長,豎寫多長,結果辛苦完成的作業必須撕了重新寫!而此時才發現:時間不足了, 我無法完成作業了!

於是寫字的速度「越來越快」,實際並不是字寫得快,而是越寫越了草!

建議:第一階段:減少作業量。(十天左右)

具體來做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可以在寒假期間,每天給孩子安排兩到三次作業,每次十幾分鐘。

2.允許孩子寫得亂與差,至少有一次無論孩子寫什麼樣都不干涉。

3.針對孩子的作業進行點評與指導。

重在讓孩子感受到作業並不一定寫得有多好,而是重在比以前的作業有進步!盡量要讓孩子自己對比,哪個地方有改變,哪個地方需要進一步改變。

第二階段:並不要求作業數量,重點要求作業的質量。注意以下幾點:(十到二十天)

1.如何才能把字寫好?要指導寫字的方法,如果有需要,可以安排每天五分鐘的練字時間。

2.提醒學生字要一次寫好,如果寫得不好,可以劃掉(劃兩線),而不需要擦掉。盡量提醒學生不用消字靈之類的,為提高寫字速度打基礎。

第三階段:訓練學生書寫的速度與美觀性。

學生學習困難成因研究

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困難成因研究 實施方案 濟水西關學校 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困難成因研究 課題組 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課題研究的背景學生學習困難是當前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我校也不例外。低年級學困生相對少一些,而高年級中學困生比例較大,過早地出現了兩極分化。這部分學生 一 二年級時多數成績還可以,...

學習有困難學生教育案例

逐漸愛學習的蘇寧 一 學生的自然情況 姓名 蘇寧 性別 男 年齡 8歲 二年級學生 二 問題及行為表現 1 學習缺乏主動性。不能完成作業,不刻苦,缺乏毅力,沒有鑽研精神。2 生活自理 自主能力較差。有依賴和惰性心理,聰明但不愛多動腦。三 有關資料的調查 蘇寧同學今年8歲了,由於父母不重視子女教育,母...

學生學習困難的成因

四 可行性分析 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理論水平比較高,授課基本功比較紮實,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比較超前,工作熱情比較高,相信他們能夠團結在課題組周圍,認真負責地 出色地完成這次研究任務 五 研究目標和內容 通過對新課程理念下中學生學習困難的成因及對策研究,探尋學習困難的學生的形成原因,尋求積極有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