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的變化規律》聽課有感

2022-11-14 21:33:05 字數 1981 閱讀 8174

2023年9月20日我校舉行了數學優質課大比武活動。一天共聽了五位數學老師的觀摩課,五位教師的課各具特色,別有風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談一談我的收穫吧!

朱昕老師講的是《積的變化規律》,這節課是四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朱老師從乙隻青蛙四條腿,二只青蛙( )條腿;三隻青蛙( )條腿;……匯入新課,從而讓學生明白在數學中也存在著這樣的變化規律,這種遊戲匯入,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在**新知過程中,朱老師非常重視孩子們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覆說積的變化規律的過程,師範說,同坐互相說。

例如:因數6不變,另乙個因數2乘10,積也跟著乘10;因數6不變,另乙個因數2乘100,積也跟著乘100;朱老師敢於放手讓學生大膽探索,發現積的變化規律,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歸納出積的變化規律。緊接著朱老師又讓學生舉例子來驗證規律的普遍性和科學性。

總之一節課,朱老師的教學設計環節環環相扣,知識點的呈現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整節課都是圍繞著發現規律、驗證規律 、 運用規律解決問題。課堂上孩子們學習熱情非常高,95%的孩子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

我認為這節課確實是一節紮實有效高效課堂,短短40分鐘的時間,孩子收穫多多,聽課老師更是受益匪淺。

再完美的課堂也有瑕疵,本節課我認為需要改進的地方有以下幾點:新授時間需要再壓縮點,教師語言再簡練一點兒,為精練習題節約一些寶貴時間;教師激勵語、評價語雖然很多,但評價針對性不強,不具體。今後教學中多學習一些豐富的評價語,讓自己的評價語更豐滿、更有指導性。

通過聽課學習,我也發現了自己日常教學中的不足,例如:板書設計非常隨意,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對有些知識的重、難點、易混點突破不到位,找不出更適合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對有些抽象的、難以表達清楚的新知的理解,還不善於運用多**課件給以合適巧妙的處理;課堂中,有時為了趕教學任務,不能給孩子留有充足的思考時間。

教師範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採用範讀,讓幼兒學習、模仿。如領讀,我讀一句,讓幼兒讀一句,邊讀邊記;第二通讀,我大聲讀,我大聲讀,幼兒小聲讀,邊學邊仿;第三賞讀,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一邊放錄音,一邊幼兒反覆傾聽,在反覆傾聽中體驗、品味。

「教書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為熟悉的一種稱呼,從最初的門館、私塾到晚清的學堂,「教書先生」那一行當怎麼說也算是讓國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種社會職業。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並非源於教書,最初出現的「先生」一詞也並非有傳授知識那般的含義。《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

」;《論語》中的「有酒食,先生饌」;《國策》中的「先生坐,何至於此?」等等,均指「先生」為父兄或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其實《國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長者,有德之稱」的說法。

可見「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師」之意,倒是與當今「先生」的稱呼更接近。看來,「先生」之本源含義在於禮貌和尊稱,並非具學問者的專稱。稱「老師」為「先生」的記載,首見於《禮記?

曲禮》,有「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其中之「先生」意為「年長、資深之傳授知識者」,與教師、老師之意基本一致。 在今後工作中,一定嚴格要求自己,改掉以上缺點,讓自己變成每個孩子都喜歡的數學老師!

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從上學之日起,就日誦不輟,一般在幾年內就能識記幾千個漢字,熟記幾百篇文章,寫出的詩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為滿腹經綸的文人。為什麼在現代化教學的今天,我們念了十幾年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大學生,竟提起作文就頭疼,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呢?呂叔湘先生早在2023年就尖銳地提出:

「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差,中學語文畢業生語文水平低,……十幾年上課總時數是9160課時,語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尋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無物。特別是寫議**,初中水平以上的學生都知道議**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也通曉議**的基本結構: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真正動起筆來就犯難了。知道「是這樣」,就是講不出「為什麼」。根本原因還是無「公尺」下「鍋」。

於是便翻開作文集錦之類的書大段抄起來,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參考作文書就很難寫出像樣的文章。所以,詞彙貧乏、內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學生作文的通病。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單在布局謀篇等寫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須認識到「死記硬背」的重要性,讓學生積累足夠的「公尺」。

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58頁例4 教學目的 1 知識與技能 探索並掌握積的變化規律,能將這一規律恰當地運用於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2 過程與方法 初步獲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基本方法和經驗。3 情感與態度 通過學習活動的參與,培養學生的 能力 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使...

積的變化規律

積的變化規律 導學案教學設計 主備人 張海霞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感受發現數學中的規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 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培養初步的概括和表達能力。3 初步獲得探索規律的一般方法和經驗,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教學重點 發現並運用積的變化規律。教學難點...

積的變化規律反思

耿春霞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以兩組乘法算式為載體,引導學生探索當乙個因數不變時,另乙個因數與積的變化情況,從中歸納出積的變化規律。通過這個過程的探索,不但讓學生理解兩數相乘時,積的變化隨其中乙個因數的變化而變化,同時體會事物間是密切相關的,受到辨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