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告狀的心理癥結兒童心理

2022-11-02 15:45:04 字數 806 閱讀 7075

心理專家認為,孩子喜歡告狀的行為,實際上是兒童、青少年社會化不足的表現。具體來講就是:

一、不管別人做了什麼事,對他不利的還是與他毫無關係的,只要他看不慣,認為違反了社會規範,就不能給予理解,更不能包容,頻繁地指責,習慣性地向上反映,直到他看不見這種事再發生。

二、由於打小報告的行為不被大多數同齡人認可,嚴重影響了當事人與他人的社會交往,所以當事人沒有同齡朋友。

三、看不到好處就不主動幫助別人,非常講究眼前的「實惠」,不能吃虧。他們比較自私,缺乏同情心和奉獻精神,從不會做無名英雄。

四、如果做了什麼不好的事,若是沒有被人發現,

就不會感到後悔或難過,很少有內疚和自責的心理體驗。

五、對朋友淡漠,很少關心朋友的冷暖,不能分享朋友的幸福和快樂,對朋友的成功不能主動祝賀,嫉妒心很重。

六、做事多是循規蹈矩、謹小慎微,工作、學習兢兢業業,不越雷池半步。但偶爾也會做出一些不太嚴重的違***規範或校規、校紀的事。多數情況下,上面6條不會同時出現在乙個人身上,但是在第一至第五條當中,只要任何一條比較突出,都可以考慮是社會化不足的問題。

人的社會化經驗是在參與了大量的社會交往活動之後,一點一點豐富起來的。社會化不足,在幼兒園兒童、小學生中非常多見,女孩明顯多於男孩。隨著年齡的增長,同齡人之間的相互交流,社會化的認識增多,到初中、高中時,社會化不足的問題會越來越少,成年時往往已經不成為問題了(但這並不排除成年人存在其他形式的社會化不足問題)。

社會化不足是從童年時逐步發展,並被不斷強化,最後固定下來的一種心理行為,與成長環境緊密相關。兒童、青少年應多與同齡人交往,家長要教育他們有同情心,理解、包容他人,學會處理與朋友間發生的矛盾,不要依賴

他人或告狀。

兒童心理測驗

心理測驗就是通過觀察人的少數有代表性的行為,對於貫穿在人的行為活動中的心理特徵,依確定的原則進行推論和數量化分析的一種科學手段。心理測驗的目的就是要用具體數字對資料進行描述,給人的行為確定乙個數量化的值,以便於同身比較及異身比較。心理測驗實質上是對行為樣本的客觀的 標準化測量。心理測驗兩大類 篩查性...

關注兒童心理

關注兒童心理,促其健康成長 操潤洲家長操龍昇 有位作家曾說過 人是好忘本的,老子對於兒子的調皮總是深惡痛疾,完全忘記了自己小時候是如何搗蛋而出了名的。是的,在此我要提醒所有的家長 不要忘記自己曾經也是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在兒子的教育過程中,我一度曾經迷茫,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我們束手無策...

有關兒童心理的文章

父母跟孩子說理的技巧 循循善誘,充分的說理,是家長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說理不僅需要有耐心,還應結合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徵,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古語云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跟孩子講道理,應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對孩子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在此基礎上再對孩子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