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教案

2022-10-31 16:48:05 字數 6423 閱讀 8486

教學過程

一、 情匯入、激發學習興趣。

1、 聽樂曲說出曲名《送別》

2、 匯入別離之情詩詞中歷寫不衰的主題,如我們學過的李白的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也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今天來學習一首關於離別的詞《雨霖鈴》(板書)

二、 走近作者

1、 學生介紹柳永概況。

2、 教師補充:柳永是北宋第乙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他對北宋的發展有重要的貢獻與影響,第一他製作了大量慢詞長調,對宋代慢詞的發展頗有影響;第二他發展了詞的表現手法,善於鋪敘、寫景、抒情密切結合,語言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美。柳詞在宋代時期流傳最廣、相傳當時「凡有井水處,既能歌柳詞。

」三、 背景資料

柳永雖然才情卓著,但一生任途坎坷。這首詞寫的就是他任途失意心情壓抑,決定離開京城到外地去,但又不得不和心愛的人痛苦分離的思想感情。

四、 重難點解決過程

(一)齊誦《雨霖鈴》

(二)聽課文錄音、注意節奏和語調(悲悽低沉)

(三)學生隨錄音帶自由讀全詞理解詞義,在**中進入詞所描繪的情境,並使詞的意境在頭腦中浮現出來,從而把握詞的景與情領悟意境。

(四)賞析詞的意境

1、 讓學生把上下篇內容生動地描述出來。

2、 教師示範:乙個秋天的傍晚,一場暴雨剛剛停歇,蟬淒切地鳴叫不已,詞人面對著長亭,心情更覺悲涼。京城門外,長亭邊,乙個臨時搭建的蓬帳裡他的心愛之人為他送行,兩人面對美酒佳餚卻毫無心情,正在戀戀不捨之際,船伕催促著「開船嘍——開船嘍——。

」兩人雙手緊握,淚眼相對,有千言萬語要說卻哽咽著說不出一句話來。詞人想在即將踏上的旅途中只有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霾,空曠的天空。

小結:上篇寫的是乙個秋天的傍晚,詞人和他心愛的人在長亭分別時依依不捨的情景。下篇緊承上篇:

是詞人想象別後的情狀,小船臨岸,詞人酒醒只見習習曉風吹拂楊柳,一彎殘月掛在天空。詞人現在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總結:全詞淒涼的意境讓我們感覺的濃濃的別離之情。

過度:我們的生活裡也有別離的苦痛,如何把它用文字表達出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雨霖鈴》的寫法。

(五)鑑賞要點(先讀後賞,在**)

1、融情入景的寫法

(1)「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寒蟬」 「長亭」 「驟雨」詞人一開頭就捕捉到有特徵的秋景來渲染氣氛,「寒蟬」透著秋意,而蟬的叫聲更讓人感覺的悲涼,驟雨過後天氣陡然變涼,更使人感到淒切冷落,所以這首詞不僅交代了離別的時間、地點、更是在寫心情。

(2)「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念」字表明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虛構的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靄,空闊的楚天這些景物在南方是很平常的。可是這些平常的景物注入深沉的情感之後就變得不平常不了。那浩渺的煙波,另人惆悵;沉沉的暮靄讓人壓抑憂傷,那空闊的楚天與愁緒的無邊無際相似。

詞人對景物的描寫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3)「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這一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有人拿它代表柳詞。這沒有乙個字寫情,而沒有乙個字不寫情。

李白詩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自灞橋折柳的故事產生後,楊柳和離別就似乎有必然的聯絡了。借楊柳抒離情成了常用的手法。

如白居易「楊葉比愁眉,愁長比柳絲。」因為有這種習俗的存在,所以離別的人一看楊柳就會湧起離愁別緒,因而「楊柳岸」三個字明寫前景,暗寫別時情,顯得含蓄而有韻味。詞中「曉風殘月」也是最能觸動人的感情的事物,溫庭筠在一首送別詞裡曾寫過:

「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曹植也曾寫過「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秋月的風是涼的,秋日的早晨的風更涼;月光是清冷的,殘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殘月就顯得特別淒涼。

所以曉風殘月給人一種特別濃重的淒涼冷落之感。

這樣在短短的兩句詞裡,作者集中寫了一件最能觸動離愁的事物,集中成為一幅鮮明的畫面,而這幅淒清的畫面又出現在乙個特定時刻裡——酒醒之後,離人飲酒為的是消愁,然而「舉杯消愁愁更愁,」更何況是在酒醒之後。

酒醒之後的惆悵和眼前最能觸動離愁的景象交融在一起,這情景是多麼的淒涼難耐的啊!

2、虛實相濟(簡單介紹)

詞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寫的都是眼前的實景實事,已經淋漓盡致地寫出了詞人和他心愛的人不忍分別而又不得不分別的心情;下片對別後生活的設想,則是虛寫了。虛寫中所著意描寫的是詞人孤單寂寞的心情,連良宵好景也排遣痛苦。讀完下片回過頭來看上片,便會懂得詞人和他心愛的人之間的感情是多麼的深厚,的確是難捨難分啊!

(六)再次齊背《雨霖鈴》

五、 布置作業比較閱讀《雨霖鈴》與《念奴嬌·赤壁懷古》

南宋俞文豹《吹劍錄》中雲「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

(執)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六、 板書設計

寒蟬長亭驟雨實

煙波暮靄楚天虛

楊柳曉風殘月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詞作風格;

2.以讀帶析,在朗讀中體味《雨霖鈴》的思想感情和淒清意境;

3.深刻體會《雨霖鈴》的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能力目標

1.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2.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品賞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3.通過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學生理解和鑑賞詞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在朗讀中品味這首詞的意境;

2.引導學生體味這首詞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

1.引導在了解詞作內容的基礎上把握誦讀技巧;

2.引導學生深刻分析這首詞的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討論法;

3.點撥法。

教具準備

多**投影;《雨霖鈴》mtv;朗讀flash。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步驟

一.語言匯入

中國是乙個詩的國度。這學期我們也一直徜徉於詩的園林,在「國風」粗樸而純美的鄉野民聲裡結識了散璞玉之輝的「詩經」,在屈原浪漫而深沉的情感激流裡邂逅了縱日月之光的「離騷」。我們的心靈之谷還迴盪著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的鏗然之音、杜甫「萬里悲秋常做客」的蒼涼之嘆。

今天,我們又將在這瑰麗的園子裡摘取另一朵奇葩----宋詞,並把我們關注的目光投向乙個「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傑出詞人---柳永。(板書標題)

二.柳永簡介(幻燈片展示)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仁宗景祐元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他通曉樂律,是北宋第乙個專力寫詞的作家,是以描寫城市風貌見長的婉約派代表詞人。

柳永對北宋詞的發展有重要的貢獻和影響,對後來的說唱文學和戲曲也有很大影響。柳詞在宋元時期流傳最廣,相傳當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濟,更多的時日跟歌妓們一起過著依紅偎翠、淺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這些歌妓們的生活,深切同情她們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們在一起的悲歡離合。

《雨霖鈴》便是其中為世人所傳誦的一首,被稱為「宋金十大曲之一」。本詞寫的是他離開都城汴京時與一位紅顏知己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別離情景。

三.整體感知

1.**《雨霖鈴》mtv,讓學生在歌聲中體會這首詞,並談談**後的乙個整體感受。、

(同學們聽了這首歌,你覺得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呢?)

2.濃情厚意從低徊婉轉、一唱三歎的旋律裡汩汩而出,離愁別恨也從悱惻動人、纏綿哀怨的詩意裡幽幽而瀉。「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讓我們在**嘆惋的余聲裡走進作者用文字所營造的意境。

(a.請學生概括這首詞的內容——在蕭瑟的秋天裡,詞人和他的紅顏知己傷心地告別。

b.那麼詞中哪句話最能體現這個內容呢?)

那麼這首詞就是在冷落清秋的景色中抒發他離別的傷感之情(板書)

冷清秋之景今宵酒醒何處?

情景交融

傷離別之情楊柳岸曉風殘月。

四.誦讀指導(好,整體把握之後讓我們用心誦讀這首婉約派的代表詞作。)

1.派學生代表朗讀;另外的學生進行評點。

2.教師指導

①寒蟬淒切——要拖音(「切」字為韻腳,韻腳一般要讀得鮮明;尾音讀長更能讀出詞的淒切情感)

②竟無語凝噎——要稍重、稍停,並讀出哽咽之聲、冷澀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

④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何處」要讀出疑問語氣,「楊柳岸曉風殘月」應一景一頓,聲斷氣不斷。

⑤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

⑥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

(學生讀出的地方要予以肯定,沒有讀出的地方教師加以補充)

3.再請學生試讀

4.教師稍做提點再自己示範朗讀(下面老師也來嘗試一下,力爭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朗讀體現出來)

5.學生聽錄音朗讀(好,我們在獨立理解、交流想法的基礎上再來聽名家朗讀,讓自己靜心凝神的去意會語之精妙、情之精誠。)

6.跟讀(聽了因為不同理解而呈現不同風格的幾次朗讀後,我相信大家一定發展或完善了自己原有的想法,那麼就請帶著你新的感悟一起輕聲跟讀)

五.鑑賞本詞的藝術特色

(剛才我們是通過誦讀來意會全詞,那麼下面我們可是要以討論的形式來言傳自己獨到的理解和真切的體悟了)

1.提問:大家一起說說,本詞最大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情景交融(板書)

2.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深刻體會《雨霖鈴》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一切景語皆情語」,大凡詩詞,一般都具有情景交融這個特點,那麼這種藝術手法在柳永的《雨霖鈴》中又是如何體現的呢?下面同學們分小組討論這個問題,準備派代表發言)

①用哀景和樂景同寫悲情

(作者在詞中選用了哪一類景?這種景怎麼表現作者的情感?)

(a.秋雨黃昏送別圖「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處歇」

一陣驟雨過後,景色特別鮮明刺眼,周圍都是淒切的蟬聲,又正是暮色蒼茫時分,對著這送別的長亭,這是多麼動人愁思的境界啊。這句詞表面寫景,實際是在寫情,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情別緒的氣氛給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詞情感的基礎,以增強下面抒寫酒事的真實性和感染力。(「虹收殘雨,蟬嘶敗柳長堤暮」、「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親」、「高柳亂蟬嘶」。

「河橋望行旅,長亭送故人」(王褒《送別裴儀同》、「西陵俠少年,送客短長亭」王昌齡《少年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長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設一短亭,十里設一長亭,供行人休息,所以,長亭已經被當作離別地點的通稱。)

b.「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煙波浩淼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與詞人心頭長時間難以排解的惆悵相似,傍晚雲霧濃重的特點與詞人心情的沉重壓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闊遼遠與愁緒的無邊無際相似。詞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選取三種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地表現了離別的愁緒:如千里煙波般的綿長,如沉沉暮靄般的濃重,如楚地天空一樣無邊無際。

c.「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良辰好景」原為歡樂愉快的場景,但是隨後而來的「虛設」二字頃刻間就使這種歡樂消失得無影無蹤,而是沉入了無邊無際的愁傷之中,所以,這個地方是以「樂景寫悲情」。與前面幾處的景物描寫是有區別的。(迎娶劉蘭芝的場面)

②景情水**融,妙合無痕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a.「柳」的情感內涵。

「年年柳色,灞陵送別」(李白〈憶秦娥〉)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

「柳陰直,菸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周邦彥〈蘭陵王〉)柳既是送別的象徵物,又是送別的見證人,如今獨在旅舟上見柳,怎不惹起滿懷離思?

b最能觸動離愁的事物集中為一幅鮮明的畫面。

(溫庭筠《菩薩蠻》「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曹植「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李清照「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

c.虛中有實,虛景實寫,以景「染」情,融情入景

他寫的是真景物,汴河堤畔,本多垂柳。楊柳岸三字隨手拈出「本地風光」,令人感到親切、自然。一夜行舟,醒來時早已置身於寥廓開闊的山驛水程中,所以唯覺曉風清冷、唯見殘月淒楚,曉風殘月四字便寫出了此種扁舟曉行的真切風光。

d.寫出幽美深約的新境界

常人在離別時,往往能深切的感受到它悲哀的一面,而優秀詞人卻在此同時寫出了它的美:夾岸殘柳,參差拂動於秋風之中:孤舟離人,黯然獨對天邊殘月,悲劇性加上美感,淒清加上麗景,詞人在舒緩而哀惻的聲調中傳遞出一種抑鬱惝況的悽情和煙水迷離的淒美來,這種「綺怨」的風味,正是最典型的「婉約」詞的風味。

e.情景妙合無痕

明寫眼前景,暗寫別時情,含蓄蘊藉。

③濃情鬱結於心、難於化解

(教師簡述:全詞始終籠罩在一股化不開的濃情裡面,開篇這份離情就已慢慢醞釀,離別之際,「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情感到達高潮;離別之後,這種愁緒仿若繞梁的餘韻始終縈繞在詞人的心頭,此時此刻「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六.小結

細緻深入、動情用心地體悟了字裡行間散發的魅力,我們被和諧

的音律打動,被雋永的語言吸引,我們更驚豔於淒美的意境,傷懷於

哀婉的離情。大凡好的作品,它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點知識的補充,

幾次能力的訓練,它所饋贈給我們的更多的是心靈的豐富,情感的公升

華。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用自己多情多思的心靈去感知綿綿文

化的經緯,悠悠生命的掌紋!

七.布置作業

課外將《雨霖鈴》與《念奴嬌.赤壁懷古》進行比較閱讀,體會它們的不同風格。

《雨霖鈴》教案

教學目標 1 了解宋詞相關的知識。2 了解柳永及其詞作的特點和創作風格。3 體會詩歌的感情,並把握其意境。4 品味詩歌的語言。教學重點 詞的意蘊品位鑑賞詞的語言。教學難點 融情入景虛實相生的特點。教學方法 誦讀法教學時間 兩課時第一課時 一 匯入新課 1 鄧麗君 相看淚眼 歌曲,讓學生在 欣賞中進入...

《雨霖鈴》讀後感 霖鈴雨落

霖鈴雨落 汶上一中郭玉亮 是誰在勾欄瓦肆唱你的曉風殘月,淒美了後人的感傷 是誰在翠柳河畔吟你的伊人憔悴,縈繞了前世的眷念。你可曾細數那些留連在畫舫紅樓的日子,你可曾懷念長亭邊淚眼撲簌的離別情。千年的風月依舊,你的容顏錦衣袖早已隨風飛散,你的詞曲卻仍然在唇齒邊細細留香。當年的你何其才高,一時笑言 換得...

雨霖鈴說課稿

傷 離別 各位評委老師 中午好!我說課的題目是柳永的 雨霖鈴 我將從教材 教學目標 教法 學情 學法和教學過程等方面來匯報我的教學設計。第一,說教材 1.地位與作用 雨霖鈴 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二單元的 柳永詞兩首 本單元定位宋詞,它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本單元的學習目標主要是了解宋詞的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