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獸》導學案

2022-10-30 05:48:06 字數 2426 閱讀 3923

課題河中石獸課時: 第一課時主備人: 使用人:

【學習目標】

1、識記本課的生字、本文作家、作品;

2、掌握本文中的實詞和虛詞「之」的用法;

3、運用前面學習的文言翻譯方法,疏通文意;

【自主**】

【目標一】

1、為下列加點字注音(9分)

圮( )於河募( )金重修棹( )數小舟曳鐵鈀

木柿湮( )沒齧( )沙溯歟( )

2、(6分)本文作者 ,字 ,是朝的家,也是的總篡官。

3、(4分)本文選自一書,這是一部**,全書主要記述其中也有不少

【目標二】1、解釋下列加點的實詞(10分)

山門圮於河二石獸沉焉

棹數小舟曳鐵把

是非木柿湮於沙上

不亦顛乎齧沙為坎穴

反泝流逆上可據理臆斷

2、聯絡上下文,「之」字知多少?(7分)

①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③沿河求之,不亦顛乎一老河兵聞之

⑤至石之半求之下流,固顛

⑦然則天下之事

【目標三】

1、結合課下註解翻譯課文。

2、翻譯下列句子(6分)

山門圮於河譯

二石獸並沉焉譯

爾輩不能究物理譯

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譯

遂反泝流逆上矣譯

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譯

【我的收穫及疑惑】

《河中石獸》第一課時課堂練習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6分)。

(1)一寺臨河乾乾2)山門圮於河圮

(3)閱十餘歲閱:_____ 歲4)爾輩不能究物理究

(5) 可據理臆斷歟? 臆斷6)沿河求之,不亦顛乎?顛

2、 指出下面加點詞語的古義和今義。(6分)

(1)如是再齧古義今義

(2)爾輩不能究物理古義今義

(3)但知其一古義今義

3、(1分)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 聞之笑曰 b. 當求之於上流 c. 一老河兵聞之 d. 其反激之力

4、(3分) 翻譯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譯(2)然則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譯(3)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

譯5、(3分)理解下列句子中「為」的不同含義:

⑴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⑵眾服為確論

⑶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

6、(1分)對下列句子翻譯不當的一項是

a.尋十餘里,無跡。(尋找了十多里,也沒有石獸的蹤跡。)

b.眾服為確論。(眾人佩服他的話,認為是正確的判斷。)

c.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說法去找,果然找到石獸在幾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沒有找到。)

7、(1分)下列語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 .一寺臨河幹 b.曳鐵鈀 c. 不亦顛乎d.一講學家設帳寺中

8、(1分)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a、是非木柿如是再齧b、豈能為暴漲攜之去後特徵為洛陽令c、一老河兵聞之當求之於上流 d、山門圮於河果得於數里外

課題河中石獸課時: 第二課時主備人: 使用人: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理清故事層次,把握課文內容和故事說明的道理。

2、理解課文中人物撈石獸所用的方法不成功或者成功的原因。

3、明確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能抓住富有特色的字、詞分析人物性格。

【自主**】

【目標一】

1. (1分)課文敘述了一件什麼事?

2、(8分)故事是如何發展變化的?概括各段大意並歸納層次。

第一段第二段

第三段第四段

歸納:第一部分( 段 — 段):寫

這部分以填表達方式)為主。

第二部分( 段這部分以為主。

3、(2分)這個故事說明了乙個什麼道理?

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

而要【目標二】

1、 (6分)故事中主要說了哪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麼樣的?分析一下

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對於河中石獸的位置:

寺僧判斷其在依據是

講學家判斷其在理由是

老河兵則判斷其在是因為

2、(2分)文中兩次寫道了笑:「講學家聞之笑之」、「老河兵聞之又笑之」,這兩次「笑」各有什麼含義?

講學家的「笑老河兵的「笑

【目標三】

1、(2分)文中寺僧、講學家、老河兵各自表現出的性格特徵是什麼?

寺僧講學家

老河兵2、(1分老河兵的判斷為什麼是正確的

3、(2分)作者由此得出了什麼結論?怎樣理解這句話?

結論理解

《河中石獸》導學案

學習目標 積累一些文言詞語,句式。掌握棹圮曳木杮湮泝流等字詞。熟讀並背誦課文。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文課文所講道理 一 文學常識 1.體裁 文言筆記 2.作者 紀昀,字曉嵐,清代著名學者,生性詼諧風趣,任 四庫全書 總纂官,著有 閱微草堂筆記 本文選自其中。3.作品 閱微草堂筆記 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

河中石獸導學案

作者 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進士。清代著名學者,生性詼諧風趣,學問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 侍讀學士。任 四庫全書 總纂官,著有 閱微草堂筆記 等。閱微草堂筆記 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 全書主要記敘妖怪鬼狐故事,其中也有不少關於考據的文字,另外人事異聞 名物典故等在書中也有記述。字詞解釋 滄州 ...

河中石獸教案

河中石獸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積累文言詞彙,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2 借助多 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有何不同。3 理解 實踐出真知 的生活道理。教學重點與難點 1 形象直觀的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借助動態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