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家尖小學文化校園建設規劃

2022-10-29 15:24:07 字數 5083 閱讀 6275

學校文化建設

一、辦學成績

我校始建於2023年,座落在九合經濟開發中心,屬皋蘭縣邊遠山區學校。2023年縣、鄉、村籌資60萬元,蘭州石化康順公司投資30萬元,共計90萬元,新建646平方公尺教學樓一棟,生活用房637平方公尺,安裝了取暖設施,將本村四個教學點撤併建成了一所六年制寄宿制小學。現有6個教學班,現有學生143人,教師17人。

學校領導隊伍務實,師資力量雄厚,學校上下精誠團結,辦學水平快速提公升,得到社會各界人士廣泛認可,呈現強勁的發展態勢。

二、辦學特色

1、德育活動

育人德為先。近年來,我校不斷創新德育的方法和途徑,以養成教育為切入點,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為核心,以德育實踐為載體,實行學生自主管理,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得到明顯改善。

2、學生風采

育人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我校積極推進校本課程建設,精心組織各種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公升。

3、教師風采

師資隊伍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在「倡導負責任教育」從教理念的影響下,一支朝氣蓬勃、愛崗敬業,勤於奉獻,了與創新的師資隊伍正在茁壯成長。

4.教學改革

改革是時代的主旋律,是教育發展的「活水」。我校以異彩紛呈的教研活動中教師迅速成長。

5、家校共建

我校始終把家校共建工作作為提公升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抓手,開辦了家長學校、開展了「千名教師進萬家、萬名家長進校園活動」、「課堂開放日」等活動,得到了家長的廣泛讚譽。

6、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我校全力打造以「禮善」文化為主體的學校管理文化,通過環境建設薰陶、主題活動引領,讓學生學會讀善、品善、行善,「日行一善,月習一德」。禮善文化提公升了學生的文明素養和學校的文化品位。

特色辦學是提公升學校辦學實力的重要途徑。

三、學校現狀

我校家長文盲半文盲偏多,因此造成了家庭教育環境差,家長缺乏教育方法,子女無人管的現象相當嚴重。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非打則罵;有的家長則對孩子過分溺愛,聽之任之,認為長大能掙大錢即可;有的家長不遵循子女身心發展規律,放鬆品德教育,導致其子女在思想行為習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造成許多的負面影響。更談不上什麼輔導自己的孩子。

因此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家和學校的表現簡直就判若兩人。所以一定形式上造成了家庭與學校管理的脫節。

我校學生在行為習慣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如:個別學生學習習慣差,課堂常規不規範;吃零食現象尤其嚴重,校園垃圾隨處可見;因此,對小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培養是當前小學德育的乙個重要任務。

這些學生的家長大多沒有文化,整天為生計而疲於奔波,無暇顧及子女的學習。我校基於這樣的乙個實際,我們確立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推進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核心,以優化教師隊伍素質,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面向全體、全面發展、注重民族教育」的工作原則。在各項工作中滲透「不渴望能夠一躍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夠前進一步」的辦學理念,以愛來滋潤每個孩子的心靈。

我們的教師用自己最美的微笑把點點滴滴的愛心無私的給了學生,

第一部分:學校精神

一、學校核心理念:點點滴滴

教育是未來的事業,今天課桌旁的莘莘學子,將是21世紀世界舞台的主人。作為教育工作者,有責任為他們設計未來。為他們設計未來,就是為民族設計未來,為世界設計未來。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科技國際化,文化多元化。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健全人格的養成,國民素質的提高,已經成為新世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也是學生發展的核心目標,教育歸根結底是培養什麼人的問題。中小學教育的成效要在

二、三十年後才知道,二、三十年後當成為各級幹部、各種專業人才,全體勞動者都是現在的小學生。正如有人所說,一場沒有硝煙的世界大戰正在進行,戰場就在中小學課堂裡。面對很不安寧的世界局勢,有一句話時常縈繞在我們耳畔:

乙個沒有科學精神的民族,一打就倒;乙個沒有民族精神的民族,不打自倒。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實施小康階段,我們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重任,我們應從小培養有「中華魂的國際人」。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眾所周知小學教育具有基礎性。我們認為小學教育不僅僅是公升學教育的基礎,在當今學習化社會中,它是終身教育的奠定階段,還要為人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當孩子走進校園,開始他生命的體驗時,教育如何賦予每乙個生命終身學習的興趣、願望、能力……這取決於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確切地說,取決於教師,更取決於學校的辦學核心、辦學理念。鑑於對中小學教育使命的分析,結合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我們初步確定了我校的辦學核心:點點滴滴。

何為點點滴滴?古人把「讀書明理」如何做人作為終生的追求,並特別重視幼年期的教育,而且認為越早越好,並將人生第一階段的教育稱之為「幼兒養性」時期。人生的第二時期,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小學教育階段,古人稱這一時期的學習為「童蒙養正」,我們的小學教育如何為孩子的生命發展奠基,所以非常重要。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

世界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從點滴小事做起的。正如印度詩人泰戈爾說的:「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 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水滴石穿,靠的就是每一滴水的力量;鐵杵磨針,靠的就是日積月累、點點滴滴的努力。

要想學業有成,你就必須聽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道題,寫好每乙個字,認真負責的對待每乙個問題。別光把目光放在你的「大事」上,低下頭,從點滴處做起,堅持不懈。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二、學校辦學理念:不渴望一躍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夠前進一步。

學校辦學核心確立之後,就必須要融化到學校全體教師和學生的思想中。只有把辦學核心轉化為操作規範,轉化為評價指標,才能有效地實現理想目標。

我們說和諧的人際環境是最好的育人場所。而和諧的人際環境的建設最有效的辦法是發揮榜樣的力量。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創設奉獻服務氛圍,讓教師把微笑和關愛灑向每乙個學生。

為了達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我校精心策劃校園牆壁文化。每天清早,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師生自覺地盡職盡責地進行的校園清掃活動,學生們深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操場上、教學樓內的牆壁上一塊塊色彩鮮明、主題突出,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勵志故事、溫馨提示語等,都在時時告訴學生們「己所不欲,勿施與人」、「人生有限,學海無涯」……激勵著學生去如何做人、學習,規範著師生們的言行。

三、學校使命:樹人

眾所周知樹木的根是本,世界上最活躍的因素是人,幾千年燦爛的文化是人的智慧型和結晶,社會的發展、變化、進步離不開人。堅持「以人為本」是當今時代科學發展的主題。學校教育就是堅持「學生為中心,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發展而教,為學生成長奠定基礎。

成功是乙個有志者的追求。學校是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搖籃,是培育人、塑造人聖潔之地。「教書育人」是教師職責,教書是手段,育人才是關鍵,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是乙個人成功的精神支柱。

「和諧」無處不有無處不在,只要得到人們關注和追求,和諧就會給人類帶來福音。和諧和穩定同在,和諧和發展同在。我們知道,學生的童年只有一次,他們的生命不能等待。

作為教師,應該從細微處入手,從點滴做起,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讓課堂的教育教學發揮出生命的活力,讓學生的生命在課堂四十分鐘裡增值。「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三風一訓」

校訓:重德治教勤學勵志。

校風:團結勤奮文明愛校。

教風:身正業精善教樂群。

學風:勤學刻苦求實進取。

第二部分: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科學管理,構建和諧校園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涉及學校人文管理及學科文化內涵的一項系統工程,它滲透於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全員重視和參與。我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貫徹上級有關部門召開的有關會議和檔案精神,建立和完善了校園文化建設領導機構,由校長負總責,形成了由教導處、少先隊協同開展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的管理格局,全面落實目標責任制和領導責任制,做到目標明確,措施具體,責任到人。

二、加大投入力度,落實保障措施

1、硬體保障。學校不斷完善文化設施,努力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乾淨、整潔、溫馨的環境能美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學校將校園環境的建設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在資金匱乏的情況下,我們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請撥款,學校不斷加快教育現代化工程實施的步伐,對校園環境進行了改造、更新,使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

2、制度保障。建章立制,強化管理,是推進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和建立和諧校園建立工作的切入點。我校制訂和完善了一系列的管理條例和嚴格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為我校和諧校園建立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奠定了基石。

三、開展建立活動,促進持續發展。

我校積極開展和諧校園建立活動,促進學校和全體師生的持續發展。我校校園文化建設乙個突出的主題就是讓多彩校園處處體現教育內涵。

(一)建設富有人文底蘊的校園,實現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和諧。

1、打造精品校園,促進師生身心的和諧發展。我校著力打造精品校園,讓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牆一角都體現濃厚的人文色彩。讓學校裡的每一面牆壁說話,讓每乙個空間成為教育資源。

學校與時俱進,努力實現了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和諧,使學校成為師生生活的家園、求知的精神樂園。

2、營造奮發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實現學生與班級的和諧。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體凝聚力和良好班風的必備條件。

(二)開展讀書活動,打造書香校園。

每晚七點到八點是我校讀書時間,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努力建立和諧的書香校園,紮實有序地推進此項活動。定期開展讀書講座活動。

四、堅持德育為首,促進和諧發展

我校認真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首」 方針,樹立以人為本,服務育人的思想。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

1、 愛國主義教育

組織好每週一的公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2、民族精神教育

學校積愛國主義教育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

3、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

利用重大節日開展主題班隊會,讓學生了解節日的內涵,對學生進行滲透教育。

(二)努力拓寬學校德育新領域。

我們注重形成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多年來,我們積極探索家長學校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服務家長,服務社會。

五、深抓學校安全工作,共建平安和諧校園

安全是學校的一條生命線,離開了安全,學校的所有工作皆成一句空話。因此,學校經常教育全體師生必須牢固樹立「安全重於泰山」的責任意識,學校充分利用週前會、國旗下講話、晨間談話、紅領巾廣播站、黑板報等各種陣地,在全體師生中,進一步增強安全工作的法制觀念,切實做到了學校發展與學校安全兩頭兼顧。

瞿家尖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匯報材料

學校的每個學生對學校充滿著一種深厚的感情,學校呈現出一種團結 向上的精神面貌。老師們都覺得在這所學校工作非常光榮,學校已經成為有志於教育事業的教師施展才華和學生求知的精神家園。一 加強科學管理,構建和諧校園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涉及學校人文管理及學科文化內涵的一項系統工程,它滲透於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

小學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1.學校宣傳長廊 在校園的左側有一排櫥窗,櫥窗內展示學生自己的書法美術作品,讓學生處處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教學樓下的長廊內展示著我校近年來教育教學 各項活動以及學校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這些既讓學生感受到我校如今的精神風貌又增添作為附小人的自豪感。2.學校文化石 校園右側的綠地上放有文化石 名人...

東古城小學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校園是師生學習 工作的空間,校園文化體現在學校內部則形成其獨特的校園環境 和諧的人際關係 共同的思想作風和行為準則,它是這一時空存在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從文化形態上看,校園文化表現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學校德育工作不能僅僅侷限於簡單的政治說教,更應充分發揮德育工作的育人內涵,努力做到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