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組織策略的研究報告

2022-10-19 08:18:08 字數 5348 閱讀 7392

(中期報告)

古丈縣幼兒園課題組朱海軍

一、 問題提出

在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中主要是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這是幼兒體育鍛煉的主要目標。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情緒安定和愉快;才能使我們更好地貫徹執行這個主要目標,才能充分的發展幼兒身體的各項機能,體現出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體育活動,務必要一定的身體練習,也就是要讓幼兒有一定的基本技能。要讓幼兒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就必須有幼兒的體育活動,作為幼兒園剛剛興起的體育活動教學的工作者,我們一定要為在體格發展中的幼兒教會規範的基本動作,這與健康領域的內容的第六條:「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其實在現實的活動中沒有知識和技能支撐的活動是不存在的。如果沒有體育教學活動,幼兒就不能掌握在各個年齡段發展區內的基本技能的。那麼,我們就能下結論:

如果沒有幼兒體育教學,就不會有幼兒的體育活動;幼兒沒有學會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能的體育活動,就不能合理地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為此我們必須加強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在合理的營養調配下身體得到充分的發展,為幼兒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

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幼兒在家長、老師的過度保護下成長,減少了體育運動的量,造成了幼兒在體能和體質的發展有所滯後的現象。據有關機構對3-6歲幼兒總體體質進行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優秀率11.9%;良好率17.6%,合格率為48.8%,不合格率21.7%。

以此得出結論:幼兒體質整體狀況並不理想,幼兒體質總體水平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應加強對6歲年齡段幼兒體質健康的監控。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既要增強幼兒的體質,又要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認知的發展、個性的形成、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為其一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解決我園體育教學活動中存在問題的需要

目前我園教師對體育教學活動把握不准,出現內容與幼兒身心發展目標不匹配、內容選擇隨意而不系統,教學活動策略單一的現象,致使體育鍛煉效益差,目標達成度低。且現今的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存在著一些問題,如過於強調社會對幼兒體育的要求,而忽視幼兒主題的體育需要;重「寬鬆」、「自由」的情景創設,輕「跳一跳,摘下果子」的發展要求;重「保護」輕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存在密度強度不達標;體育教學活動沒有系統性,未從各年齡段幼兒的體能發展出發來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由於以上的問題,影響了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基於以上需要,立足我們幼兒園,對「優化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內容和組織策略」進行研究,通過選擇科學、系統的教學內容,運用適宜的、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形成具有我園一定特色的適合各年齡段幼兒的體育教學模式,整體提高我園體育教學活動水平。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我們的課題的研究將調整幼兒運動的密度,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其體質。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在活動環節的設計上考慮到各年齡段孩子的技能要求,為孩子提供適宜的活動內容及在此基礎上做出適當的提高,使其既滿足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又充滿了趣味性及挑戰性。同時做好體育方面的幼小銜接工作,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和活潑、開朗、勇敢、克服困難、遵守紀律等良好的心理品質結合起來。

1、優化:

指科學地建構,使之更優秀。教學中的優化是指教師有目的地選擇組織教學過程的最佳方案,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使教學與教育任務的解決達到可能範圍的最大效率。本課題中是指選擇科學、系統的體育教學內容,採取有效、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體育教學活動更好地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2、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

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是教師有計畫、有目的、有組織地傳授幼兒一些身體練習的基本形式,是增進幼兒體質以及促進幼兒情緒成熟的最基本的途徑。在本課題研究中是指我園的體育集體教學活動。

3、優化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內容:

體育教學活動內容包括如走、跑、跳等身體基本技能的練習、基本體操的練習以及器械類的活動和遊戲。本課題中優化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內容是指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和發展目標,科學地選擇體育教學活動內容,提高它的系統性、科學性和針對性。

4、優化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組織策略:

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結果所採用的方式、方法、**的總和。教學組織策略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特定的目標,依據教學的主客觀條件,特別是學生的實際,對所選用的教學順序、教學活動程式、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等的總體考慮。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組織策略是指依據幼兒身心特點和發展目標,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所採取的方法和手段。

本課題中優化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組織策略是指依據幼兒身心特點和發展目標,遵循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原則,科學地運用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策略,提高它的趣味性、適宜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的綜述

1、目標價值論

在《學前兒童體育》書中指出:學前兒童體育是學前兒童全面和諧發展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適合於學前兒童的體育活動,是增強幼兒體質最積極和最有效的因素,也是增進幼兒健康的一種積極手段。

對於學前兒童的體育學習,主觀能動性發展對體育生活的積極情感態度發展為第一重要價值;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為第二重要價值;運動技能以及相關知識的習得必須以前兩方面發展為基礎,三方面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關係。書中關於對幼兒參與體育活動興趣的激發、有效策略的運用以及體能發展的論述,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2、衛生學依據

在《兒童少年衛生學》書中關於兒童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和影響生長發育的各類因素、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常見心理衛生問題、身體素質的發展規律、體育鍛煉的衛生要求、生長發育的調查方法和評價方法等方面的論述是我們開展課題研究的有力依據。

3、兒童發展理論

我國心理學家李惠桐在兒童心理學研究中發現:動作和動作技能的掌握對嬰幼兒心理發展有重要意義,對嬰幼兒智力發展和個性形成也有很大關係。一定數量的動作技能的掌握可以幫助兒童及早擺脫對**過多的依賴,學會獨立自主地活動,開拓眼界,增長知識。

動作技能又是兒童與兒童之間交往的工具,動作技能發展較好的兒童容易受到同伴的歡迎和好評。由此可見,在學前期重視兒童動作和技能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四、研究的意義

近年來,幼兒園對「戶外體育活動」研究比較多,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如大長沙市幼兒園《幼兒園趣味戶外體育遊戲的實踐研究》是以提高戶外體育活動的遊戲性為重點,讓幼兒身心更全面地發展;吉首市實驗幼兒園《幼兒園陽光體育研究》、龍山縣幼兒園《合理組織幼兒園晨間戶外活動的實踐研究》都是從體育活動器材的開發和利用為切入點開展研究。我園在進行幼兒體育活動方面,起步晚,面臨的問題很多,對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大實踐與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們在幼兒體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方面既沒有理論支撐的值守體系,也沒有實踐經驗,對如何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幾乎沒有經驗。

要在在活動中讓幼兒成為主人,發揮幼兒的主體意識,是教師們非常困惑的。進行這樣的研究,對教師們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將會是有力的激進。

1.在幼兒的興趣點上不斷生成和改進材料,使幼兒樂於活動。

2.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使幼兒能成功,有自信,同時還能進行自我的不斷挑戰。

3.引導幼兒「一物多玩」,誘發幼兒的創新意識。

4.「一動多變」,同乙個動作讓孩子們想出多變的方法。

5.鍛鍊幼兒自我評價,培養幼兒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6.鼓勵幼兒大膽互評,增強幼兒合作、交往意識。

7.正面評價為主,增強幼兒自尊心、自信心。

8.以縱向評價為主,關注幼兒個體發展。

9.語言評價與非語言評價的有機結合

五、理論依據

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幼兒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的……」其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同時明確提出「體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培養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個性品質,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要實現《綱要》中所提出的這些理念,我們認為有必要對我園的體育教學活動進行優化,通過課題研究,更好地落實《綱要》精神。

六、研究目標

1、本體目標:

通過研究,探索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系統的、科學的體育鍛煉內容以及有效的、適宜的組織策略,形成具有我園一定特色的適合各年齡段幼兒的體育教學模式,整體提高我園體育教學活動水平。

2、發展目標:

(1)幼兒發展目標:通過科學、系統的體育教學內容,有效、適宜的體育教學策略,促進幼兒身心(身體、認知、個性、社會適應能力等)全面發展。

(2)教師發展目標:豐富體育教育活動的理論知識,更新教育觀念,進而使教師能以研究的態度、發展的眼光,逐步完善本園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提公升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七、研究內容

1、研究物件:古丈縣幼兒園小中大班幼兒。

2、研究內容:

(1)、優化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內容的研究

主要依據體育教育活動大、中、小年齡的階段目標,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選出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內容,形成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具有層次性、漸進性的體育教學模式。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討論的活動,積極開展網上教研活動等,進一步收集體育活動的理論知識,使教師自身不斷更新已有經驗,學習學科前沿的新知識,進而促使教師以探索研究的態度、發展規劃的眼光、進步上進的思想,在今後的工作中逐步建設具有園本特色的體育活動。

(2)、優化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組織策略的研究

根據體育教學活動的內容,依據幼兒的年齡的特點,採用相應的組織策略,從而總結出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體育活動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對幼兒體育教學活動進行一定的測檢,掌握科學資料。

(3)、觀摩小學體育教學活動:請城區小學的體育老師給我們展示他們的體育教學過程,並且請他給我們講述他們的體育教學經驗。

3、本園體育教學的基礎性研究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的文獻研究

目標與措施: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收集、查閱等方法,了解當前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對促進幼兒身體的健康發展,幼兒的心理以及社會性發展的積極影響作用,充分認識、肯定、挖掘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價值。

(2)本園幼兒體能發展的研究

目標與措施:主要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現場測試等方法了解本園體育教學活動內容選擇和組織策略運用方面的現狀,了解各年齡段幼兒身體發展規律、心理發展特點、運動負荷要求等,並加以分析,尋找原因,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

(3)本園體育教學活動的現狀調查

目標與措施:主要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現場測試等方法了解本園各年齡段幼兒身體基本動作、運動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現狀,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

4、體育教學活動內容和體能的關係研究

目標與措施:主要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同時依據課題基礎性研究資料,制定既符合新《綱要》要求,又符合我園實際情況的體育教學活動的總目標和各年齡段目標。

加強體育活動的計畫性和目的性,依據體育教學活動大、中、小年齡的階段目標進行整體規劃,並通過挖掘和篩選,形成適合各年齡段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系統的、科學的體育教學活動內容,以達到促進幼兒身體、認知、情感、個性及社會性全面發展的目的。

5、兒童發展理論

我國心理學家李惠桐在兒童心理學研究中發現:動作和動作技能的掌握對嬰幼兒心理發展有重要意義,對嬰幼兒智力發展和個性形成也有很大關係。一定數量的動作技能的掌握可以幫助兒童及早擺脫對**過多的依賴,學會獨立自主地活動,開拓眼界,增長知識。

動作技能又是兒童與兒童之間交往的工具,動作技能發展較好的兒童容易受到同伴的歡迎和好評。由此可見,在學前期重視兒童動作和技能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淮安市張碼小學附屬幼兒園郝鳳 新 綱要 指出 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確保幼兒每日2小時戶外活動和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並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然而在目前的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 1 ...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教學情境創設策略

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 大教學論 中寫道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 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幼兒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幼兒理解教材,並使幼兒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其核心在於激發幼兒的情感。在幼兒園中教師應該如何運用教學情境是引起幼兒的積極...

幼兒園體育活動

幼兒園體育是幼兒園集體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幼兒身體生長發育,發展身體素質,提高基本活動能力和運動技能水平,從而增強體質的重要途徑。通過科學的 系統的 有規律的鍛鍊方法,達到有效鍛鍊的目的,促進身體的全面發展。一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任務 1 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 二 增強體質,提高對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