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品德課因生活而精彩

2022-10-18 16:33:08 字數 2423 閱讀 6210

莫城中心小學凌燕萍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就是這種新型的活動課程,為低年級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讓學生在一種真實的環境中,學會分辨是非,引發道德體驗,提高道德認知,從而成為學生道德形成之路上的奠基石。

那麼,如何提高教學效果呢?試著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模擬生活,讓學生獲得體驗

低年級的孩子由於年齡小、閱歷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生活中的真實體驗相對來說比較少。特別是一些難以身臨其境的體驗、經驗、常識等。。如學習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禮節、在緊急情況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標誌的認識、遵守交通規則、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

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我常常在課堂上創設某種特定的情景,讓學生親自去嘗試,去體驗,從而有所收穫。模擬活動的關鍵是讓學生獲得體驗,演技的好壞並不重要。例如,在教學《他們需要關愛》前,我組織學生**電影《一樣的人》,講的就是殘疾人的故事。

在看電影時,有些讓人落淚的畫面,在學生眼裡成了非常滑稽的搞笑,我的心裡留下極深的印象。因此,在教學本課前,我就布置學生模擬自己見到過的殘疾人,為上課做好準備。學生非常感興趣,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有的演乙隻手或者乙隻腳壞了的殘疾人——用紅領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腳綁住。

一節課上,演盲人的小朋友連簡單的從講台走到自己的座位都足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了。而其他的學生也真實的感受到到自己作為乙個「殘疾人」的不方便,從中體會到作為乙個殘疾人,是多麼不幸啊!過後幾天,有學生向我打小報告:

「老師,××小朋友昨天跟我一起上街,看到乙個『蹺腳』,他笑話他呢!」那個被打報告的小朋友馬上反駁:「老師,我馬上就不笑了的,我覺得他有點可憐!

」孩子的話是幼稚的,也是真實的,從這裡我看到了體驗所帶來的收穫,雖然這收穫及其細微,相信經過努力,它一樣會成為「燎原之火」。

二、走進社會,讓學生學會實踐

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讓兒童走出學校,到社會中去學習,去實踐,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擴充套件興趣,發展社會實踐能力,也是《品德與生活》中應鼓勵學生學習的。本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校外實踐設計。如教學第二冊第12課《別把花草弄疼了》時,教師組織學生到附近的社群、街道及校內的綠化區進行調查。

了解樹木的管理生長情況。並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組內分工,1號同學負責採訪提問;2號同學負責畫下被養護的花草樹木;3號同學負責記錄養護的方法;4號同學負責擬訂意見;5號同學負責聘請活動指導者。學生在活動中團結合作,用許多辦法了解到了小組所關心的問題,找到了種養花木的方法和知識,並從中了解到花草樹木對我們人類的功勞非常大,是人類的好朋友。

在教學《他們需要關愛》一課時,我組織學生成立調查組,到自己所在地區去調查殘疾人的生活情況,並進行組內分工,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團結合作,了解到本鎮殘疾人生活的基本情況,有什麼困難等,通過調查,盡力為殘疾人做點什麼。教學《怎樣才涼快》一課時,要求學生分組去調查2023年以來本鎮的斷電斷水情況,從而了解到國家水電的缺乏,增強學生節約水電、愛惜資源的意識。

「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也沒有與社會脫離了的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象懂得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引自大綱)我們在實際教育時,應著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看到事情的真實部分,引發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觸及他們的心靈,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組織討論,讓學生學會交流

「討論是最常用的兒童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討論活動能使兒童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鍊表達能力等。」(引自大綱)由於學生年齡等各方面的限制,我們組織的討論容易流與形式。而在《品德與生活》課上的討論,完全可以讓學生找到需要討論的話題。

教師應當有計畫,有目的的組織討論,防止形式上的討論。《品德與生活》課上能找到許多讓學生參與討論的切入點。例如,教學《我們的學校》時,參觀完校園,我就組織學生討論這樣的問題:

「小朋友,你們在參觀校園的過程中,都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老師請各組小朋友先在一起討論一下,然後每組推選代表向全班同學來匯報,參觀得仔細、講得好的小朋友,老師要給他們組頒發獎章」。

有了參觀的過程作為鋪墊,學生討論的時候就有話可說,有的小組在老師的指點下,還作了簡單的記錄。在全班交流的過程中,我有時候讓他們推選代表,有時候則給各個組的組員編好號碼,輪流代表小組發表意見。討論,是《品德與生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們在教學時,要合理的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學會交流,學著自信。

其實,《品德與生活》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這種性質,決定了它是不受時間、地點、形式、內容所約束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也應該百花齊放。教師也應該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樂於**的科學態度,熱愛生活的價值觀,這才是本課的真正目的。我們應該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意義的內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選擇各種不通的教學活動型別,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為學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礎。

生活因挫折而精彩

人生道路中每個人都有過成功,那是因為有挫折。成功後那開心的笑容,那是因為戰勝了挫折。如果被挫折打敗了,哭了,累了,不要緊,因為失敗是成功的母親。跌 倒了再勇敢地爬起來,重新找回信心,快去向挫折挑戰。你如果選擇了高山,你也就選擇了坎坷與挫折。的確如此,人生就像一座巍峨雄偉的高山,想達到頂峰,就要面對一...

生活因「泥」而精彩

郫縣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在愉快的暑假期間,為了豐富小朋友們的假期生活,郫都區新民場街道社群教育學校聯合郫都區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了 社群雛鷹 公益活動,在新民場社群教育學校校長與星火社群兩委的協助下,郫都區陽光社工在星火社群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場手工陶藝製作培訓活動,此次活動的開展是為了豐富小朋友...

作文因生活而精彩

作者 蔡恆娟 讀與寫 教育教學版 2011年第12期 摘要 學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養成用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好習慣,才能寫出充滿真情實感的好文章,本文就此作了相關闡述。關鍵詞 豐富觀察思考表現生活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2 1578 2011 12 004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