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詩兩首

2022-10-16 11:51:04 字數 4881 閱讀 5864

《愛情詩兩首》教學設計

授課人段瑋婷

【教學目標】

1.能流暢而有感情地誦讀本詩,提高閱讀和鑑賞能力;通過誦讀和品味,能說出詩中意象的豐富內涵;

2.通過把握詩中形象來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詩的意境;

3.體會作者真摯的情懷,陶冶高尚的情操,樹立學生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1.把握詩歌的文體特點,通過誦讀和品味,能說出詩中意象的豐富內涵;

2.把握詩歌所使用的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

3.掌握詩歌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在學習兩首詩的基礎上,從思想內容藝術技巧感情基調三方面進行比較閱讀, 在比較中閱讀,可引導學生從中體味到愛情的多種滋味;在閱讀中比較,加深學生對愛情的理性認識。

【教學方法】

以教師啟發、師生互動的方式組織教學,採用比較閱讀、聽說讀寫結合等手段,配以優美的畫面和**,讓學生在輕鬆、開心的學習中,高效率地達到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二課時【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用幻燈片製作課件,並布置預習作業。)

一、朗讀課文,認真思考課後練習。

二、查詢有關愛情的中外詩文、故事、**、歌曲。

三、查詢作者舒婷及裴多菲的相關資料,如生平、作品、評價性的文章。

(以上三個預習作業,讓學生在個人查詢、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進行交流。)

第一課時

本課時主要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致橡樹》的相關知識、作者及其作品等查詢的結果進行課堂交流。引導學生品讀課文,包括粗讀、細讀、重點品讀,從而體會詩人對愛情的獨特理解;在品味詩歌語言基礎上,把握詩歌形象,感悟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

一、課文匯入

從小我們都聽過很多美麗的傳說,例如許仙與白娘子的傳說、牛郎與織女、七仙女與董永、梁山伯與祝英台,這些傳說都與愛情有關。的確,世間最甜蜜也最令人煩惱的感情也許就是愛情了,難怪古人曾嘆道「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那麼,到底情為何物呢?

讓我們共同走進女詩人舒婷心靈深處,傾聽她的心靈獨白。

二、作家作品

舒婷,原名龔佩瑜,2023年出生於福建泉州,當代女詩人。2023年下鄉插隊,2023年返城當工人。2023年開始寫詩, 2023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2023年至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

主要著作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等。她的《祖國,我親愛的祖國》獲1979-2023年全國青年優秀詩歌獎。她和同代人北島、顧城、梁小斌等以迥異於前輩的詩風,在中國詩壇上掀起了一股「朦朧詩大潮」。

舒婷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樹》是朦朧詩潮中的代表作之一。

三、關於朦朧詩派

「朦朧詩」又稱新詩潮詩歌,是新詩潮詩歌運動的產物,因其在藝術形式上多用總體象徵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義性,所以被稱作「朦朧詩」。其特點是:1.內涵上意蘊深厚,不求顯露。

思考人的本質,探索人的自我價值,體現詩人的主體意識;2.藝術上意象迭加,撲朔迷離,一改新詩明白如話的特點,以普遍的暗示來代替過去的直接體現。一般認為,朦朧詩是自2023年北島等主編的《今天》雜誌開始的。

朦朧詩派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樹》、《牆》,顧城的《一代人》、《遠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牆》等等。

朦朧詩的歷史功績及藝術成就是無法忽視的,它最大的貢獻是喚醒了一種新詩現代化的意識。即使現在讀起來,不少朦朧詩人的詩作仍深具魅力,比如北島的「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我只想做乙個人」(《宣告》);「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回答》)。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一代人》)。

舒婷的「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神女峰》)等等,當年稱得上傳誦一時,在當時思想解放、人性開放的啟蒙思潮和時代背景下領風氣之先,自然好評如潮。但也有些詩作,不乏概念化、簡單化甚至口號化的痕跡。

四、品讀課文

1.解題:一邊聽朗讀,一邊思考【問】題目中「致」是什麼意思?其主語是什麼?可見本詩主要意象是什麼?其中橡樹象徵什麼?木棉象徵什麼?

【明確】「致」的意思是向對方表示禮節或情意,有傾訴、表白之意。

2.內容鑑賞:

根據詩人的情感態度,我們可以把詩歌在「不,這些都還不夠」這裡分成兩部分。下面讓我們先學第一部分。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陰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問】文學靠形象說話,詩歌裡的形象又叫「意象」,在這一節裡詩人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針對「橡樹」而言分別具有怎樣的特徵?

凌霄花:攀援高枝,炫耀自己(借別人的「高枝」證明自身的價值)

鳥兒:借樹陰棲身蔽日(一廂情願的頻頻取悅別人,遭遇冷遇仍痴心不改)

【補充】流沙河《草木篇·藤》:「他糾纏著丁香,往上爬,爬,爬……終於把花掛上樹梢,丁香被纏死了,砍作柴燒了。他倒在地上,喘著氣,窺視著另一株樹……」這就是乙個典型的依附他人的形象。

【問】這兩種意象象徵什麼樣的愛情觀?

依附型泉源:送來清涼(無限忘我不求回報地奉獻)

險峰:增加、襯托(默默支撐和鋪墊)

日光:奉獻光熱

春雨:提供水份

【問】「日光」「春雨」是一種什麼樣的形象?請仿照前兩句格式補寫出其後的內容。

例:也不止像日光——無限奉上一生的光熱

也不止像春雨——撫慰你的枝葉,滋養你的根系

「日光」無私普照大地,「春雨」無聲滋潤萬物(杜甫《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古語云:「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久旱而降甘霖,不可謂施恩不重,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就是因為身為神纓侍者的賈寶玉對她有雨露之恩而用一生的眼淚來償還。它們都是被人們廣泛傳誦的奉獻者形象。但是,詩人在這裡卻是把它們作為反面形象來展現的。

它們在愛中意亂情迷,只知無止境地付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泯滅了個性,失去了自我,而另一方只是心安理得、無動於衷的接受,沒有愛的回應,這種愛必然是殘缺的。

【問】這幾種意象又象徵什麼樣的愛情觀呢?

奉獻型【問】詩人對這兩種愛情觀持什麼樣的態度?是否完全一樣?「這些都還不夠」中「這些」指哪些?結合具體詞語進行分析。

持否定態度,但並不完全一樣。對於依附型的愛情觀,詩人是完全否定,兩個「絕不」表達了詩人否定的堅決與批判的徹底。「這些」只指後面四者,對於奉獻型的愛情觀,詩人是部分否定,兩個「不止」和「還不夠」表示並不排除這樣,但又不能僅僅這樣,兩個「甚至」承接上面的「也」,表示程度更進一步,既使是為人們廣泛頌揚的「日光」「春雨」也不能作。

【小結】詩人一開篇,連用了六個比喻,層層深入,形象地給我們展現了兩種傳統的愛情觀,並堅決的表白了自己對這兩種愛情觀的否定和摒棄,那麼,詩人所提倡的愛情觀又是什麼呢?就讓我們在第二部分來尋找答案。

第二部分

這裡,詩人給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形象「木棉」,「必須」與前面「絕不」相對,表達了詩人對木棉肯定的堅決與推崇的徹底。

【問】請結合下文分析詩人是怎樣具體展現「木棉」這一形象的。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裡。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緊握」「相觸」「互相致意」,這些詞反覆強調兩者的對稱平等,「根」「葉」句側重在外形上的親密和睦,有「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意味。「致意」句側重在精神上的相互尊重,相敬如賓。據《後漢書·梁鴻傳》記載:

隱居不仕的梁鴻,每天勞動完畢,回到家裡,他的妻子孟光,就把準備好的飯菜擺在托盤裡,雙手捧著,舉得齊眉那樣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鴻面前去。這個「舉案齊眉」的故事後來常用來表示夫妻相敬如賓,但它是建立在地位不平等的基礎上的相敬如賓,與這裡的「致意」有著天壤之別。「言語」句側重在兩者的心心相映,默契相知,有「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之意,而這裡更是「身有彩鳳雙飛翼」。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銅枝鐵幹」「刀」「劍」「戟」,具有男性的剛強、果敢、銳利,「紅碩的花朵」「嘆息」「火炬」則具有女性的熱烈、柔韌、內斂。理想愛情的雙方應在心智、能力方面相匹配,才能互為支撐,分擔苦難,共享人生。否則,只能像藤那樣軟弱的依附,像鳥兒那樣豪無尊嚴的取悅,像泉源、險峰、日光、春雨那樣付出而沒有回應。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彼此獨立但並不孤立,他們同甘共苦,休戚與共,困難時,他們不是一方蔽護一方,而是「分擔」,成功了,也不是一方居高臨下的賜予另一方,而是「共享」。「分離」既指物質上的獨立性,更指個性上的獨立性,不像「凌霄花」「鳥兒」那樣死死糾纏、緊緊寄託,「相依」則指精神上的相互依存性。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裡:

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這裡,詩人以堅決的口吻總結全詩,【問】總觀上文,相對於橡村而言,「木棉」這一意象與前面六種意象相比在外部形態和內部特徵上有什麼不同?詩人借「木棉」表達了怎樣一種愛情觀?

從外部形態上看,前面六種意象相對於橡樹都顯得渺小而模糊,嚴重失衡;而「木棉」這一形象與橡樹就十分匹配諧調。從內容特徵上看,前面六種或「攀援」「借」,或「為」它們唱、「送」、「增加」、「襯托」,都是單方面的依靠和犧牲,傳遞出的是一種被異化、被馴化、被奴化的畸形愛情關係,而木棉則是「作為樹的形象」獨立地「站」,是「相互」「分擔」「共享」,是一種平等和諧的愛情關係。它們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

表達的是一種彼此獨立又相互依存的平等型愛情觀。

【問】我們如何評價詩人的這種愛情觀?(可以與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式的愛情模式進行比較。)

本詩愛情觀的進步性:提倡個性解放,男女平等,更具有人道主義精神。這種平等式的家庭才真正是心靈的棲息地,它代表著人類文化的前進方向。

愛情詩二首

教學設計 愛情詩兩首 教學設計 授課人段瑋婷 教學目標 1 能流暢而有感情地誦讀本詩,提高閱讀和鑑賞能力 通過誦讀和品味,能說出詩中意象的豐富內涵 2 通過把握詩中形象來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詩的意境 3 體會作者真摯的情懷,陶冶高尚的情操,樹立學生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1.把握詩歌的文體特點,通過誦讀...

經典愛情詩詩

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詩 十 伊莉莎白 白朗寧 不過,只要是愛,是愛,可就是美,就值得你接受。你知道,愛就是火,火總是光明的,不問著火的是廟堂 或者柴堆 那棟樑還是荊榛在燒,火焰裡總跳出來同樣的光輝。當我 不由得傾吐出 我愛你!在你的眼裡,那榮耀的瞬息,我成了一尊金身,感覺到有一道新吐的皓光從我天庭 投向...

人的戀曲愛情詩歌

這是一首很短的戀曲 是我在乙個寂寂的夜裡 用痛苦和淚水的音符 編成的一首戀曲 只彈給我自己 沒人聽見 也沒人知道 你的堅強挺拔 如矛盾筆下的白楊 你的淺笑 含蓄得像一首朦朧詩 我以為只有我 才能讀懂你的心事 你的脆弱啊我的堅強 你的痛苦啊我的淚水 你的溫柔啊我的陽光 你的囈語呀我的希望 那天你對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