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說課稿

2022-10-16 05:57:05 字數 3983 閱讀 6415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27-30頁內容

2、教材分析: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貫穿於整個小學時期,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基礎上來進一步學習立體圖形,將為學生建立空間觀念以及後面學習長方體及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容積等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基於以上認識,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設計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並且了解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創設問題情境,體會立體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

4、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

教學難點:建立空間觀念。

5、教具、學具準備:多**課件,常見的一些長方體形狀的物品。

二、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的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比較積極,但不穩定,知識和思維都有一定侷限性,多數學生在操作、思考、口述等方面不能很好的有機結合,缺乏有序性和準確性,針對這種情況我注重豐富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認知,聯絡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境,採用: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操作發現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學習活動。

有效的教學學習活動不是單一的模仿和記憶,而是乙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此我十分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節課中我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為:動手操作法、自主**法、合作交流法。讓學生在「摸一摸,數一數,量一量,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動中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三、說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課件出示學習過的一組平面圖形和一組生活中的物品:牙膏盒、樓房、魔方等。提問學生:

你發現他們和我們原來學過的圖形一樣嗎?那麼他們是什麼圖形呢?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事物,你能再舉一些例子嗎?

為什麼說這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特徵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

( 板書課題「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設計理念]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生活,本環節,在學生已經了解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象的基礎上,利用學生身邊的物體直接匯入新課,自然的將學生代入到**新知的氛圍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好奇心,順利開始了新知的**過程。

2、自主** ,合作交流

【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倡導探索性學習,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獲取的過程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理念,了解長、正方體的特徵是本節課的重點,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4個教學活動,在每個程式的教學中,我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動手操作來發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活動一:認識長方體的面、稜、頂點。

(1)師:請同學們摸一**們手邊的長方體實物、然後小組裡互相說一說,你有什麼樣的發現呢?

(2)小組交流匯報發現了長方體的面、稜、頂點

有的會說;我摸到了平平的面;

有的會說:我發現了它的邊;

還有的可能會說:我摸到它有一些角……

結合長方體直觀圖,師向學生介紹: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稜,三條稜相交的點叫

做頂點。在小組裡互相摸一摸,指一指長方體物體的面、稜和頂點。

[讓學生在觀察物體的基礎上,借助多**演示,通過長方體的直觀圖,認識它的面、稜和頂點,這樣既遵循了他們的認識規律,又有利於培養他們的空間觀念] 那麼長方體還有什麼樣內在的特徵呢?,讓我們繼續發現吧!

活動二:研究長方體的特徵

(1)師:下面我們就從面、稜、頂點這三個方面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徵。

(2)分小組研究長方體特徵,填寫「長方體的認識」研究報告單。

「長方體的認識」研究報告單面稜

頂點研究小組:

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並在小組裡交流。(課件出示研究提綱)

①長方體每個面都是什麼形狀?哪些面完全相同?

②長方體有幾條稜?哪些稜的長度相等?

③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學生小組合作**,教師巡視。

看題目,利用手中的長方體實物觀察,小組合作,說一說,填一填。

(3)展示成果,交流方法。

師提問:

①面怎樣數不重複不遺漏?你們是如何發現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②稜怎樣數不重複不遺漏?你們又是如何發現相對的稜的長度相等的?

③頂點怎樣數不重複不遺漏?

引導小結:長方體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面完全相同(也可能有兩個相對面是正方形),相對的稜長度相等。

那麼這些稜怎樣區分呢?如果我們給它們起個名字的話該叫什麼合適呢?

【注重學生的合作交流,全員參與到知識的構建中,適時地進行引導和設疑,可以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積極主動地學習。】

活動三: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究竟哪條稜叫做長,哪條稜叫做寬,哪條稜叫做高?是這樣嗎?我們來看一

看.(課件出示長方體框架)

師講解:乙個頂點發出的三條稜夠可以叫做長寬高.習慣上,長方體的框架放在桌面上,底面中較長的稜叫做長,較短的稜叫做寬,和底面垂直的稜叫高.

那麼根據他的長寬高的特點,我們可以把稜長分為幾組呢?

拓展思維:拿長方體模型橫放、豎放、側放,並讓學生指出在不同擺放的情況下的長、寬、高,告訴學生不管相交於哪個頂點的三條稜,都可以叫做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出示練習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由最後一題長寬高相等引出正方體.】

活動四:**正方體特徵。

(1)課件出示正方體,認真觀察,發現了什麼?

請根據剛才研究長方體的方法,請你們小組討論研究出正方體的特徵,展示成果,交流方法。

歸納小結: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他的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體的12條稜長度相等。他們的關係怎麼表示呢?

(2)出示它們的關係圖.比較長、正方體的特徵,說說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設計說明:讓學生把學習長方體的特徵的學習方法遷移到學習正方體的特徵上來,使他們學會自我發現,自我歸納,又對又快地達到學習目標。]

老師引導學生按照面、稜、頂點的次序,引導學生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整理成**。

形體相同點不同點面稜頂

點麵的形狀面積稜長

長方體6個12條

8個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

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

正方形)

相對的面

的面積相

等每一組互相平

行的四條稜的

長度相等

正方體6個12條

8個6個面都是正方形

6個面的

面積都相

等12條稜的長度

都相等[設計理念]在這個環節中,多**課件的引用將抽象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形象的接觸和了解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通過討論交流,來總結和概括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後整理成**,使學生明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滲透子集思想。**的設計把本節的重點內容以**表結合的形式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給人銘刻記憶,融會貫通。]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研究的過程交給學生,把說的空間留給學生。

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新知的發現與構建,形成動態的課堂。]

3、回顧總結,暢談收穫: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暢談收穫的環節不僅能小結本節課的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知識練習,鞏固提高:

第一題是基本練習,鞏固了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認識

第二題和第三題考察學生對長方體的特徵掌握情況。

第三題是拓展題,從計算題中加深學生對正方體特徵的理解。

[設計理念]練習題很簡單,卻囊括了本節課的知識點,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的再認識。

當一節課結束時候,簡練明了的板書可以幫助我們進行知識的歸納:

四、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去繁就簡,知識點突出,還留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有利於他們自主的對新知進行梳理.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正方體

面 6個6個

稜 12條12條

頂點 8個8個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說課稿

姓名:田怡珊

單位:伊寧市第十一小學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過去初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學的。這是學生比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幾何圖形的開始。由研究平面圖形擴充套件到研究立體圖形,是學生發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幾何圖形。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空...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匯入 課件出示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體 師 以前我們認識的這些圖形都是立體圖形,今天這節課郭老師和大家進一步認識立體圖形中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板書課題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開門見山的匯入,簡單明瞭,同時為學生學習新知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二 新知 一 認識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的名稱。包括稜 頂點 面 長 寬 高 2 掌握長方體 正方體 的特徵。包括相對的面 相對的稜 3 理解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教學重難點 理解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教學過程 一 板書課題 師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進一步學習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 出示目標 一 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