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馬克思哲學論壇述評

2022-10-13 07:51:05 字數 5123 閱讀 2575

新時期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反思與前瞻

柯錦華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和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共同舉辦的第七屆馬克思哲學論壇於2007 年10月中旬在蘇州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

創新與轉換。來自全國各高校、研究機構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點的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幹130多人參會, 收到會議**67篇。

改革開放近30年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經歷了乙個由單一轉向多樣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過去研究者以單一視野、單一方式、單一路徑思考問題的局面,開創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領域不同學術觀點探索、爭鳴的良好的學術氛圍,而這一過程與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改革開放實踐和現代化建設是同步進行的,可以說,後者是前者之所以可能的現實基礎,其中蘊涵著研究正規化轉換的理論邏輯和歷史必然。儘管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有研究者論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正規化問題,但是只是到了本世紀,尤其是近年來,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的討論才真正引起研究者廣泛關注和自覺反思,而哲學研究的自覺反思往往是哲學研究新的起點。正規化問題關係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學術視野、理論取向和研究方法的取捨,關係到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性質、本真精神的理解和闡釋,關係到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史的評價,關係到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學派的形成,因此,梳理、反思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的變遷歷史、現實樣態、存在問題,展望其發展趨勢和未來走向,對進一步深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基礎性意義。

應當說,無論從本屆論壇的大會交流和小組討論以及提交的會議**來看,在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作總體反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一問題上,大多數學者已經取得共識; 但是對於什麼是哲學研究正規化,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以及新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轉換的必要性、必然性等問題仍然存在較大的、甚至根本分歧;在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應當站在人民的立場站在時代的高度這一原則問題上,大家已經取得共識;但是對於怎樣才是站在人民的立場以及怎樣才是站在時代的高度這樣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仍存在諸多分歧。

問題之一:何謂哲學正規化轉換?何謂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轉換?新舊正規化之間存在何種邏輯和歷史聯絡?如何評價近30年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的演進過程?

吉林大學孫正聿教授將「理論思維的前提批判」視為哲學思想的「研究正規化」和「解釋原則」。他認為,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對哲學本身的前提批判,亦即哲學的自我前提批判,其基本內容可以歸結為本體論的前提批判。哲學的自我前提批判是哲學發展的基本形式。

。他主張建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闡釋結構中不同座標點之間的內在的有機聯絡,使之成為富有張力和理論穿透力的動態的理論正規化,恢復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深層的歷史豐富性和文化豐富性,使馬克思主義成為我們時代內在的、活生生的文化批判精神。

中國人民大學郭湛教授明確指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正規化轉換是多元發生的,存在多種路徑,其中最根本性的正規化轉換在於: 前主體性--主體性--主體間性--公共(共同主體) 性。

如何看待哲學正規化的多樣性?南京大學張亮副教授認為,多樣性正規化的出現並非意味著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身變成多樣性的話語,多樣性解釋只是從多方位來展示馬克思主義可能境界的途徑,正是通過這種途徑,我們才會達到特定時代要求的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解釋,回應時代的提問,也實現主體建構自身歷史的要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侯惠勤教授則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今天所面臨的問題並不是一般學科所遇到的主題轉換、視域拓展、範疇更新等共性問題,而是這一學科的根本定向問題, 是其靈魂和立腳點何在的問題。在辯證(歷史) 唯物主義的框架下進行拓展和更新,可能比目前為止的任何新框架更能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質,更能沿著馬克思開闢的哲學道路前進。

武漢大學汪信硯教授進一步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為研究正規化。然而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並沒有形成統一的研究正規化,它們都這樣那樣地偏離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這一應有的研究正規化。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處於這樣乙個舊的正規化既已失去約束力,新的正規化尚未形成的「危機時期」。

其他研究者也提出各自不同的研究正規化,例如,蘇州大學任平教授的「出場學」正規化, 中國人民大學馬俊峰教授的「總體精神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正規化、黑龍江大學張奎良教授的「辯證法的實踐正規化」、北京大學王東教授的「以馬解馬」的解讀模式、**黨校董德剛教授的「以新解馬」正規化、北京師範大學沈湘平教授的「整體的歷史科學」解讀模式等。其中,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李德順教授提出的「打井」問題,引發了與會者的激烈爭論。所謂「打井」意指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術活動。

爭論主要圍繞兩個問題展開:一是需要不需要「打井」? 二是打的是什麼「井」?

關於前乙個問題,一種意見認為,如果認為馬克思是我們同時代的人,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就是對「井」的拓展,而不需要再「打井」;另一種意見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源源不斷的、不需要再「打井」的說法給人一種「保護文物」的感覺。關於後乙個問題,一種意見提出,「打井」是分「公」、「私」的,如果打的是「私井」,那可以隨便打,但如果打的是「公井」,就要講規則,就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 另一種意見認為,我們這裡說的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旗幟下進行的研究,前提已定。判斷乙個「井」是「私」還是「公」的權力在實踐、人民, 還是在某些人或某個人?

實事求是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 實事求是理論已經解決了這一問題。

研究者們基於各自學術興趣和研究方法所選擇的不同哲學正規化以及由某些正規化引發的爭論表明:事實上已經呈現多樣化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還將繼續分化下去,圍繞這一分化展開的不同意見的爭論也將繼續進行下去。對於新時期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的多樣化,大多數研究者予以肯定,比較一致的看法是:

多樣化並非簡單否定過去,而是在「中國問題」的語境中, 站在時代高度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的理解。這無疑是一種學術進步。同時也有研究者提出應對這種多樣化本身存在的問題保持一種自覺的批判態度。

例如,怎樣才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上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的多樣化與統一性的關係, 等等。需要指出的是, 本屆論壇討論的問題涉及範圍較廣,但對研究正規化的創新、轉換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學派形成的相互關係這一問題關注不夠。

事實上, 研究正規化的意義以及研究正規化形成的重要標誌之一, 是學術共同體或學術流派的分化、形成。就馬克思主義哲學而言,研究正規化的多樣化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同學派的形成, 進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繁榮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本屆論壇上研究者們提出的各種研究正規化大多是研究路徑, 即以何種方式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意義上的,且大多與研究者個人的學術興趣有關。

這種意義上的研究正規化與作為學派重要標誌的研究正規化存在較大的差別。後者不僅關乎研究方法、研究課題, 更關乎研究者的價值觀念、研究視野和理論取向等深層次的因素,它不是僅屬於某個研究者的, 它因為有一批研究者自覺接受和共同堅持而形成乙個相對固定的研究群體, 並以其獨樹一幟的哲學理念、學術風格和理論建樹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領域擁有相當的影響力,其研究活動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繁榮發展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而這一意義上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我們認為, 尚在形成過程之中。

因此, 研究正規化的創新、轉換仍有相當大的探索空間, 以成熟形態的研究正規化為重要標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學派的真正形成需要乙個相當長的成長過程。總之,如何評價新時期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多樣化態勢, 進而展望這一態勢的未來發展, 仍然是乙個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踐上有待深入**的問題。

問題之二: 當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具有創新意義的理論成果較少, 其問題癥結何在? 阻礙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因素究竟是什麼?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如何應對挑戰, 走出困境?

衣俊卿教授認為,新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闡釋結構,由於其內部還存在著「弘揚馬克思學說當代價值」與「開展歷史文字解讀」之間的脫節;「中國問題」和「世界問題」的脫節; 尤其是理論研究深層的歷史維度和文化維度的缺失,且未被大多數研究者自覺接受並堅持,所以,難以真正形**們預期的具有創新意義的理論成果。

王南教授指出, 馬克思哲學研究中的黑格爾主義闡釋模式構成了中國馬克思哲學進一步發展的障礙,因而必須突破黑格爾主義的束縛,走向對於馬克思哲學更準確的把握。但是, 這並非意味著走向一種康德主義的闡釋正規化;超越盧卡奇等人的黑格爾主義的實踐哲學正規化,只是超越那種具有唯心主義傾向的思辨的實踐哲學,走向一種「有限理性論」的實踐哲學。汪信硯教授認為,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研究正規化,需要澄清幾個前提性問題:

第一, 必須糾正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性質的誤讀。第二,必須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進行正確的學術定位。第三,。

**黨校侯才教授試圖從中國歷史傳統中尋找深層原因,認為在中國歷史上高度集權的「大一統」封建體制所造成的傳統之下,「重視統一, 忽視差別」成為主導性思維定勢,政治統攝和包容了哲學。到了當代,隨著現代化的程序,舊有的歷史傳統及其遺存有了很大改變,但徹底改變還需要乙個漫長的過程。徐長福教授則對實踐哲學正規化做了具有啟示意義的辨析。

他認為,一種實踐哲學正規化,只有當它具備關於實踐的哲學和作為實踐的哲學這兩個面向時,才能保持足夠的活力與凝聚力, 否則就只能變成與現實實踐脫鉤的純粹學問,或者不問學理是非的謀略之術。本世紀以來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正規化,在經歷了從階級鬥爭正規化蛻變為主體性正規化的過程後, 因其實踐品格嚴重退化和扭曲而陷入了深度危機。他對此表示深切的憂慮。

北京大學楊學功副教授認為,研究者在劇烈變動的時代面前失語,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失去了親切的現場感,失去了對於當代生活的解釋力,也失去了對於公眾的吸引力, 這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之所以出現「危機」的癥結所在。重建與當代經驗相適應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話語和中國學者的理論架構,才是真正擺脫困境的出路。可是我們又做了多少呢?

研究者們從不同的視角,在不同的層面上切入當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面臨的困境,最終都聚焦於哲學研究正規化的選擇與轉換。從而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正規化之所以成為關注焦點的深層原因。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從根本上反映了特定時代的時代精神的整體風貌,也在總體上引領這個時代的時代精神。

哲學的研究正規化無疑也只有與時代要求相適應,才能體現哲學的根本性質,發揮哲學的基本功能。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而言,研究正規化的轉換、新的研究正規化的建構要求我們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精神,又不固守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既有正規化;既充分肯定前人研究成果的意義與價值,同時以一種懷疑與批判的精神去審視前人的研究成果。哲學的任何一種研究正規化總是以一種相對固定的方式、視角、方法去思考問題,無論哪種研究正規化,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時,隨著時代變遷又暴露出各自的歷史侷限性。

因此,哲學懷疑、批判的物件不僅指向客體,而且指向自己, 哲學的自我批判是哲學發揮自身功能的乙個重要前提。馬克思本人力主懷疑、批判現存的一切,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通過這種懷疑、反思、批判,打破狹隘眼界和故步自封的慣性軌跡, 不斷實現自我超越。在這裡,孫正聿教授提出的作為一種研究正規化的哲學的自我前提批判, 以及衣俊卿教授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總體邏輯思路和方**原則給我們以深刻啟示。

問題之三: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如何在正規化轉換與問題研究的互動中,以哲學的方式捕捉當代「中國問題」,並作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有說服力的解釋,從而回應時代挑戰,為解決當代「中國問題」提供可供選擇的道路?

第七屆學論壇嘉賓介紹

第七屆學習型東北企業家論壇嘉賓 梁伯強 任何企業尤其是眾多的中小企業,只要專注於自己的領域,都可以做大 做強,成為該領域 該行業的 王 梁伯強老師的課程對眾多的中小企業老闆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他能教您如何專注於本行業 如何做大 做強 梁伯強做生意十幾年,沒花過1分錢廣告費,卻引起 大力關注,更誇張的...

第七屆erp通知

第七屆大學生 龍騰杯 創業設計暨erp沙盤模擬大賽 為了給在校學生提供乙個模擬創業經營的機會,讓大家全方面了解企業運營過程,在提高學生的經營管理決策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引導學生把課堂學習和實踐能力結合起來,把個人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結合起來,為以後就業和創業打下堅實基礎,學校決定將於2...

第七屆「飛思卡爾」實踐考核題目

實踐考核題目 硬體 1.計時器 提供電路圖,程式,只焊硬體,電路板大小不能超過15x10cm 2.人體紅外 隨手關門 聲音提示器 大三不能選 3.做乙個可調恆流源 要求頻率為20khz,電流為50 150ma,波形不限。提供資料 4.用ls138解碼器實現乙個pwm 180khz 驅動8個le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