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初探

2022-10-13 05:48:05 字數 4767 閱讀 6345

摘要: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而嘗試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運用高中地理案例,分析、歸納了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特徵,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也發現了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踐的成效和缺陷。案例教學強調「教」與「學」的雙向過程,以案例為中心,通過師生間對案例進行剖析、研究、歸納、總結,有利於師生的互動,有利於滲透不同形式的教與學方式,使學生在參與案例的分析過程中不僅學習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學會分析地理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

關鍵詞:案例教學特徵形式初探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地理教學理念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教學理念的轉變必然帶來教學方法的改變,研究性學習、案例教學越來越引起廣大地理教師的重視。

一、案例教學法的內涵

案例教學法(case study)最早於2023年由當時擔任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的克里斯多福·朗道爾(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教授創立。我們對案例教學法有這樣的理解: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基於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培養學生獨立和主動學習的能力,養成獨立的判斷和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能力;目的是通過有限的精選過的地理知識例項,培養學生掌握地理知識和地理概念,進行解決新問題的活動。地理案例教學的實質就是貫徹「地理教學不只是傳授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自已學會學習地理,同時向學生傳授地理學習方法」的教育理念。

二、案例教學的特徵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的「學」的方式都要發生很大的變化。與其它教學法不同,案例教學是以案例為研究物件,以問題為導向,以**為基礎的課堂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所具有的特徵都將有助於高中學生增加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案例教學的特徵如下:

1、教學過程開放。案例教學的一大特色是師生互動,共同參與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和教學過程是乙個開放的體系。

2、學生自主學習。在案例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真正被關注的中心,教師的角色就是喚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積極參與精神,鼓勵學生自主的思考、自主的交流、自主的學習,並進行總結或提煉要點。案例教學中學生在閱讀案例內容、尋找並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表達自己觀點等方面都可以發揮很大的自主性。

3、**性。案例教學把教學變成了一種特殊的**活動,師生共同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圍繞**於現實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完成**內容的確定、解決問題、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過程。整個過程是學生敏銳發現問題,主動提出問題,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的學習過程。

4、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案例教學是使用特定案例學習某種原理或思想的方法。成功的案例教學是把原理的學習與實踐的應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滲透,相互支援。

另外,案例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劑良方。真實的案例更能讓學生產生與案例角色有情感聯絡的意識,將自身融人案例,這時思想教育自然是水到渠成。

三、案例教學的形式

案例教學是培養高中學生地理思維和地理決策能力的途徑之一。案例的使用有不同方法,一種是分析型,一種是決策型。

分析型案例教學的基本環節是:閱讀案例——案例分析——內容擴充套件。下面是環境教育的乙個案例:

在北京市郊區的楊鎮的有一片面積近3000畝的濕地。一家開發商看中該地區,準備在此開發建設「京東大蘆蕩休閒旅遊度假村」。該訊息傳出後,當地村民十分高興,並紛紛積極配合開發商的徵地工作,並希望將來能到度假村工作。

但是,環保志願者得知該訊息後,卻紛紛為這片濕地的命運擔憂。當環保志願者多次赴現場進行考察,四處奔走,先後在多家**發表文章,呼籲**採取行動保護這片濕地。

最終,當地**對該事件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採納了環保志願者的建議。

呈現案例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這一事件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事件中不同的角色所持觀點各不相同,所採取的行動亦各不相同。那麼,他們為什麼要持那樣的觀點,採取那樣的行動,又為什麼會產生矛盾衝突呢?

然後安排學生對環境事件中色的身份、行為、觀點及行為後果進行行為價值分析,了解人的環境價值取向起著什麼作用。最後安排學生分析其他社會現象中人的環境行為及價值觀取向。

這段教學的基本結構如下:

內容目標:國民環境行為價值分析

案例:要濕地還是要度假村?

案例使用:分析案例中不同角色的行為反映出的環境價值觀

結論:環境價值取向起著決定作用擴充套件:從環境價值觀的角度分析並認識其他社會現象中人的環境行為。

分析型案例教學需要教師從案例中提取引導學生認識地理基本原理的問題,使學生通過案例分析,一步步學習對地理現象和問題的分析判斷方法。

決策型案例一般採用分段式學習方法:案例(部分)呈現——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判斷、決策——案例(部分)呈現——檢驗判斷或決策。這種學習的特點是案例本身為學生留下疑問和討論的空間,使學生有機會通過判斷和決策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

下面是曾在教學中使用過的案例:

教師在與學生學習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冊荒漠化的防治時,利用課本案例——我國西北地區。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本自學案例,或者利用多**,**並茂地展示案例,學生似乎來到了「現場」。學生很快進入情境,充分感知了案例。

此案例,我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問題:

①什麼叫做荒漠化?荒漠化的景象和荒漠化形成過程是怎麼樣的?(這是淺層性的設問,目的在於引導學生通過對案例的**,了解荒漠化的含義,因此屬於知識性的**。)

②我國西北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是什麼?(這是對前一層次的提公升,要求學生從前一層次的現象的認識上公升到原因的分析;要求學生**出正確的行為傾向,因此屬於行為性**。)

③請為荒漠化防治提出對策和措施。(這一層次的設問,給學生提供了創新的機會,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屬於創新性**。)

通過這三個問題的設定,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被極大的誘發了,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擴充套件學生思維空間,進行**性學習。

比上述活動更為開放的學習方法是教師只提出問題,不提供備選方案,直接由學生進行決策。支援這個案例教學的地理理論內容,可以安排在案例出現之前,也可以安排在活動之後、結論之前,還可以把原理的學習與活動結合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自己的判斷和決策與實際發生的狀況做比較,並在教師的引導下從自己的研究活動中理解相關的地理原理。

四、案例教學中的師生

1.案例教學中的教師

案例教學中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理論課要講深透;另一方面,走到學生中間,主動營造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環境氛圍。在案例教學中,教師還應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分析問題,開拓他們的視野。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指導者和推動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領導案例教學的全過程。其責任有三,一是課前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案例;二是課堂上教師要領導案例討論過程,不僅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爭辯,去做出決策和選擇,去「解決」案例中的特定問題,進而從案例中獲得某種經歷和感悟,而且要引導學生探尋特定案例情景複雜性的過程及其背後隱含的各種因素和發展變化的多種可能性。在這裡,正像一些有經驗的案例教師講的那樣,教師既不能無所事事,任課堂討論自流,也不能嚴格控制討論過程,不讓學生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因而,這種討論對於教師來說也是乙個學習的過程;三是教師要負責案例更新。要使案例教學跟上時代的要求和反映當前的實際,教師必須不斷地進行案例更新。因為,案例更新是保持課堂活力的血液。

2.案例教學中的學生

在案例教學中,學生必須扮演乙個積極的參與者的角色。具體來說,學生應該做到:

第一、認真準備。學生應認真閱讀或傾聽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關內容;要善於從錯綜複雜的案例情況中尋找問題,發現線索;要能對可能出現的情況有所預料並作好記錄,擬訂發言提綱。

第二、積極參與。在案例教學當中,學生應積極參與,爭取發言。案例分析為鍛鍊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提供了機會與場所。

學生應以案例中的「身份」或「扮演的角色」去觀察與思考「假設案例」中的問題,鍛鍊學生面對複雜多變的情況,運用職業判斷;針對案例提供的情況,擬訂方案,制訂方案實施程式,確立實施重點,直至撰寫出總結報告。學生通過積極參與案例分析討論,除能提高決策能力及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外,還能鍛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

第三、總結收穫。只有善於總結,才能不斷進步。案例討論後,學生應總結自己在案例閱讀、傾聽、發言準備和案例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對案例理解和適用理論上的收穫,並形成書面報告。

在總結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新問題,從而使學生體會到決策過程是乙個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五、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效果

1. 案例教學的成效

(1)便於學生深度理解概念和原理

高中地理案例具有相關的背景資料,而且具有直觀、形象、典型等特點,利於學生感性認識的深化,有助於學生進行深入的**和思考,加深了對抽象地理知識和原理的理解。

(2)培養了資訊收集和處理的能力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是圍繞著乙個個案例展開的,以解決問題和表達、交流為結束。在此過程中,許多學生在開放性環境中,如從圖書館、internet上學會了自主收集和加工處理資料和資訊,能力得到了提高。

(3)訓練了思維能力

教學中選擇的一些地理案例**於現實生活,有些是熱門話題,如溫室效應、人口問題、城市化等,其中既有地理知識體系的核心內容,也有相對次要的部分。學生綜合運用地理原理和其他相關學科知識及經驗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關鍵;教師有意識地對案例進行引申和擴充套件,鼓勵學生創造性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擬定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發展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創造能力。

(4)獲得了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體驗

案例教學是通過學生自主參與、積極進行類似科學家探索的活動,在老師的指導和與同學的交流中,獲得體驗,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關注地理時勢,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以及樂於**、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

(5)進行了思想教育

案例教學聯絡社會實際,能恰如其分地進行思想教育,特別是聯絡鄉土地理的案例,更能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建設家鄉、建設祖國、保護環境的最熱烈、最真摯的情感,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和歷史使命感。

2.存在的不足

任何一種教學方式和方法都有其侷限性,案例教學也不例外。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重要的天氣系統複習 高三地理王強 一 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內容選自課程標準中必修課程1的第二章 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中 大氣的熱狀況和大氣運動 幾種重要的天氣系統 天氣現象是人們最能感受到的一種自然現象,它與人們的生產 生活密切相關。本課所講的內容,對於學生了解支配天氣變化的最基本因素...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反思

2010年3月31日我很有幸作為a 級課評委來到震澤中學聽了七節非常精彩的課,此次評課說心理話 有點班門弄斧。反正已經有點 門外漢 跟不上新形勢了,再一次 打腫面孔 談一點想法。此次a級課七位教師都上了第三章第一節 農業的區位選擇 課,他們的共同之處 三維目標 要求明確具體,思想觀念新,教材把握正確...

高中地理學習評價初探

作者 卞兆根 中學政史地 教學指導版 2013年第08期 傳統高中地理學習評價體系存在著很多弊端,其在學習診斷 反饋 調節 矯正等方面的功能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高中地理課程標準 強調學習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所以,高中地理教師應樹立科學的學習評價觀,構建合理的學習評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