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美術上冊 連續圖形說課稿

2022-10-11 13:54:03 字數 3455 閱讀 2045

說課稿課題:連續的圖形

一、說教材

1.分析教材

《連續的圖形》是滬教版小學美術教材二年級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本課是以引導學生通過身邊物品花邊的觀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引起對生活中相似事物的聯想為目的,通過本課的學習,不僅能讓學生了解l連續畫花邊的有關知識,而且能使學生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絡,了解「美**於生活,又用於生活」。通過美術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啟發,創造性地運用繪畫材料表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及合作能力。體驗學習活動帶來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快樂。

這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富有情趣,學生樂學,興趣濃厚。

2.課時安排:1課時

3.課程標準相關要求及學習目標:

a、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畫連續花邊的相關知識點

b、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和創新能力

c、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及合作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喜愛美術的情感與認真細緻的好習慣

4.教材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認識畫花邊的概念及其特點,進行聯想。

難點:如何使學生掌握畫花邊的四種基本畫法

二、說教法

我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標提出的「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關注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的要求以「快樂求知」為目標,打破原有的單純的講畫教學模式,力求營造乙個「溫暖合作、自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輕鬆舒暢的氛圍中獲取知識,真正體驗到求知的快樂,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慾望。

在教學中我將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1.遊戲激趣法:採用遊戲的形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2.啟發談話法:運用談話法,說說手形的聯想和故事。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設情境法:用課件的展示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產生一定的體驗,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說學法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者,根據教材選擇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十分重要。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順利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採用了以情境激勵法為主的教學方法和多**教學手段,做法如下:

1、 情境激勵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比較多,而且有一些是比較枯燥的概念知識,對於這類知識的學習,學生往往不感興趣,甚至厭倦。針對這種情況,我以競賽遊戲匯入,把本課的知識點設計成「特點關」、「判斷關」與「應用關」,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搶答為競賽形式,並把這一情境貫穿於整堂課,把課堂變成賽場。通過創設這種競賽情境,把枯燥無味的說教變成了緊張刺激的遊戲,學生在玩樂中整體感知了知識點,在不知不覺中愉快的完成了學習過程,同時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 多**教學手段:

隨著科技的發展,運用多**課件進行教學已是十分普遍的現象。《課標》中也指出:「教師應盡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路教學」。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我製作了乙個多**課件來配合教學,充分利用了多**課件的優勢,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受,在各教學環節中不斷刺激學生的興奮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從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加到動腦的活動中來。使教學真正做到面向全體。

三、學法指導: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 葉聖陶的這一句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教師的重要任務「不僅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

因此,對於學生的學法指導在教學中顯得尤其重要,我的做法是:

1、 引導合作**: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讓學生掌握畫花邊的四種基本骨式,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先運用課件出示了四幅不同骨式的畫花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兩個問題

1)、這四幅畫花邊分別是以怎樣的規律連續排列的?

2)、如果用箭頭來表現的話,你覺得應該怎樣表示呢?

等學生討論結束以後由每個小組選派乙個代表上來匯報。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每個學生都能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由於學生是自己經過 「觀察—思考—討論」這樣的過程找到的答案,所以對這一知識會有乙個非常深刻的理解。這樣即讓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得到了鍛鍊又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2、學生參與多種評價方式:

在本課的評價過程中,我採用學生自評、互評為主,教師簡評為輔的方式進行評價活動。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設計思路與想法然後同學之間互相提建議最後由教師進行簡短的評價。這樣把空間盡可能多地留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讓學生在評價活動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鍛鍊、欣賞水平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培養,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教師運用小遊戲(報數)創設競爭情境並組織學生按組分成四個競賽小隊,使學生一開始就有一種競爭的慾望。

(2)、小組競賽、感受新知:

a、競賽第一關「特點關」;

教師利用課件出示一豎一橫兩幅紋樣,讓學生找一找這兩幅紋樣有什麼特點。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從而推出畫花邊的概念「以乙個單位紋樣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作有規律的連續重複排列而成的紋樣。」(板書課題:

連續圖形)

b、競賽第二關「判斷關」:

在了解了畫花邊的特點後,教師接用課件出示五幅紋樣,讓各小組進行判斷「哪些是畫花邊,哪些不是畫花邊」並說出理由。

c、競賽第三關「骨式關」: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出示四幅不同骨式的畫花邊,然後引導學生觀察每個紋樣的排列方式,說出各自的特點並嘗試用箭頭表示。

d、競賽第四關「應用關」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側重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用到畫花邊」使學生能把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絡,等學生發言結束以後,教師在用課件**欣賞**,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

e、欣賞範圖:

教師運用課件,展示欣賞**,使學生在輕柔的**中欣賞美麗的**,受到美的薰陶,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生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布置作業:每人用學到的畫花邊的知識來裝飾自己的「小手帕」

(4)、評價活動:

教師選出一部分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先自我評價,然後學生之間互相評價,最後由教師進行簡評。

(5)、課後延伸:

教師安排學生課後考慮「你準備把你設計的紋樣用在什麼地方?」

五、板書設計:連續圖形--連續的花邊,圖形。作業展覽。

六、說教學設計思路

(1)課堂教學設計以活動方式為主,讓學生通過做一做設計自己的小手帕,說一說「你準備把你設計的紋樣用在什麼地方?」使學生對花邊能夠展開豐富的聯想,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體驗合作學習帶來的快樂。以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地探索角色,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培養了學生對藝術的喜愛,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

(2)在指導學生對手形的聯想過程中,重視學生個性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研究中學習,在研究中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3)讓學生在多樣性的文化中對社會生活進行理解,採取多維性和多級性評價方式。以鼓勵為主,成功展示自我,愉快表演,提高學生的表現力、自信心和評價能力。

二年級美術上冊總結

三 困惑問題 反思本學年來的工作,在喜看成績的同時,也在思量著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幾點 1 對於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思考得還不夠多,不能及時將一些教學想法和問題記錄下來,進行反思 2 教科研方面本學年加大了學習的力度,認真研讀了一些有關教科研方面的理論書籍,但在...

二年級美術上冊計畫

二年級美術教學計 一 指導思想 以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為依據,關注學生各年齡階段的心理與成長需要,描述視覺審美的豐富含義,注重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的體驗和嘗試,學習內容的知識綜合,利用不同類別 不同層面的知識綜合,使學科內,學科間的綜合效應得到加強擴充知識的交融和通識性,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也...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全冊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由偏重美術知識技能的傳授轉向關注學生整體人格的發展,強調在有趣的美術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鑑賞能力。由孤立的單科教學轉向美術學科內部的融合以及美術與其他學科的溝通,以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由單純的學校美術教學轉向充分利用社會文化資源,延伸美術課堂。過程與方法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