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 教學設計

2022-10-07 02:27:04 字數 3895 閱讀 4737

呼中三中孫啟豔

【設計理念】

1. 通過實驗引發討論,培養學生探索事物現象的能力。

2. 通過觀察實驗,培養學生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能力。

3. 通過討論,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浮力及其方向

2、通過實驗**浮力的大小

3、經歷**浮力大小的過程

4、知道阿基公尺德原理

5、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認識浮力及其**浮力的大小

教學難點:**阿基公尺德原理

教具:課件、彈簧測力計、細繩、大小石塊2塊、桌球、水槽、橡皮泥、溢水杯、小桶、水。

教學設計:

(一)引入課題:

我們先來看一些影片片斷,看看這些影片片斷都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問題?(出示課件:鴨子、輪船漂在水面上;潛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公升和下潛;熱氣球載著重物飛上高空等)

(學生認真**並思考片斷中所涉及的問題:猜想包含的知識(液體或氣體對物體有乙個向上的力或提到「浮力」))

評析:通過**生活中的浮力錄影、教師設問的方式引入浮力,能夠貼近學生的思維實際,使學生從生活中的浮力現象走向物理。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

通過學習來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出示的內容都是學生既熟悉又感興趣的現象,問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激發了學生勇於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二)新課教學:

1、認識浮力:

師:影片中的船、木排、浮標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呢?

生:(因為它們都受到了水的浮力,這些告訴我們: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受到了水的浮力。)

(出示課件)

師:浸沒在水中的桌球有沒有受到水的浮力呢?同學們能否設計乙個實驗證明你的猜想?

(學生實驗:桌球從水中浮上來)

(出示課件)

師:在水中下沉的石頭有沒有受到水的浮力呢?大家互相討論一下,然後說出你的猜想,並設計乙個實驗證明一下你的猜想。

生:(有.學生積極討論並踴躍回答.)

(實驗一:石頭從空中下落,速度越來越快,當落入水中的時候,可看到石頭在水中下降的速度變慢了)

(實驗二:把石頭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然後再把石頭浸入水中,可看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了)

(出示課件動畫)

師:以上幾個問題的討論和實驗告訴了我們什麼?

生:(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了液體對它向上託的力,這個力叫做浮力。)

(推廣:氣體的浮力)

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評析:用乙個小桌球放在量筒中,及在手中的對比,對浮力較實際的**,創造情景和條件,以學生參與為基礎,很容易使學生領會浮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軀體、自己的感官、自己的頭腦、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願、自己的知識和思想基礎、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規律。正如每個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質營養一樣,每個學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營養。

這是別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變的。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感知,代替學生觀察、分析、思考,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乙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教師只能讓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也體會人類的認識世界是需要不斷的**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類的永遠的目標。

2、測量浮力的大小:

師:演示:把一物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讀出它的示數,用手向上託一下物塊,看到了什麼?

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了)

師:示數為什麼會變小呢?你能求出手向上託的力嗎?

你能從這個實驗得到什麼啟發?能從中得出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嗎?(出示課件)

學生實驗:分別測量大石塊和小石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測量之前,先猜想哪個受到的浮力會大一些?然後用實驗驗證,你猜對了嗎?

結論:(出示課件)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1)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的重力為g;

(2)然後把物體浸沒在水中,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3)浮力的大小為:f浮=g-f

3、**浮力大小

師:剛才的實驗,大石塊和小石塊,哪個受到的浮力大?(大石塊受到的浮力大)你猜對了嗎?

生:快樂遊戲:學生實驗:手拿空礦泉水瓶從上往下慢慢浸入水中,感受手上力的變化。(手用力越來越大)

快樂體驗:造船比賽:四個小組分別用橡皮泥造出乙隻船,看看誰的船能裝更多的貨物。(體積大的船能裝更多的貨物)

師:從以上的幾個實驗中,猜想一下: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麼因素有關?你能得出什麼結論呢?

結論: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水中的體積(或物體排開水的體積)有關,物體浸沒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評析:讓學生從現有的知識水平出發,通過「快樂遊戲」和「快樂體驗」兩個實驗,不斷的思維,提出可能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並進行因素歸類,分成各個獨立的可能因素讓各小組認領課題。

通過學生團隊間的協作,進行方案設計,並對設計的方案從理論上的正確性、操作上的可行性進行全班交流討論,思辨、質疑和完善。**浮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是本節的重點,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經歷知識建構過程,便於對知識的理解。由於時間的關係只能讓學生分別來**其中的乙個因素與浮力的關係。

由浮力的大小跟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到得出阿基公尺德原理還要經歷乙個思索、推導的過程。教師做好引導,這樣才符合認知過程。

4、**阿基公尺德原理

對於浮力的大小,歷史上阿基公尺德曾做過深入的研究。他做過乙個實驗,現在我們把這個實驗叫做阿基公尺德實驗。

(出示課件)

介紹實驗裝置,動畫演示實驗過程,解釋實驗現象。

結論:浸在液體裡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被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阿基公尺德原理。

評析:**浮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是本節的重點,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經歷知識建構過程,便於對知識的理解。由於時間的關係只能讓學生分別來**其中的乙個因素與浮力的關係。

由浮力的大小跟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到得出阿基公尺德原理還要經歷乙個思索、推導的過程。教師做好引導,這樣才符合認知過程。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寫一篇小短文:我對浮力的認識。

(五)板書設計:

五、浮力

1、浮力: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了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託的力,這個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2、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1)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的重力為g;

(2)然後把物體浸沒在水中,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3)浮力的大小為:f浮=g—f

3、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水中的體物體浸沒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4、阿基公尺德原理:浸在液體裡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被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g排

教學反思:教學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的過程.本節課所學知識內容綜合性高,難度大,課標要求較高,歷來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難點。

要想使學生順利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教師必須積極創設條件,課前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有關浮力的現象或事例,如:鴨子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風箏為什麼會在天空中飛翔,輪船為什麼會在水裡航行而不沉入水底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基於這種理念本課的設計了一系列活動,讓學生主動**有關浮力的知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培養了學生的**意識,**思路,設計實驗等能力,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對**式學習的基本要素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初步學會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如控制變數法)。在本課的**活動中,一方面可大膽放手讓學生去進行**,另一方面注意解決學生在**過程中需要的一些基本方法、基本思路等,為學生的主動**創設較好的條件。

本節內容較多,時間略為緊張,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稍做調整。與傳統教材相比,新教材在處理浮力的概念,浮力產生的原因,以及有關浮力大小的計算方面有些調整,可根據實際情況,作些取捨,會收到好的效果。

《浮力》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1 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作用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第十四章 壓強與浮力 的一部分,是浮力部分的起始課。浮力是學生自小就接觸到並且相對熟悉的一種力,相關的物理現象並不陌生,與日常生活聯絡密切。在浮力的學習與運用中,既涉及到前面重力 二力平衡 二力的合成 壓強等有關知識,又是後面學習物體浮沉條...

《浮力》教學設計

二 提出問題 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浮力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受水對它的浮力。有的學生認為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不受水對它的浮力,理由是物體沒有被浮起來。還有的同學則認為在水中下沉的物體受到水對它的浮力,因為物體下沉的速度比較緩慢 到底哪種猜想正確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實驗器材 燒杯 水...

浮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任務分析 本節內容是華師大版 科學 八年級上冊的第三章第二節,浮體 浮力概念的引入。通過生活中浮體的介紹 船舶發展的歷史等事實展開針對浮力的討論。通過浮體受到的浮力和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兩個實驗 讓學生明白浮力的存在及浮力產生的原因。之後將浮力概念類推到浸沒在氣體中的物體受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