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浮力

2023-01-21 15:03:03 字數 4214 閱讀 3592

大慶市肇州縣第一中學孫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壓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識來展開的。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浮力的研究為學習阿基公尺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礎。浮力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

體現在它的實用性,由於浮力知識在工業、農業、國防等各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如船舶工業、農業上的鹽水選種,氣象上的探空氣球、軍事上的潛水艇等等。它是理論聯絡實際的好教材,也是初中生走向社會的必備知識,因此把這塊內容放在初中,並要求一次性過關,高中教學中不再重複。鑑於現行教材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大面積提高九年義務教育質量的需要考慮,,具體安排為:

先通過實驗方法得出阿基公尺德原理,再運用演繹方法分析浮力產生的原因和物體的浮沉條件,最後介紹浮沉條件的應用使所學知識具體化,這種處理方式比較符合初中學生的認識規律。

2、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浮力概念貫穿本章始末,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絡,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乙個重點。對物體浮沉和浮力產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綜合應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因而對理論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側重於對直觀現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

因此這兩個知識點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

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也是這節課的重點,這是素質教育對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2)知道浮力的方向。

(3)知道浮力的大小等於什麼?

(4)知道浮力的應用。

2.過程和方法

(1)通過觀察,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2)通過收集,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2)初步建立應用科學知識的意識。

三、學情分析

浮力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託,可以借助實驗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學方法

作為自然科學的規律課,教材的編寫思路一般是

無論從方**的角度還是對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獲得資訊的分析,都表明這種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本課的教法主要是「開放情境、引導**」,而學法主要是讓學生「親身體驗,在**中學習」。這節課綜合應用目標導學、分組實驗、直觀演示實驗、講授和討論並輔以電教多**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這已列為《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初中物理教學目的之一,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教學中創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邊動手邊思考。從實驗資料總結出結論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五、教學程式 (擬分兩課時講解)

教學中要以了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1、新課引入:

以創設問題情境匯入新課。學源於思,思源於疑,一上課便以課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課題,引導學生思考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講授新課:

任何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離不開實驗。這節課主要採用實驗的方法來建立浮力的概念。

浮力概念的建立(分三步)

第一步:

演示實驗1:黃色桌球在液體中緩慢上浮(桌球內注入適量的水,容器可用大量筒)

設問並討論桌球上公升的原因,並說明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說明:動態觀察、創設情景、激發思維)

演示實驗2:金屬塊在水中下沉

問題一:浸在水中的金屬塊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針對學生思維障礙提出問題,進一步激發思維)

問題二:如何判定金屬塊是否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

學生討論方案,教師演示托力的測量法,模擬得出測浮力方案。

第二步:

演示實驗3:用彈簧秤分別測出金屬浸在水中、煤油中的浮力。

第三步:

歸納得出浮力的初步概念,指明「浸在」的涵義。指明浮力的單位——牛。

說明:從「浸沒」到「浸在」,從水到其它液體,改變實驗條件,異中求同比較,提供歸納素材。通過歸納,培養學生從特殊到一般的初步歸納能力。

3.浮力的大小

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思考。學生通過「想想做做」,找出獲得最大浮力的辦法。

教材圖13.5-2實驗的基本器材,通過手壓易拉罐的方法,體驗易拉罐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水中的深度的關係。

通過這個「想想做做「的內容為**活動做鋪墊。

4.**浮力的大小等於什麼?

阿基公尺德原理(分四步)

第一步:根據稱量法測浮力的演示,猜測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利用嘗試性實驗排除無關因素。

從力的三要素角度提出,浮力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呢?(運用演繹法:因為浮力是一種力,而力具有三要素)

模擬:手對物體施加的托力的大小跟施力物體(手)有關,那麼,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麼有關呢?

學生猜測可能因素:深度h、物體的密度ρ物、物體的形狀、空心與實心、浸入液體的體積v排等。

問題一:這些因素是否都會影響物體受到的浮力呢?我們用什麼方法去檢驗它呢?(引導學生提出用控制變數的方法)

問題二:請設計乙個檢驗f浮與深度h有否關係的實驗,並上台演示。

學生實驗時,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分析,所設計的實驗研究的目的、控制的條件分別是什麼。

(學生實驗探索並演示,可能出現兩種意見:)

a:將彈簧秤所掛的橡皮泥逐漸浸入水中,發現彈簧秤的示數逐漸減少,證明f浮與h有關,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b:將彈簧秤所掛的橡皮泥逐漸浸入水中,發現彈簧秤的示數逐漸減少,當橡皮泥完全沒入水中後,繼續增大深度,發現彈簧秤的示數不變,證明f浮與h有時有關,有時無關。

師:這兩個結論似乎是矛盾的,這說明物體在部分浸沒過程中不單單是深度變化,還有更本質的因素有待發現,請同學們進一步觀察與比較一下,上述兩個過程存在什麼差異?再從日常生活中的例項談起:

人進入浴缸的水中後,會感到水的浮力,同時,我們也看到水面上公升了,水上公升的原因是因為人在水中佔據了一定的體積,也就是人排開了一部分的水,人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人感受到的浮力越大。引導學生使用溢水杯,使學生觀察得出f浮與排出液體的多少有關。

第二步:探索f浮與g排液的關係。(放在第二課時講解)

師:f浮與g排液之間是否存在著確定的數量關係呢?

學生分組實驗,分三次測出浮力與排開的水重

①鋁塊全部浸沒

②鋁塊部分浸沒

③鐵塊全部浸沒

比較①、③得出f浮與ρ物無關(掃除學生的又乙個思維障礙)

比較①、②、③得出f浮=g排液

第三步:歸納得出阿基公尺德原理

1.教師演示(並借助於實物投影)在煤油中f浮=g排液

說明:這裡採用教師演示的目的只是為了節約時間,也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採用讓學生分組,分別用不同的液體做實驗,再歸納出一般結論的方法。

2.歸納得出阿基公尺德原理

3.討論原理的適用範圍,簡介阿基公尺德的發現

第四步:簡單應用

講解課本例題,不要直接引入f浮=ρ**排公式,而應根據f浮=g排液來計算。強調應用定律求浮力時,必須搞清兩點:一是液體的密度;二是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

實踐性作業

第一道題:能否利用1牛的水產生比1 牛大的浮力?設計乙個實驗來探索這個問題。

第二道題:設計實驗,證明氣體中物體也會受到浮力,增強學生**的能力

第三道題:讓學生上網查有關潛水艇的知識,目的是讓學生充分應用網路資源,學生從網路中獲取知識。

六、反饋和鞏固:

這節課教學容量大,所以反饋和鞏固主要留待課後完成。如果課堂上有剩餘時間,可請同學回顧板書內容,歸納出通過本節課學到的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七、結束語:

本課的教學設計,比較適合於大部分學生的實際。如果面對的是乙個學生自主**能力較強的班級,本課還可以採用「自主**法」組織教學。即由教師提供或由學生任選材料和器材,圍繞「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這個主題,讓學生自主猜想,提出假說,自行設計進行**,讓學生到實驗室甚至到教室外面去參與自己設計的實踐性活動,在實踐**中去總結、發現阿基公尺德原理等,這些,都是值得嘗試的教學方式。

總之,抓住f浮=g排液這個關鍵點設計課堂教學,針對學生易出現的思維障礙「對症下藥」有意識地運用科學方法來引導學生的思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在自主的探索過程中發現新知,嘗試創新,發展實踐能力是上好這節課的關鍵所在.

浮力 教學設計

呼中三中孫啟豔 設計理念 1.通過實驗引發討論,培養學生探索事物現象的能力。2.通過觀察實驗,培養學生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能力。3.通過討論,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教學目標 1 認識浮力及其方向 2 通過實驗 浮力的大小 3 經歷 浮力大小的過程 4 知道阿基公尺德原理 5 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協作...

《浮力》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1 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作用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第十四章 壓強與浮力 的一部分,是浮力部分的起始課。浮力是學生自小就接觸到並且相對熟悉的一種力,相關的物理現象並不陌生,與日常生活聯絡密切。在浮力的學習與運用中,既涉及到前面重力 二力平衡 二力的合成 壓強等有關知識,又是後面學習物體浮沉條...

《浮力》教學設計

二 提出問題 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浮力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受水對它的浮力。有的學生認為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不受水對它的浮力,理由是物體沒有被浮起來。還有的同學則認為在水中下沉的物體受到水對它的浮力,因為物體下沉的速度比較緩慢 到底哪種猜想正確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實驗器材 燒杯 水...